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山失守(五)(2/2)
11月22日,南宁失守,同时,中越边境的日寇得以会师,至此,日寇支那派遣军总司令部,“一号作战大纲”,提出的目标全部实现。
11月28日,岗村宁次,电令第六方面军第11军(代号“旭”军,司令官横山勇中将)停止追击,要求他们“撤离黔桂铁路,将防线设置于柳州、宜山一线”。可是,“旭军”却回电说:命令来晚了,他们已经追进贵州境内了。
本来,“一号作战大纲”的最后一期目标,是夺取粤汉铁路南段,并没有要求越过黔桂边境作战。因为,这时候中国的铁路干线,已经全部被日寇占领,残存的从广西边境到贵州都匀的这一小段铁路支线,对中日双方都没有什么实际价值。日寇大可不必深入贵州境内冒险。
可是,日本“旭军”,此时的士气正旺。他们发现国军的大批主力正陆续南下,遂认为自己应该继续保持攻击的态势。这样做,一方面可以迫使中国军队远离广西,确保柳州至宜山的主防线的安全;另一方面,也可以制造“进攻贵阳和重庆”的假象,有可能减轻滇缅方向日寇的压力。
越过黔桂边境的日寇部队,是第三师团(代号“山”部队,师团长山本三男)和第十三师团(代号“鹿”部队,师团长赤鹿理)。
由于山路狭窄、难民众多,日寇的两个炮兵联队、两个辎重兵联队,和一个骑兵联队,止步于边境附近,并没有真正进入贵州。所以,“黔南事变”中的日寇主力,其实只有六个步兵联队和两个工兵联队——这都是轻装部队,总数一万四千人,而且还是分兵行进的。
在日寇当面,国军有八个军,总兵力超过了二十万,但是,他们却让日本人轻而易举地闯了进来。而且是在抗战七年后,不能不说其玩忽职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