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言情 > 半山小学 > 投奔国军(一)

投奔国军(一)(2/2)

目录

真正的战场上,绝不是电影中的那些夸张场面,更不会是,抗日神剧中,鬼子成群结队的,全身暴露在游击队的视野之内,大摇大摆地,向你冲来,只要你举枪就能击毙他。

在真实的战场上,双方都要避免对方的射杀,而成散兵队形,充分利用有利地形进行隐蔽,还要在头上、身上,用树枝、杂草等进行伪装,让对方看不到人。

在充分保护好自己的前提下,再寻找在有效射程范围内的敌人,瞄准开枪射击。通常三八步枪的有效射程是二千米,但是弧线射程,不易击中目标,而最佳的直线射程,只有四百多米;手枪的有效射程多在五十米内。因此,一旦发现了鬼子,三顆两顆子弹同时射去,远比一顆子弹,更能要鬼子的狗命。

更懂得,首先要消灭的,是拿指挥刀的鬼子指挥官,一旦拿指挥刀的被击毙,就会“群龙无首”,失去统一指挥,乱了阵脚。即使这常常是暂时的,也会严重影响鬼子的战斗力。

其次是射击鬼子的,轻重机枪手、冲锋枪手、扛着膏药旗的、领头冲锋的、冲在最前面的亡命徒……他们一旦被击毙,对其他鬼子有较大影响,甚至使其停止不前,

如果鬼子有大炮、迫击炮,更要绕道到炮兵阵地的后面,偷袭他的炮兵阵地,削弱他的火力,减少国军的伤亡,才能取得最后的胜利。他们这一招,建过不少奇功,国军不少军官,对此赞不绝口。

拼剌刀时,也知道自己一对一,是拼不过个子虽矮小,却有一身横肉的鬼子的。他们掌握了鬼子拼刺刀前,有先退掉枪里的子弹,再拼杀的习惯。

就反其道而行之。游击队员在枪膛里,压满子弹,在两军喊杀着,面对面冲锋,准备肉搏的时候,待相距十多米,不用瞄准,一举枪,就能一枪一个的时候,先声夺人,杀杀鬼子的威风,减少拼杀的对手,然后,再二对一,一前一后夹击鬼子,才不吃亏。

许多游击队员,投奔国军后,成了国军中的狙击手、侦察兵、杀敌能手、射击或刺杀教官。他们最善长偷袭、夜战、游击战、伏击战、诱敌深入等战术。

因熟悉当地地形,常常六七个人,在鬼子黑夜呼呼大睡、毫无察觉的情况下,就能用十多个手榴弹,送他们去见阎王。或专门射杀鬼子的哨兵,让鬼子绷紧了神经,得不到休息。

他们不愿当班长、排长,最愿意单独去执行特殊任务,去破坏敌人的通讯、道路、仓库,偷袭敌人辎重队。国军也清楚,这是他们的拿手好戏,十多个人,就能调动鬼子几十、几百人,而放手让他们去干。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