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9 章(1/2)
第二日陈菊英三人起了个大早, 吃过了早饭三人就赶了牛车往县里面去,谢大柱留在庄子上等消息,谢二柱带着其他人便回家了。
来到了县里,黄秀兰就去往比较熟悉的锦绣阁买了一些需要的布料、绣线之类的刺绣用具。
然后又向掌柜的打听这县里名声比较好的牙行, 然后才辞别掌柜的,朝着牙行的方向走去。
刚一进牙行的门,就有过来迎他们几个“难怪一早起来就听到喜鹊的叫声呢, 原来是谢老板来了啊”
说话的是一个中年女人,看样子三十来岁接近四十岁。
听了这话,陈菊英三人都很惊讶,因为他们都不认识这人, 不过黄秀兰很快就反应过来了
“这位大娘之前应该是买过我们家的凉粉吧, 大娘怎么称呼啊”
听到黄秀兰这话,陈菊英两人才反应过来。
“呵呵,还是小娘子反应快, 我不但买过你家的凉粉, 还买过你家的月饼呢,你们家的月饼和凉粉都好吃极了,我家小孙子就很爱吃, 对了,小娘子我夫家姓郭, 你叫我郭大娘就好”
那女子又说道, 几人又寒暄了几句。
郭大娘这才切入正题“几位今儿个到这里来想必也是想买几个称心如意的人吧, 如果不嫌弃不如就让我来招待几位”
郭大娘略带试探的说出了这番话。
每一行有每一行的规矩, 在牙行做事的人牙子和那些坑蒙拐骗在外面做事的人牙子又有些不同,牙行的人口来源都是正规渠道来着。
至少在明面上是这样,所以牙行做事的人牙子只是相当于一个中介的身份,人牙子卖出去的人越多,卖出去的成交价越高,所得的抽成也就越大。
这牙行又不止一个人牙子,僧多粥少,谁都想多挣点,因此这郭大娘才有此一问。
黄秀兰抬头看了自家爹娘一眼,看着两位老人没有反对的意思,就代表三人应了下来。
反正他们在牙行里没一个认识的人,找谁都是一样的,而且接触一番下来,黄秀兰觉得这郭大娘还算是识趣的。
“不知道几位在有什么要求呢”
郭大娘一边先把人请到院子里的凉亭上,一边拿了一壶茶出来,给黄秀兰几位倒了一杯。
“我们这次来,是想找几个身强力壮的会干农活的人、再有就是找个会做饭的,暂时就这么点要求,先把人带出来我们先看看人再说”黄秀兰做代表,将要求说了出来。
闻言,正在给谢富贵续茶水的郭大娘,愣了一愣,别说这么点要求的人可是少见。
每次她这里接待来人,问起要求,哪个不是说一大通的,只说的人头都痛了。
不过毕竟她也是干这行这么多年了,哪怕再奇怪的要求也都听说过,于是很快就回过神来了。
将手中的茶壶放下“那我这边就先将符合要求的人带上来,你们挑挑看,不行我们再说”
“行,那就麻烦郭大娘你了”
说话的还是黄秀兰,谢富贵一脸老神在在的,直教人看不出什么来,而陈菊英呢,也是第一次踏进这种地方,浑身都不自在。
所以除了一开始和郭大娘寒暄了几句,陈菊英一直都在沉默地观察这个地方。
过不了一会儿,郭大娘带了一批人上来,估摸二十来个人,其中有男有女。
除了几个看着年龄大点,其他人年龄都在十五岁到三十五岁之间,看着这么些人,陈菊英也不在观察环境了,而是认真的看起人来。
而在一旁的黄秀兰看着这些人,心中也还算满意,至少那郭大娘没拿那些身体弱、年岁大的来糊弄人。
要知道有些人牙子会看着来客善良或者一副好欺负的样子,就会将那些身体弱、年岁的的卖给他们。
郭大娘将二十来人分成三排站好,一排排地将人带上来给黄秀兰三人看。
一边还将那些人做了个详细的介绍,姓什么,年龄,家里情况,为什么会在牙行等等等等。
黄秀兰一边看着这些人,一边和陈菊英讨论着。
也不知道是不是因为人都上来供她选择了,陈菊英这会到没了那份不自在,只剩下满满的热情,想着怎么选好的人带回家了。
选人对于黄秀兰来说并不算麻烦,反正现在家里只是要会干活的人,只要会干活、品行好就没问题了。
陈菊英除去了那份不自在之外,在看人方面确实很有一手的,毕竟这么多年不是白活的。
婆媳两人双管齐下,很快就将人选好了,期间根本没有谢富贵插手的余地,当然谢富贵看着她们选的人也是好的,便也无意插手就是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