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76 章(1/2)
戚娴取了糕点回来,亲自端着,身后小厮拎着茶水进来,放到桌面上后作了揖便走了。</p>
她温软笑着,把糕点推给南许,“拿了白玉糕,尝尝吧,不知道这家做得如何。”</p>
南许收回视线,重新坐回来,伸手拿了块送进嘴里,微凉甜腻,“不错。”</p>
“我另要了壶花茶,这个季节花茶可不多了,说是夏天收的都用完了,只剩秋天的了,勉强一喝,尝尝深秋的滋味吧。”</p>
她点点头,接过一杯,杯壁滚烫,她用袖口抵着拿起来吹了吹,抿了口,“好甜,又有点涩。”</p>
“那便是好茶了。”</p>
就着吃了两块白玉糕,戚娴沉默,她也沉默,心情大不如初见时了,但还是勉强提起嘴角开口,“对了,找你是想问你事的,你可还有关注朝中动向?”</p>
戚娴一愣,有些不自然的,点点头,“知道些许,但比不得尚在闺中时了。”</p>
“我想问问……朱晔衣的事。他前几日约我去城郊马场的事,你知道吧?”</p>
戚娴眸中疑惑,颔首道,“知道,此事虽不算沸沸扬扬,但也是人尽皆知了,世子爷在先帝时就不是个冷门角色,新帝上位后重用他,就更有多双眼睛盯着他了。我听到时还为你高兴,看样子他是真对你动心了,怎的,你有其他想法?”</p>
南许犹豫片刻,支着下巴撑在桌面上,垂首盯着杯面涟漪,说,“他……他不是这般行事高调的人,我不是很了解新帝上位后的朝廷动向,只知道个大概的。他自守陵归来后才与我相见,期间一直没联络,后来私下约我去马场,我也就答应了,没多想。我以为他会暗地向母亲询问此事,没想到大大喇喇直接递上了拜帖,还亲自上门接我。我之前就隐约有疑心,因为我了解他的为人,后来在马场他也看出我心中猜疑,但没有细说,只让我放心,让我信他……我便没多问,猜想或许是前朝有事,他需要我做些事情,掩护也罢做戏也好,我自然是能帮他的,但又不甘心只做个什么都知道的,只傻乎乎在他要我时帮一把,或许……我能做得更多就好了。”</p>
戚娴心下了然,没多言语,只握紧了她的手,眸眼坚定,对她点了点头。</p>
“你让我想想罢,前朝事宜颇多,我要理一理。”</p>
南许只安静等着,吹了吹茶水,等着凉了,再慢慢饮尽。戚娴眉头紧锁,想了一炷香的时间才稍微面色轻松些,帕子都被拽得皱巴巴,可神色气场却和方才远不相同。</p>
“我大概是理清了点,先与你说说,有不对的地方你提。</p>
“新帝上位后,在政策上并无大改变,但是有一点确实有大动作,就是武官上。武官在前朝也是争议颇多,当时在学塾时秦夫子也让我们拟过好几个课题谈过此事,却始终议论不出个究竟来。毕竟武官为皇上打天下,流尽血汗,却始终不得重用,甚至遭人猜疑,甚至还有说武术越高反而地位越低,可见即使在民间也是议论纷纷,从未停息过的。但问题就是,边境虽这几年还算平稳,可过往几年确实糟糕,先帝曾重用过,又在战乱平息后抛至一边,落差如此大,难免有人受不住。要说起最受不住的,大概就是骁勇大将军了。</p>
“骁勇大将军算是当时武官中位分最高的,也是因为当时与敌寇的大战中斩得敌方首领首级,又因年岁较高,为朝中兢兢业业作战数十年,来年朝中大番封典时多加考虑才给他加的位分,也是当年唯一赏赐的武官。当年给他捧得太高了,又是开府扩建又是多重赏赐,大家都以为或许武官会有出路了,又都上赶着去拉拢他,结果还没过几年呢,打压跟着就来了,先是把府里年纪还小的二少爷强行送到边关说是磨砺,又把年岁已高的大将军也赶了出去,两个人在边境苦苦守了几年才得以回京一次,也算是可怜。我记得当时说,那位二少爷本还算是纨绔子弟,在京中也曾夜夜笙歌,结果一朝送到边境,强行逼着习武守境,也是世事无常。</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