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32 章.2(1/2)
李金多在里面听到了,哭笑不得的指指外面道:“看看,还有一个拖后腿的呢。”
汪雨在里面坐着,听到外面辛年急的跳脚,也笑了,站起来打开房门,对辛年说:“你别在外面站着了。”
“你能不能不走?”辛年看着汪雨道。
“我不走。”汪雨说。
辛年听见汪雨说他不走,立刻就高兴了,一双好看的眉毛挑起来,问:“真的不走?你说话算话吗?”
“真的不走。”汪雨低头看向辛年:“你快去看书,一会儿我去给你出套题,检查一下你的成绩。”
“妈呀!”辛年立刻跑了。
汪雨重新关上门,就听见金多道:“你不出国也没问题,可外面那么多好机会可以闯,你干什么一定要来福利院。小雨,你要去过你自己的人生,你那么优秀,有大把的机会在等着你。”
汪雨坚定的看着金多,道:“院长,我就要在福利院,这就是我的人生,这也是我最好的机会。”
李金多看着汪雨的眼睛,好像突然回到了十六年前,见到了那个时候的自己。
*
“元一,你妈是不是今天又不回家了?”
张月英在准备晚饭,堂屋里的丁元一在写作业,听到叫他立刻应了一声,是。
“你说你妈,一天天忙的什么啊,家都顾不上回,上次我见她,起了满嘴的泡,上火上成什么样了都,还熬呢。”张月英十分心疼这大闺女,没日没夜的在酒厂熬,一开始是因为厂子效益急转直下愁的睡不着觉,真的改革批示下来了,她又到处跑,去各个地方听人家是怎么改的,说要找到最好的方案。
“我爸说是因为没有一个统一的指示要求怎么改,大家都是摸着石头过河,所以我妈才上火成那样。”丁元一走出堂屋,对他姥姥说。
“什么摸着石头过河啊,你妈就是没事给自己找事,上面怎么说她就怎么做呗,你看忙到自己的身子都要垮了还不知道。”张月英在包饺子,说:“一会儿你小姨来了问问她就知道了。”
“嗯。”
张月英说完没多久,李盼盼就骑着车回来了,李盼盼今年二十二,是红县第一酿酒厂的职工,工作后就在厂子的宿舍住,今天麦多告诉她让她回家吃饭去,家里包饺子。
李盼盼进了家就先去厨房里看,一看她大娘在包饺子,立刻说:“我去洗洗手来帮忙。”
“不用了,你歇着吧,刚下班。”
“上班也没干什么。”
李盼盼把手洗干净了,坐在厨房里和张月英一起包。
“你姐今天能回来吃饺子不能?”张月英问。
“回不来。上午我姐就走了,去市里了,说是开什么会呢。今天晚上难说能回来。”
“哎,你们厂子的事还没弄完啊,你看给你姐累的,别说管孩子了,家都没进过,这也是你姐夫和元一都能理解她,要不然……”
丁元一把书放下,走到厨房门口,看着张月英道:“姥姥,我能理解我妈,我爸和我讲过我妈的事,我妈太了不起了,真的。”
“还了不起呢。”张月英依旧不满意。
“再说了,我这样还能在姥姥家吃饭,多好啊。姥姥,你可不知道我妈那手艺,她干工作行,做饭嘛,太一般了。”元一摇头道。
“也是。”张月英想起麦多的手艺就想笑。
“这人啊,就没有十全十美的。”李盼盼在一边说,“我麦多姐在厂子里多英姿飒爽啊,听说我姐夫当初就是这样被我姐给迷上的。”
“是吗是吗?”丁元一听的有滋有味道:“小姨,你给我讲讲呗。”
“行啊,等我包好了饺子,好好给你讲!”
被李盼盼讲完了辉煌的传奇故事的李麦多同志,正陷入了水深火热中。
她从市里回来后,和老厂长商量了好几天,最后拿出了一个最好的方案。此刻,李麦多就站在酒厂的车间里,看着底下熙熙攘攘的职工。
“大家听明白了吗?”李麦多站在主席台上拿着大喇叭喊,“如果没听明白,我就再讲一遍,如果听明白了我就继续往下说。”
主席台下坐满了人,大家听了麦多的话,都小声的讨论起来。
其中一个人举起手,问:“那厂长,你说来说去,这不还是需要一部分人下岗吗?”
李麦多叹口气,道:“是,需要。这个是避免不了的。”
“那还不是一样!?”底下的人叫了起来,“你还说找个两全的办法,你找的这是什么办法!”
“不是,大家安静,安静。”李麦多的嗓子都快喊哑了,她继续道:“我还没有说话,你们激动什么。那谁,你给我坐下,站在那里跟个电线杆子一样,你不知道你是全厂最高的,还杵在那里。”
李麦多说完,又继续道:“所以,我才号召大家全员持股,这样,就算有一部分职工需要下岗,但依然能保证到自己的利益。只要咱们厂子能救活了,咱们所有持股的职工都可以分到钱。”
“那万一救不活呢?岂不是又要下岗,又没了钱?”其中一个人叫起来。
他的话音刚落,下面又全闹了起来。
“就是就是,还下岗,还损失了钱,这是什么啊!”
“我不干,我既不下岗又不掏钱,想让我走,你就得把我抬走!”
反对的声音越来越大,李麦多强忍着喉咙痛站在主席台上喊道:“你们怎么知道救不活?谁说我们厂子救不活谁站出来给我看看!”
李麦多说完,底下全部都安静了。
“我们有技术,有设备,有员工,我相信只要有人在,咱们红县第一酿酒厂就能救起来。好,退一万步讲,我们申请破产,然后呢,然后是什么命运?全员下岗!红县第一酿酒厂可能再也不存在了!可现在我们还有机会,我们还没有破产,还能再拼一把,为什么还没开始拼就放弃了?你们说,为什么连拼一次的机会都不给自己。我们不试,怎么就知道我们做不到?”
李麦多说完,车间里所有人都陷入了沉默。
直到车间里有个苍老的声音响起。
“我,我参股,我相信李厂长能带着我们红县第一酿酒厂起死回生。”
声音响起,李麦多顺着声音的方向往后面看去,就见老厂长带着几个红县老工人出现在了车间。
“我也参股。”
“我也参股。”
已经退休的老工人也跟着老厂长说。
李麦多看着他们,眼眶都热了。不知道谁在下面喊了一声,我相信李厂长,我可以下岗,我要参股。紧接着,喊声此起彼伏。
一九九八年十月,红县第一酿酒厂在李麦多的带领下终于完成了改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