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言情 > 珠华 > 道贞二年

道贞二年(2/2)

目录

“夫人您看这个”沈妈妈自怀中拿出一见木雕的梨花簪来递给沈夫人。沈夫人接过来看见这木簪,簪头一朵盛放的梨花并两个花蕾。沈夫人看向沈妈妈,沈妈妈神情激动,示意让沈夫人再看一下。沈夫人仿佛想到了什么,手指摁向簪头的梨花花心,只觉得花心动了动,沈夫人按住花心,徐徐向前推动,原本一支普普通通的木簪一分为二,一支是被推出的并蒂梨花簪。一支是花心镂空的独花簪。沈夫人拿起那支并蒂梨花簪,在眼前细瞧,就见并蒂花的花瓣下刻着一个‘秦’字。另一朵的花瓣下镌着更小的字‘道贞二年御制’

“这是?”沈夫人看向沈妈妈,沈妈妈笑着点头。沈夫人稳住有些颤抖的手,揭开书桌后壁上挂着的一幅山水画露出一个嵌入墙体的柜子来,沈夫人拿钥匙开了柜门,拿出一个匣子,打开看里面也躺着一木簪,只是却是梅花模样的。簪头一朵盛放的梅花并两朵花蕾。沈夫人按住梅花花心,徐徐前推,这支木簪也是一分为二,一支是并蒂花簪一支为镂空独花簪。那支并蒂花的花下刻着个‘沈’字,另一朵的花瓣下镌着个‘道贞二年御制’

沈夫人将两支簪子仔细比对,没错了,是一样的制式、一样字体、一样的镌刻手法。这簪子如此构思实在普通,制作起来却着实麻烦,所以制簪师傅多用金银来做。用随处可见木材做这种套簪实在没有谁会费这番功夫。更况且是“道贞二年御制”。道贞是前朝的年号,仅仅存在了三年,距离如今已经过去了五十一年。

沈夫人看着簪子也是间神情恍惚:“这是秦姐姐的簪子?!”

沈妈妈点点头“这簪子是我给陈家女儿洗澡时发现。我问那孩子簪子的来历,那孩子说是祖母留下的”

“那秦姐姐?”沈夫人问道

“陈家被抄家前,就故去了”沈妈妈眼神一黯。沈夫人默了一默

“那陈的孩子是亲姐姐的骨血?”

“应该是的”沈妈妈点点头

... ... ... ... ...

沈家西院,沈继道的大儿媳妇儿钱氏正领着东西府里的孩子们用晚饭。这一餐晚饭原本是定在东府沈夫人的正荣堂里给陆珠华接风洗尘的,结果陆珠华刚进沈府见了沈夫人竟哭得晕了过去。沈夫人一心放在陆珠华身上,急得给陆珠华找大夫熬药吃药根本没了用饭的心思。沈大老爷是不管事的,一心在沈夫人身上。沈夫人无心用饭,他也就只干着急地围着沈夫人打转。沈兆伦被管家拉去处理生意上的事儿,东府料理家事的沈兆伦的媳妇儿田氏回了娘家,眼见着饭点儿了,东府的厨房里只备着接风的饭菜,再重做又过了饭点儿,带孩子的妈妈去请示沈大老爷,沈大老爷大手一挥,都到西院兆叙媳妇儿那里吃去,是故今晚沈家小辈都聚在沈家二老爷沈继道的大儿媳妇钱氏这里。

钱氏拿眼睛扫了扫在坐的孩子,自己的两个大孙子和一个乖孙女儿:在;二叔的沈兆仲的两个女儿和两个儿子:在;三弟沈兆伦的一个儿子和三个女儿:在... ...等等,怎么好像少了一个?

钱氏觑起一双眼睛又细看了一边,问身边的丫头:“铜儿,我怎么看少了个孩子?”

“夫人,奴婢是银儿”那小丫头纠正道

钱氏揉了揉眼靠近了那丫头的脸,仔细地又瞧了瞧:“是了,你是银儿”钱氏这一番动作引了在场的孩子哈哈笑起来

“你们这帮兔崽子,谁刚刚笑了,待会儿便不给谁饭吃”钱氏笑着威胁着这些孩子。

“婶婶,是您大孙子在笑呢”一个胖乎乎、眉眼间就透股着机灵劲儿的女孩捂着嘴笑道。

“婶婶,润玉逗你呢”一个年长些形容有些瘦削的女孩儿瞪了那胖乎乎的女孩儿一眼和钱氏道“都在呢,只大哥昌礼身子有些不适,就不过来了。”

“是哪里不舒服?大夫看了没?”钱氏问道

“是屁股不舒服”沈兆仲的二儿子沈昌廉捂着嘴笑

“屁股怎么不舒服了?”钱氏一脑门雾水“大夫怎么说?”

“屁股痒痒了被踹得呗”沈昌廉又道

“谁那么大胆子敢踹昌礼?”钱氏皱了眉

“他爹”沈昌廉又笑呵呵地答道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