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小说 > [大秦帝国/政斯]邯郸之冬 > 永诀

永诀(1/2)

目录

到第二天清晨,火势终于被控制住了。曾经辉煌的赵王宫被烧去了一大半,被郭开关押在别处的王族亦大多被烧死。邯郸百姓都望见了那冲天火光,百姓们说:这是上天对郭开和赵国王室荒淫无道的惩罚。

嬴政闻之冷笑:上天?上天从不为善恶改变他的意志。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而自己竟也犯了这愚蠢的错误,当张苍劝他在救援李斯前不要杀害当年仇家的时候,他心软了。可是结果呢?上天!不要怪我不为善,你从未给过我机会。

夜里,嬴政翻来覆去脑子里乱哄哄的,刚浅浅入睡,眼前竟全是那扇门和冲天的火光,他没有梦见李斯,也许他做梦也不敢想象当时铜门另一边的情景。

他想起以前,自己常常故意将李斯在书房留至深夜。李斯起得早,却总是打了瞌睡也不睡。后来他干脆就自己倒在桌上睡了过去。而那个人会将他挪到床上,一直守着他。那个人以为他睡熟了,就悄悄把手伸进被窝暖着他的手脚,这些他其实都知道。

这情景现在想来只觉恍如隔世。他感到一丝液体从眼角划过脸庞,滴落在枕衾上。

而赵高夜里也难以入眠,嬴政只当他是担心自己会随时起来,若是身边没了人难保不发脾气。而赵高却清楚那漫天火舌带给自己内心特有的冲击,大火吞噬着一切,洁净的、肮脏的,高贵的、卑微的,万里宫阙终成灰烬,那是多么绚烂而疯狂的画面,正如仅仅在xing事中方能体会的高潮。

清晨,嬴政带着一群人重新去了赵王宫的废墟。他们用铁铲和铁撬在太后宫焦黑的墙垣那儿挖了一圈,又用麻绳和千斤顶挪开铜门,发现密室是嵌进山体里的,一些支撑结构已经崩塌,墙壁已经被烤的碳黑,几具辨不清的焦黑尸体重叠在一起,有的只剩下一个攥紧的拳头,有的只剩下牙齿,有的已看不出是什么身体部分。

他下令道:重金抚恤在这次大火中丧生的秦国剑士家属。他动了动嘴唇,欲言又止,最终仍无法说出那个人的名字。他心中发誓要将李由李瞻当做自己的孩子看待,可这对于死去的人又有什么用呢?

赵高、蒙毅、张苍等在行营内汇报了当晚的情况。听着他们的口气,似乎都觉得秦王会大发雷霆。赵高跪着不肯起身,痛哭着忏悔自己的小队未能更快救出李斯,要以死谢罪。可不论大家如何认罪,秦王只是沉默,这比震怒更恐怖百倍。

其实他并非故意如此,让群臣在猜度君心的恐怖中度日。一来是当晚王宫内赵国侍卫几乎无人生还,死无对证,根本无法查清郭开是如何得知秦国人马进入了宫内。二来是他觉得疲惫,任何形式的感情都让他疲惫至极。更何况,比起惩罚他们,他如今更想惩罚自己。

“大家都尽力了。谋事在人,成事在天……诸位皆是股肱之臣,以后还得仰仗诸位。穆公不杀败军之将而终成大业。望诸位莫太过自责。”

众人皆叩首谢恩。顿弱离去前奏道,太后的仇家及郭开族人皆已拘押,只等午后处决。张苍闪过一丝不忍的神色,但终究没有再说什么。蒙毅在离去前实在忍不住,道:“君上也莫太过自责了。”

嬴政自小便认识蒙毅,平日里无机密不谈。可是这件事,他却不想再说。他沉默了片刻,随后尽量控制着语气答道:“没事。我只是需要几天时间。”

第二天他在处理灭国的善后事务中度过。官吏们在邯郸各官署粮仓进进出出,统计人口、粮食、兵器等等情况。大田令来请示,赵国境内多处饥荒需调拨粮食赈灾,防民哗变。另有蒙毅领人查封郭家及王室财产,要按功赏赐将士,余下的运回咸阳充实国库。

嬴政想:这样的忙碌也好,占据了他的思想,使他无暇思考悲伤的事。他叫人撤去了营帐内新铸的那对剑,一切与那人有关的事物都在嘲笑着惩罚着他的失误。

傍晚时分,王翦来行营内请示赵国降卒的安置事宜。大约是劝告嬴政勿重蹈长平之覆辙,可由他带头遴选精壮者充实秦军,其余发给农器令其回家务农。嬴政平静地听完了他的汇报并批示了具体方案。因到了晚饭时间,嬴政留王翦用餐,王翦端起酒,心中暗自叹息:他原本总觉得李斯此计是为了迎合嬴政的心思,可现在他想,廷尉是真心希望君上能尽快得到赵国的。于是他停下了举杯的手,将酒尽数洒在了案前的地上。

老将军以父亲般慈祥的语气对嬴政说:“君上,老臣听说了。老臣知道君上今日一定不愿饮酒。”

嬴政以感激的眼神看着他,并没有说话,只是将自己的酒也洒在了地上。

老将军接着宽慰他道:“生死有命,福祸在天。君上这些年确实成熟了许多。”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