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言情 > 首辅的童养媳 > 第 55 章

第 55 章(2/2)

目录

老郡主对着陈老夫人说:“就是啊,你们是羡慕我,我却在你面前自卑地很,总觉得你样样好,我却什么都做不好。那时候心里就起了攀比之心和虚荣之心,整日琢磨衣着首饰。那一年,爹娘和哥哥从边关回来。哥哥给我带了一头小狐狸和几张狼皮,我那时看见哥哥身材滚圆,想想京城的那些公子,各个都风采卓然,心里十分嫌弃,也不管哥哥是花了多大的力气,差点丢了性命才猎到的狼皮,对他恶言相向。我母亲看见我那样子,她那时十分伤心,觉得我学规矩学得心胸都狭窄了,生怕我以后就成了那后院里整日只知道嚼舌根的女人。将我带到了西北边境,让我随便在草原上奔跑,如嫂嫂说的蹲着吃面。和那时隔壁的胖姑娘二丫一起踢毽子。穿上一身大花袄子,我活脱脱就是当地的姑娘,但是两年之后,我回到家里的时候,心性就完全变了,才知道以前跟大家要攀比的那些吃穿也好,琴棋也罢,都算不得什么。被那些困住了,人啊就不够开阔了。”

老郡主看向娘娘说道:“要不然,我哪里会看得到你祖父的好?你祖父又黑又壮,我哪里会要他?”

公主点点头道:“家里的长辈们那时候就说,心性才是最重要的,规矩或者举止之类的不过是旁枝末节。只要不是傻子,在大家族里待上几年,浑身的气度也就养了出来。再说了一代不行,就两代。我们那一代顾家和杨家,乃至当今的皇室赵家都是没规矩的,养到你们这一代不也都成了名门?但是那时候父皇信赖兄弟,公公与父皇肝胆相照,杨伯伯出生入死。这些却是让世人至今传唱的大楚开国的佳话。由此可见能成为佳话的,定然是品格上或者孝,或者信,或者仁,没有见过哪一个磕头磕地好看,所以成为佳话的。”

娘娘点头道:“皇姑祖母说的是。”

“所以,丸子这个小娃娃,不用急着去学那些劳什子的规矩。这些东西等大些自然就会了。本宫也希望咱们家里的小辈们不要本末倒置,不分轻重,将精力放在旁枝末节上。”老公主看向那黄婉。

黄婉的脸刷地红了起来,秀巧笑着对老公主点头道:“秀巧今日受教了!多谢殿下指点。”

“小丫头,你可会做西北菜?自从本宫婆母去世之后,本宫再也没有吃过一顿那么香的臊子面了。”老公主说道。

秀巧站起来说:“听说顾家在西北一直领着军,可见不是没有好的西北菜的厨子,只是那一碗面是老王妃做的,里面的婆母满满的心意。所以殿下才会时时想念。我在外的时候,想家了就做一个家乡的鸡蛋粿,那鸡蛋混合着小葱的香味,就是阿娘在灶台边的味道。”秀巧看向李氏,李氏眼眶子红了,因为在做客,不好掉泪。

却见老公主拿出帕子擦去脸颊的眼泪道:“难得你小小年纪,就想得如此明白,本宫与王爷也是在想念二老的时候,做上一碗臊子面,却没有那时婆母,扯开了嗓子叫唤我们俩的味道。”

“殿下,您看今儿是高兴的日子,小辈们定然都将您的话听了进去。是不是?”陈老夫人说道。

陈老夫人的儿媳站起来,端了酒杯走到老公主面前道:“殿下,您说可以不讲规矩,那做晚辈的就来敬您一杯,等下咱们就不用拘着,好好地吃酒,行酒令了。”

老公主喝下一杯酒,笑着说道:“你这猴儿还跟我讲规矩!”说着戳了一下那位夫人的脑袋道:“小时候下河摸鱼,上树黏蝉什么不做。”

“您老,总揭我的短!”如此一来整个气氛就活泛了。秀巧不得不佩服公主的本事,她看似不经心,看似不是针对她的话,却是为她解了围。更重要的是她的话让她豁然开朗,她其实刚进入京城心一直是提着的。

尤其是这一个月来,出席各家宴席,有时候就是身上衣衫的一道褶子,宴会上有什么当讲不当讲,每一次回来她都会细细回忆自己是不是做错了,哪里以后需要改进。

每日琢磨在这个上面的时间不少,时间不少了难免心里是有忐忑的,难免心里的还是自卑的,觉得自己一个乡下的姑娘,如今小头戴了大帽子,不知道多少人在背后笑话自己。

那些不当的举动若是问了旁边这个黄婉,她会热情地跟她举一反三,然后一步步地纠正她。那时候她心里就觉得自己真的整个举止也好,见识也好,真的很差。

现在听了两位长者的话,才觉得自己实在太过于在意这些了,其实无论是娘娘也好,请她去做客的杨家也好,都是想要让她怎么舒服怎么来,只是在平时的言行举止之间影响她。而李娘子也没有刻意地教她,只在大的礼节上提点一二。

秀巧想到这里看着犹如她方才一样局促的黄婉,心里不禁想到,这个姑娘或许是好心,只是她的心胸略微小了点,所以看事情看得眼界窄了些,跟这位姑娘以后还是要少见面,免得受她太多影响。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