恳亲会(一)(1/2)
恳亲会是解放前,一些小学在期末放假时,邀请学生家长等有关人员,到学校参加结业和毕业典礼,一方面展示学生一学期的作业、成绩,另一方面,与家长相互沟通,听取家长的意见,获得家长的支持,并辅以学生排演的,文艺节目助兴的,一种活动形式。
现在,生活不断地改善,能读书的孩子,远比过去多得多。许多小学,一个年级的学生,比过去一所学校的学生还多,因此,没有再开恳亲会了,多数学校是由各班或年级,召开家长会,向家长反映学生的情况,听取家长们的意见,虽然缺少了学生们表演节目的机会,但仍是异曲同工,也能收到恳亲会的效果。
恳亲会一般在每学期,期末考试结束后的最后三天,就开始准备了,这是学校的大事,校董事长、校长、老师们都特别重视。恳亲会一结束,就放假了,表面上学校也就冷静下来了。但校董事长、校长、老师们,对家长们的建议,却在认真思考和整改中。
恳亲会前三天,期末考试虽已结束,但每天上午仍要上一些,课本外的补充读物,高年级的学生,已摸到规律,清楚这些补充读物,多是下学期一开学,就要考试的内容,因此,一点都马虎不得,上课十分专注。
下午,同学们有的布置班里的展出作业,有的参加演出节目的排练,有的打扫环境卫生。其他的人,则自由活动,可以去看各个班的排练节目,展出的优秀作业,也可以公开看,以前只能偷偷看的小人书、……因此,都感到格外轻松。那时,小人书是学生们最爱看的书,多数是武打改编的。
当然,期末考试考得不太好的同学,还得去补课,似乎有“亡羊补牢”之意,他的假期作业,也要较其他同学多一些,也就是哪一课差,就要在哪一课多做作业。这样的同学,虽然每班都有,但还是较少的。
此时,老师们则十分忙碌:要批改期末考卷;布置假期作业;对考试成绩特别差的补课;挑选全学期,有代表性的优秀作业,供展出用;组织学生们。排练恳亲会上演出的节目,带领一些同学打扫环境卫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