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1/2)
5
那一声滚几乎拔得变了调,带着点声嘶力竭的可怖。从不见他厉色待人的老爷都吃了一惊,恨顾声胆敢跟他们当众摆脸色恨得心里出血,见人聚拢来又不好当场跟个唱戏的撕破脸皮,蹬开桌子骂声不识好歹的东西,提起屁股就走。
从此顾声门前冷落,除了真心听戏和还心存念想却不敢造次的一杆票友,有心有力抬举他的一气散了个七八成。
江承听说这事的时候“啪”地一拍大腿,叫了声好,对顾声对待这帮狂蜂浪蝶登徒子的态度极为满意,顺手就把那人从边上拖过去吧唧亲了一口。
尽管他在凑上去的同时顾声就偏开了脸,神色中恍惚透着点深切的疲倦与厌烦,但江承满意于戏子的洁身自好和细腻温润的面颊,忽略了这点微不足道的眼色。
无论因为什么,顾声不如不碰。寻欢作乐的老爷少爷们自然不会吊死在这一棵树上,津州方圆数千里的地方,别说专干这一行的舞女了,就是找个跟顾声条件类似的,有什么难的?
譬如和顾声师出同门的柳眠,就明显会做人得多了。
他自幼被亲娘卖进戏班,而后际遇不幸,一早体尝到了屈于人下的卑微与屈辱,对方却是个翻云覆雨的好手,从那时起就在他脑子里留下了一个不可磨灭的深切的意识:
他有教英雄醉死温柔乡的身段容貌,只要他逢迎得当,而这就将是他在乱世最可靠坚固的依仗。
柳眠懂这个道理,在他知道自己长得好看之前就懂。
所以他不会跟顾声似的一贯消极抵抗,他忍受官宦子弟的狎昵几乎来者不拒,他知道这是他自保的根基。时间一晃十年,他出名成角,身价水涨船高,普通商客已经难得一亲芳泽,却至始至终长袖善舞,在一众军阀富商之间颇具声名。
这是最周全最聪明的处世法,柳眠也有本事兜得转这里头的弯弯绕绕。柳眠这津州第一科班乾旦头魁的名声,也非浪得虚名,十三岁一曲《三击掌》出道即是满堂彩,模样出落得更加标致漂亮。
戏唱得好,人又出挑,难得的是还会做人,柳眠那简直没有吃不开的理由。
人这一红,私心杂念就比起先前一心想红的时候多得多了。柳眠其实从开头就不喜欢顾声,后来就更加的厌恶。
原因无他,顾声唱得比他好。
所谓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这戏台子外头那再懂行——就是全津州最懂行的票友,在靠这行当吃饭的人眼里,难免都是外行,把顾声柳眠跟他们师兄师弟们分个高下的水平是有,再往里头精细的听,就只能以“萝卜青菜”一言概之了。
但柳眠自己知道,他听得出来,顾声就是比他厉害。
而且,是厉害得多。
顾声是典型的不显山不露水,他生的性子就那样,戏子的性情那自然是会流露在他的戏里的,听不了那么精微的票友,也大抵知道顾声的唱腔曲折跌宕繁复厚重,而柳眠则更为清新俊逸圆润生动,这唱腔本身是不分高下的,而那最核心的、最深处的一点区别,是那缥缈的灵性。
顾声不动声色,站在那里一侧眸一颔首,凭空的令人觉着,那个写在戏折子里被传唱了几百年的灵魂,生生在他身上活过来了。
那种感觉传递到听众身上,就是一种让人骨子里通透的舒服,好像什么都被摆平了,通体舒泰,一切都在他应该在的位置上。
这种感觉与训练无关,与技巧无关,而仅仅与天分,以及其所带来的投入与执着有关。
柳眠知道顾声哪来的这种感觉——他纯粹。
顾声喜欢戏,或唱或写,他就是单单的喜欢做这么件事。他觉得
快乐。他不钻营,因为他有这底气不做这档子事。
戏不是他争取名望的手段,而是他生而为人的全部。他懒得委屈自己挣那点声望,也懒得委屈那融进他骨血的戏。
柳眠就是这么厌恶这个和他同辈的青年男人,因为他不合时宜的干净,通透得逼人发疯。
连柳眠自己都不曾觉察自己对顾声的敌意,那就不是竞争对手的妒忌与愤恨,而是望尘莫及的悲哀与苍凉。他只是遵循自己的内心极力压制顾声,他明明知道顾声不在乎,但他在乎。
他想狠狠地羞辱那个故作清高的男人,想把卖身契扔在他脸上叫他认命,所以当柳眠头一次听说顾声被江承包了做小的时候,短暂的诧异褪去,细密而疯狂的快意像崖壁上的荆棘疯长,缠绕得他一边痛苦,一边鄙夷。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