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颁奖(2/2)
众所周知,现在的颁奖礼邀请入围明星,经纪公司都有不成文的规则——能得奖就来,不得奖不来。主办方为了换取明星的加盟,只能妥协让步,无中生有地搞出几个徒有虚名的奖项,使得原本严肃的奖项评选变成了“排队分猪肉”用来皆大欢喜的维持平衡。
比如这次《河流》出尽了风头,囊括了最佳导演、最佳影片、最佳女主角奖。而给其他导演或者演员的就是“最具人气演员”或“最受欢迎导演”这种含金量不足的安慰奖了。
小酒愁云满面地盯着手机,突然铃声响起,看到来电显示她瞬间大喜,接通就噼里啪啦一顿问:“崔哥你到了没?你人在哪?化妆了没?”
电话那头的人等她问完,才慢悠悠答道:“刚出机场,航班延误了,现在大雨堵外环呢,还来得及吗?”
蔡小虎接过手机,“你要是两分钟能出现在我面前就来得及。”
“那你早说啊!算了,我顺便坐下一班飞机去日本玩两天吧,奖杯你帮我领了就是。”
崔阮本来在三亚度假,今天上午应该飞上海参加颁奖典礼。没想到小酒把机票定错了,改签也来不及,只好坐最后一班飞机,不出所料还是迟到了。
“等等你先别走,一会他们现场连线你。找个光线好的地儿,几十万人呢,有粉底也抹点,大荧幕!”
崔阮笑了,“你主意还挺多,下回提前告诉我行不?我现在还戴着谢骄代言的帽子呆星巴克蹭wifi呢。”崔阮对帽子有着过分的执着。家里收藏了三百多顶帽子,特别是To家的毛毡爵士帽,刘海放下来,再配上口罩,鬼知道自己是谁!自从谢骄代言了这个牌子之后,每逢他戴To都要被网友说官方发糖。
“哎呦我的天,你还嫌不够乱啊!”蔡小虎把烟头捻灭,“被你俩的脑残粉看到又要掐架,你赶紧摘了!”
近几年流量小生中最出名的“南崔北谢”说的就是港圈的崔阮和京圈的谢骄。前者是十八岁偶像团体出道,靠一张脸杀出了一条血路,并且在这条路上越走越远。当同龄人还在考四级时,他一个代言已经七位数了。后者则是家世显赫,年少成名的幸运儿。父亲是娱乐公司大佬,母亲是政界要员。十六岁因出演舅舅陈立鲲的电影一炮而红,这些年大大小小的奖项不断,二十六岁已经是柏林电影节最年轻的影帝了,星途可谓是顺风顺水。
业内普遍承认谢骄在导演和创作上的才华,并对他的演技赞不绝口,称其是——“青黄不接的影视界国宝级人物”。而对崔阮则明褒暗贬,话里藏刀——“崔先生有如此的美貌根本不需要演技”更有甚者用亦舒的话讽刺他——“美则美矣,毫无灵魂。”
因为都是难得的现象级流量,所以两方的粉丝一直剑拔弩张,寸土必争。虽然从来没有合作过,同台也很少,但江湖都是他俩的传说,腐女们津津乐道,戏称俩人“王不见王”。
亚洲盛典同时网络直播,要是被眼尖的网友看出来,他俩的粉丝又要闹翻天,cp粉今天拉郎写同人,毒唯明天就敢给你p灵堂。
小酒看他还有心情跟崔阮调侃,就知道问题解决了。毕竟崔阮和主办方有盘根错节的商业合作,还有新约传媒这个娱乐帝国来给他撑腰。在这种利益关系的驱使下,主办方不能不给这个面子。
作为在圈子里摸爬滚打数年的金牌主持人,Kim主持过大大小小数不清的颁奖典礼,绕是这样的玲珑人物也被蔡小虎出了个难题。领奖明星到不了?一般要是到不了的只能换个人来领奖了。一周前就确定会来现场的人到不了?我们都公布名单了啊!这不是打我们脸吗?可对方是崔阮,得罪不起就只好想个办法不那么尴尬。
“刚刚在后台我接到一个电话,是个男孩儿打给我的,你们猜是谁?”Kim把话筒伸向观众席,底下喊什么的都有,最后都异口同声的喊起了“崔阮”,台下的嘉宾也在交头接耳。
“他妈妈头疼病又犯了,身边离不得人。大家都知道他妈妈身体不好,他又是个孝子,所以只能错过这次颁奖礼了……”
“不过,我们也给大家争取到了一个Surprise。”工作人员接通了视频,大屏幕上闪现出了崔阮的脸。青年面含倦色,看背景好像在医院。他穿着驼色羊绒大衣,黑发软软的垂在额头,白炽灯下他的皮肤泛着疲惫的苍白。他的声音压的很低,鼻头有点泛红,不知道是不是感冒了。
他朝镜头招了招手,生硬地挤出一个笑容,“holle大家好,我是崔阮,很抱歉不能去现场领奖——”场外观众比刚才叫的还热烈,欢呼声和掌声一浪高过一浪,几乎听不见崔阮在说什么。
崔阮寻思这他妈都哪找来的托儿,还挺卖力!他无奈地伸出食指贴上嘴唇,周围立刻都安静了下来。
主持人见缝插针打招呼:“hi崔阮,获得最受欢迎男艺人奖开心吗?”
“开心当然开心喽,只可惜看到摸不到,”青年露出遗憾的表情,“只能让虎哥替我试试手感了……”
追光灯师傅敬业地给了蔡小虎一个镜头,他驾轻就熟地微笑,心里早翻了一百个白眼——算天算地没算到俩人都整上情侣装了,气死他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