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言情 > 在古代的悠哉日子 > 第 36 章

第 36 章(1/2)

目录

转眼间九月份就过去了一大半, 天气逐渐地冷了起来不说,这地里的粮食也都成熟了,该收拾了。

于是谢家的生意也就暂停了下来,开始为秋收做起准备来了。

因着秋收, 村上的谢秀才给私塾里的学生都放了十天假,要他们回家帮忙,但是在县里上学的谢皓轩就没有这个福利了。

谢家现在拥有二十多亩地, 其中有十七亩是种植了水稻,剩下有三亩旱地种了些大豆和高粱.

再有两亩沙地也是种了些大豆和高粱,只是沙地贫瘠,种里面的东西收成没那么好, 不过也比闲置在哪里的好。

秋收是全部农民一年之中最重要的日子, 而秋收之中最重要的就是水稻了,这个哪户人家都是如此,谢家也不例外.

苗儿家的地在青岭村的人看来已经算多的了, 要知道普通的农家也就七八亩地, 再富裕一点的也才十来亩。

秋收开始之后,除了在县里上学的谢皓轩,其余人都要帮忙, 谁也没有闲着。

谢家人少,虽有两头牛但是也不够收这二十来亩地的, 因此谢家请村里人帮忙。

村里有些人的水稻比谢家的要早成熟, 因此谢家就出人去他们家里帮忙秋收。

等到谢家的水稻成熟之后, 那被谢家帮过忙的人家自然也会出人帮回来。

又因谢家的地多, 谢富贵和陈菊英不希望别人说他们家占人家的便宜,因此那些来帮忙的人都管一顿中饭。

在就是商量等家里的地收完,再给些粮食给那些帮忙的人,这样纵使别人想说什么也找不到借口。

谢家秋收的时候,除了苗儿,其余人都要下地,哪怕是只有五岁的谢皓睿。

前几年苗儿刚生下来的时候,谢皓睿年龄也小,现在他也有五岁了在大人看来,也是可以做活的了。

但是即使苗儿在家也没有闲着,每天巳时就开始在家煮一大锅的凉茶、绿豆汤或是凉粉。

等这些东西煮好后,就去地里叫自己的几个哥哥回来帮她将这些消暑的东西送地里。

而快到巳时末也就是上午十一点左右的时候,陈菊英、黄秀兰、黄兰芳或是谢梅香就会从地里回来做饭。

平时谢家的几个儿媳妇和谢梅香都是轻易不下地的,因为怕做多了粗活伤着手,那就做不成绣活了。

但是这是秋收,谢家人本就不多,因此即使是黄秀兰等人也不能避免,不过黄秀兰等人也不是不懂事的,也并未对此有过什么意见。

而陈菊英每每在秋收前后都会上县里将那脂粉店里那搽手的膏子买上几盒分别给几个儿媳、女儿,以作补偿。

要知道陈菊英都是挑好的买的,也正是因此,谢家每年的秋收进行的都很顺利,不会闹出什么来,不过这也和黄秀兰等人的品行有关。

不像有些人家,一到秋收,他们家的儿媳妇就闹头疼、肚子疼,要不就直接对家里说怕秋收做粗手,以后没法刺绣。

这一桩桩的事闹的,还不是为着不想下地干活。

陈菊英等人在做秋收饭的时候都是下了血本的,要知道秋收做的都是力气活,没有油水的话这人是干不了那么重的体力活的。

所以在秋收时哪怕是最穷的人家,都会弄点带油水的东西,好润润肚子。

在秋收的时候,谢家腾不出人手去海边弄吃的,所以就只能够花点钱去集市上买肉了。

不光谢家是这样的做的,青岭村大部分人家都是这样做的。

因而谢家的秋收饭也很是丰盛,一大碗白菜炒肉,一大盆米饭,一帘子馒头,一大碗鱼汤,再有一碗炒青菜。

菜虽不多,但是分量足,尤其是那碗白菜炒肉,白菜没多少,大抵都是肉。

这一顿饭将那些前来帮忙的人吃的心满意足,巴不得谢家天天需要人帮忙秋收。

要知道这么好的一顿饭,在他们自己的家里,就只有逢年过节或者是家里来贵客的时候才能够吃到,并且还没有谢家的那么好。

秋收过后,这天也逐渐冷了起来,谢家的凉粉生意也恢复了,还想赶着天气没有彻底冷起来的时候再挣点钱,但是凉粉已经没有以往卖的好了。

这天下午,谢富贵正惬意的坐在堂屋屋檐下的躺椅上打瞌睡,就听到有人正激动地在耳边说着什么似的,还让不让人好好休息了。

谢富贵被吵醒了,睁眼一看,嚯!原来是自己的俩儿子。

懒懒的看了他们一眼,谢富贵又躺了回去,慢悠悠的说道

“慢点说,不着急,刚才我没听清楚,你们谁再给我讲一遍”

“爹,我告诉你,咱们家要买的小庄子有着落了”

谢二柱兴奋地压抑着声音凑到了谢富贵耳边说道。

“啥!这是真的”

这一句话无疑是平地惊雷,又仿佛在水面投下了一颗石子,卷起一层层涟漪,将谢富贵惊得从躺椅上跳了起来。

顾不得其他,赶紧的,谢富贵就将两个儿子赶进了堂屋,情急之下,连鞋子穿反了都没意识到。

“快说说,是个什么情况”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