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起云涌(一)(2/2)
拿起我刀枪,
举起我锄头,
我们再也不能等候!
我们再也不能等候!
中国的人民一齐起来救中国,
所有的党派,快快联合来奋斗!
同胞们!向前走,别退后,
拿我们的血和肉,
去拼掉敌人的头,
牺牲已到最后关头,
牺牲已到最后关头!
一时间,这首歌四处传唱,越唱群情越激愤,越唱山东军民的抗日士气,越高涨,使入侵省内的日寇,成了过街老鼠了,频频遭受狠狠的打击。
此时的日本鬼子,才如梦初醒,深深感到,占领山东容易,要在山东站稳脚根,却万般困难。
山东省各地涌现的游击队,遍地开花,虽然声势浩大,但战斗力并不强,原因有三,一是,最初都只是为了,保卫自己的家园而成立的,不知道团结起来力量大。二是,武器落后,大多数人使用的是冷兵器,大刀,长矛,弓箭等,弹药也不足。三是,不懂得战略战术,充分利用熟悉的地形等优势,来对付鬼子。
经过无数次,敌强我弱的战斗,才从血的、惨痛教训中,“吃一堑,长一智”,逐渐懂得了:“没有枪,没有炮,敌人给我们造”这歌词的深刻意义,明白了首先应将手中的冷兵器,换成鬼子的三八大盖,才能平起平坐地与鬼子干,并要在战斗中学习战斗,要懂得战略战术,充分利用熟悉地形的优势等战略战术。
如打蛇打七寸,专门袭击鬼子的军需仓库、辎重运输队,夺取鬼子的武器弹药,就是打了鬼子这条想吞象的蛇的七寸,既武装了自己。又使鬼子手里虽然有枪有炮,却缺子弹、炮弹,屠杀不了中国人;虽有众多鬼子兵,却缺饭团、衣服、药品,只能饿着肚子,忍受严寒去打仗,使战斗力打个对折;虽有坦克,却缺燃油,只能爬在窝里,成为纸老虎,吓吓人。
再如,在山区的游击队,还懂得充分利用熟悉的地理条件,抢先占据有利地形,将十分熟悉的一山一石,一沟一壑,茂密的森林、灌木丛,天然的岩洞,青纱帐等,都变成射杀鬼子的战场。
也懂得了骄兵必败的道理,诱骗骄横、狂妄的日本鬼子,进入茂密的森林,牵着鬼子的牛鼻子。在森林里、山沟里、山洞里转来转去,消耗鬼子的弹药,体力,待鬼子迷失方向,精疲力竭时,再逐个消灭。
有些地方的游击队,也渐渐明白了,不能各人“自扫门前雪”,只保卫自己的家园,应把各村的抗日队伍,联合起来,组成大队伍。众人拾柴火焰高,团结就是力量,才有利于消灭鬼子。
那时游击队没有电台、电话等通信设备,也不会用旗语,但会用古人创造的烽火,信鸽、孔明灯等通报敌情。当鬼子攻击某村时,某村就燃起烽火,其他村的游击队,就能前去救援。有的用信鸽传信,令其他游击队,乘虚去袭击鬼子的巢穴,来个围魏救趙。有的设伏,去打击鬼子的增援队伍,让鬼子感到四面楚歌,处处挨打,不但讨不到半点便宜,还要损兵折将,丢失占据的城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