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言情 > 重回1999开农场 > 第 44 章

第 44 章(1/2)

目录

第44章

幸福的时光总是过得很快, 一晃眼郝佳已经到了1999年末。两个月前的她, 还在天南地北的坐着飞机出差工作, 两个月后却已经适应了这种骑着车为学业来回奔波的生活。

日子比起后来,虽显得有几分清贫, 但却是难得的幸福快乐。

冬至将到, 一年中最冷的日子就要开始了。

北方饺子, 南方汤圆。

郝佳这些年跑了大半个中国, 都没见着别的地方过冬至吃的是他们家乡这样的东西。说是汤圆吧,也不大像。是用米浆磨出来沥干了水分后, 搓成团子下锅捞熟后再放在糖粉里头裹上一圈, 又甜又软又糯。

它没有馅儿, 也不煮甜汤,也没加料。就这么简简单单清汤白水地煮, 想吃什么味儿全靠糖粉。这种独特的吃法, 在他们这地界有个别致的叫法, 叫做米时。

郝志国偏爱花生芝麻,今年早早地就卖光了甘蔗,或许是为了庆贺,他买了不少的材料,在家里头那口大铁锅里头翻炒一个下午的花生芝麻, 等全都磨细磨碎了, 再参合着米粉在一块儿揉搓。

大米磨成的细粉能吸走花生芝麻中的油脂, 等再晾上几个小时, 就是比起黄豆干粉更香的芝麻花生粉了。

郝佳从小被郝志国喂出来, 养刁了嘴。到了后来,老人去世头几年,到了冬至,她还会上街去买上一两份的黄豆米时。再后来,吃不到那味道后,冬至也过的没意思极了,不过是超市里买些饺子汤圆回家下了,一个人孤零零的吃上一碗,全当做应景。

今年全家都齐全,郝志国把磨好的花生芝麻粉及米浆,挨家挨户地分了些。到了郝宏骏家里头,分的分量足足是其他人家里的三倍还多。

郝宏骏推着郝志国的手,不好意思道:“爸!你给我们家送这么多,万一被其他几家知道了,这多尴尬。“

郝志国瞪他:“你懂什么,这又不是给你的,你说不要就不要了?我这是来给我孙女儿的!”

郝宏骏苦笑,“就算是个佳佳的,她一个人也不能吃这么多啊。快收点回去,跟妈两个人慢慢吃。”

“你是嫌我跟你.妈牙掉的还不够多吗?”

郝宏骏在外人面前再怎么威风,在父母面前也还是个小辈。他拗不过郝志国,无奈之下,只能把装着糖粉的塑料罐子收下,放到了厨房的米缸里头存着。

“对了,怎么没见到佳佳人?我记得她今天早早就卖完东西收摊回来了吧?”郝志国伸长了脖子四处找人,也没见着郝佳踪影。

郝宏骏摇头,“我也不知道,回来就没见着人。秀英呢?她在家,应该知道。”

林秀英晒了衣服正好下楼,“佳佳说是跟琳琳出去玩了,两姐妹同龄也能玩到一起去,我也没问去哪儿了。”

“这段时间佳佳都跟小云在一块,都没见着她们两姐妹一起,也是稀罕事。那也没什么了,我先回去。佳佳回来,再问问看她够不够吃,不够再来拿。”郝志国驼着背,慢悠悠地走了。

林秀英盯着老人背影寻思着,“你说爸他这些日子,身子骨是不是硬朗了不少?连背都跟着挺直了。”

郝志国的背积年累月的驼着,倒不是他想这么驼着,而是背疼得厉害,要不驼就更疼。久而久之,连脊椎骨都跟着弯了下来。不疼的时候,也就驼着了。

这些日子,郝佳有空了,就去郝志国家里用药油给他推背。一段时间下来,郝志国的背痛的没那么厉害,慢慢地也能直起来些,走路都跟着大步起来。见着人脸上还带着笑,不像以前那么严肃板正了。

“佳佳这三天两头的去给爸推背按摩,看来还挺有成效的。不知道这小丫头从哪里学来的,怎么感觉什么都会了似的。”郝宏骏嘴上念叨着,但眼睛笑的眯成了一条缝,显然是自豪高兴的不行。

林秀英掂了掂桌上放着的一大盆米浆,“你没看爸这段日子多疼佳佳,有什么东西头一个就想到她。孩子真的是大了,什么都不用说,都明白该做什么。”

“也是,别看她年纪小,心里还挺有主意。”郝宏骏拿了烟杆子坐在门口的石凳上点着了火抽烟,眼睛还盯着三花的方向,吐了几口烟,“你看三花,回来前说它病了几个月,怎么到咱们家就这么能吃,一天长得比一天快。你瞧这还不一个月呢,身子就大了一圈了,难不成咱们佳佳竟然是什么小福星不成?”

“说不准呢?”林秀英说道,“之前福来不也病的不下蛋,大黄每天都趴在地上睡,现在一个个生龙活虎的,还下了一窝鸡仔。”

“说的也是哈。”郝宏骏若有所思,不过很快又笑起来,“家里头有个福星,总归是好事。”

“你就乐吧,以前你还时不时要去送货,现在全叫你闺女拉去卖了,每天只用等着收钱就行,美得你。”

“要不怎么说女儿是爸爸前世的小情.人呢?”

郝宏骏的小情.人郝佳,此刻正载着表姐郝琳琳离开了清水村。

她刚刚卖完东西到家,就听林秀英说郝琳琳来找她。来不及坐下又跑去了她家,就被郝琳琳神神秘秘地拉到一旁,说是要借她的自行车一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