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言情 > 回到六零开网店 > 第 54 章

第 54 章(2/2)

目录

队长他也只能模棱两可。

李明言心内戚戚然,还有什么好问的,她记得以后读这段回忆,还有关于这时候举动的解读,上面说了,有些入股分红之类的啊,工商业个农民,都不要太计较个人得失,要采取大而化之??的态度。

回到家,陈梅就开始像仓鼠一样存粮,如果藏的不严严实实,就会被人给搜出来。

到时候不仅粮食保不住,还会给你扣一个大罪名!

她能想到的办法,也就是藏在墙缝里。

农村的土墙缝,是藏钱的好地方。每次扒房子,都能扒出大串的铜钱。

藏几粒麦子还是很容易的,为了让娘安心,李明言也帮着娘把麦粒往土墙缝里藏。

小妹还有明江明河两个好奇的站在床下看着。

“娘,为什么要把吃的藏起来。”

“藏起来以后给你当零嘴吃,别给别人说。”

李明言是这么回答她的,就怕小孩子藏不住话,告诉了别人去。

家里的粮食这么多,吃的时候嫌少,藏的时候却怎么都藏不完。

李明言看着娘丧气的样子,提议道:“不然咱们挖一个地窖,把粮食藏在地窖里吧?”

“挖地窖?还来得及吗?”

地窖是冬暖夏凉存储物资的最佳场所,解放前,家里有富余的,都会挖一个地窖,两米深就好,能放些白菜萝卜,柿子之类的。

“来的及,家里人多,齐心挖,挖一点儿是一点儿。到时候把挖地窖的偷偷运出去,谁都不知道咱家挖了地窖。”

陈梅看着还剩下的麦子,从二癞那里挣来的大米已经吃光了,就剩下这些夏收队里分的粮食,几乎都没有动过。

挖就挖吧,辛辛苦苦一年挣的工分换的粮食,不是养活那些好吃懒做的二流子的。

李明言领了母亲让藏的粮食,放进空间里,然后让家里的男人挖地窖。

就让家里人认为粮食都藏在地窖里吧。

过了几天,果然队长让交粮食,大家也没那么容易好屈服的。

没有一个人动手,大家都拿眼睛看着队长一家,这是让他家做个表率呢。

队长不做表率,他也不想交,他为啥能当队长,因为他是农活的好把式,这么一把年纪,四十多岁,上工还能得整工分。

他家的粮食不是最多的,也不少,让他家的粮食跟庄上的二傻子平均,他不乐意。

更何况这次是跟大队的人平均,大队上槐树底下有个王铁头,他年年要救济粮,年年叫国家救济一身棉衣,自己昧着良心不干活。能不上工就不上工,上头接济的一身棉袄,穿着穿着就掏棉絮卷烟吸,从冬天掏到夏天,从来都不洗,正好夏天掏成一件单衣。

等到了冬天再等国家救济,拿自己辛辛苦苦挣来的养这样一个人,你说亏心不?

反正队长是觉得气不顺,他觉得自己思想根本不到位,就像去公社开三级干部会时那个啥主任说的,自己思想都不到位,认为自己做的事情不对头,咋还说服别人呢?

这几天他都愁眉苦脸的,要把李家庄的粮食送去吧,昧良心。不送上去吧,他的工作完不成。收了大家的自留地又是一场闹,到时候可咋办哟。

***

李明言这几天都看见队长坐在西山坡上看着村庄出神,搞的她想把家里挖地窖的土神不知鬼不觉的倒到山洼里都不行。

队长在蹲着,乡里男人最喜欢的姿势就是蹲着。他们吃饭时可以蹲着吃,田间地头也喜欢蹲着歇一会儿。

蹲着就算是最放松的时刻了吧,队长依旧拿着队长媳妇给她缝的烟布袋,里头放着些碎烟末。

拿出一个糙黄的本纸,撕下一页,上面有歪七扭八的一二三四,金木水火土。大概是队长的小孙子的作业本。

倒一些烟末上去,用小指点一点,让烟末分布的均匀一些,那如枯黄枝桠的手再把纸卷一卷,舌头舔一圈,粘上,摸遍全身上下找火柴的时候,才发现李明言那妮子在盯着他看。

“明言呐,你家的宅基地是在这儿是吧?”

“嗯,队长你蹲着的地方就是。”

队长长叹一口气,“妮子听你队长大爷一句劝,赶紧盖房,趁着大队管饭。”

李明言当然知道,于是她点头嗯了一声。

“为啥一定要上队里吃饭啊,冬天跑那么远,有五里地吧,拿了饭回家菜都凉了。”

他们所处的村落分布在丘陵之上,都是一个姓氏组成的小自然村庄。

彼此之间相隔甚远,最远的到大队中心,甚至有十里地。

还有一个小庄只有五户人家的,名字就叫做小庄。

“乡里要求的,没法。”

“跟乡里说说,咱们村不一样,都离得远,不然咱们庄自己办一个食堂也行。”

李明言这么说了之后,就见老队长眼前一亮。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