首页 > 都市言情 > 半山小学 > 喜事不断(二)

喜事不断(二)(2/2)

目录

全酒楼的人,都举起了酒杯,热情地祝贺张小玉全家团聚,场面十分感人。也有好几家报社的记者,抢拍了这些珍贵的镜头,估计明天的报纸上,一定能看到这喜上加喜的照片。

张小玉一家,来到高小英的席间,对高崇武一家,表达了最诚挚的感谢,并对他们述说了,那天走失的情况: “那天,鬼子追来时,我带着弟弟,来不及逃跑,就随一些也来不及逃跑的人,躲进一块巨大岩石下,没有想到,在岩石下半人高的草丛中,发现了一个十分宽大的岩洞,大家就都躲了进去。”

“在岩洞里,能清楚地听到,鬼子在上面岩石上的动静,鬼子近在咫尺,随时都有发现我们的可能,我们自然十分害怕,屏住呼吸,大气都不敢出一声。”

“虽然鬼子没有发现我们,但却在岩石上,悠闲地吃起中饭来,饭后又休息了一个多小时才离开。”

“我们仍怕有鬼子在附近,只好在岩洞中过了一夜。第二天日高三丈,听不到鬼子的声音,才大胆爬上岩石,再也没有见到鬼子了”。

“我们十几个人中,有三家人失散了,大家十分着急地在荒山上、密林中,大声呼叫,四处寻找,整整找了两天,都没有找到”。

“来到重庆,去她的舅舅家,她的舅舅也因躲避鬼子的轰炸,早就搬离了原来居住的地方,迄今也没有找到他们”。

高崇武一家人,都舍不得小玉离开他们,但既然她找到自己的亲生父亲,理应让她回到她父亲身边。他们从她父亲的穿着发现,他的经济条件较差。于是高崇武与高小英,各拿出一笔钱,交给小玉的父亲,一定要他收下,说这是给小玉准备的学费。小玉的父亲推辞再三,最后还是收下了,并再三向他们表示感谢。

两家人一个在江南,一个在山东,相距十万八千里。那时的交通,十分不方便,早就有“蜀道难,难于上青天”,那时,飞机极少,平民百姓是坐不起的;火车、轮船,又忙着运送国军,去接收鬼子占领的地区。

两家人都清楚,别时容易见时难,而怀着依依不舍的心情,久久不愿离去。最后,彼此留下了通信地址,希望鸿雁传书,成为永远的朋友。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