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别时容易见时难(1/2)
骤然接到此消息,冯怀素如遭雷击,只觉脑内轰鸣,震得他手脚发木,头晕眼花,几欲晕厥。他好半晌才回过神来,问来报消息的人尸首何在?身份可确认了?使团其他人如何?
听得那小厮说尸首面目有些肿胀,受了不少刑,不大好辨认,看着相貌、身形相似,衣饰对得上,银兔符也在,叫了使团留驻的人来辨认过,莫衷一是,还没全然确认下来。尸首现停在沱县的义庄内,打算请左将军来认过再说。至于使团其他人还没有消息。
冯怀素听了,觉得八成是百夷那边的计策,送来的一定不是本人,然而这口气松到一半,在听见他说“受了不少刑”的时候,又不上不下地凝滞在了胸口,只觉得心肝搅作一团,又苦又疼。
若真是他呢?若真是他怎么办?崔昭灵那般从小娇生惯养、没受过半点苦楚的人,哪里受得住什么刑罚?
“某与崔主使相识多年,应是能辨认出来的,你带某去义庄看看。”
小厮闻言有些犹豫:“这、尸身有些恐怖,不好脏了冯公的眼罢……”
“无妨,某来此就是为了使团之事,事关重大,如何能够推脱?”冯怀素听了他的话,心里越发觉得沉了,更坚定了要过去亲眼看看的心。恐怖?崔昭灵浑身上下,哪里会与这个词有一点干系?
见他态度执拗,小厮只得乖乖带路,说实话,他可一点儿也不想带人去义庄,那地方既阴森又冰冷,屋内常年见不着阳光,阴湿的潮气与尸体的腐朽味道混杂在一起,让人想掉头就走。上次带人去辨认崔主使的尸身,他悄悄瞥了一眼,吓得三天没睡好觉,一闭上眼睛都是模糊的血肉和白森森的骨骼。
到了义庄门前,门口有两个士兵守着,可见对这具尸身颇为重视。冯怀素来得颇巧,恰好碰见了左含章来此辨认。暌违一年,左含章变了不少,眉眼间少了少年的意气风发之意,经常锁着的眉头在眉心刻下了一道浅浅的痕迹,整个人都笼罩着一股凌厉。
左含章看见他,愣了一下:“怀素?你怎么过来了?”
“陛下叫我来与百夷交涉赎人一事,受不了要确认一下使团生死。”
左含章点点头:“既然如此,一起吧。若是确认了身份,我也好安排着送他回乡。”
两人相偕进了义庄,空气中弥漫着一股腐朽的死气,左含章不想在这里多加停留——这一年他看过的尸首太多了——大踏步走到了尸首旁边,只一眼,他就觉得胃中有些翻滚。此人死状之惨实在罕见,尸身面目浮肿,半边脸上被烙铁烧焦了,浑身上下遍布血痕。十指指甲被生生拔了下来,干涸的暗红色血液凝固在指端,手指应该是上了夹棍,血肉模糊成一团,扭曲成奇怪的形状,脚趾也是类似的状况。左含章强迫自己看着这具尸首,虽然已经是面目全非,但仔细看确实和崔昭灵有七八分相似。
“不是他。”
左含章听见冯怀素干净利落地论断:“确定吗?我看有七八分的相似。”
“确实有七八分的相似,但也就只有这七八分了。”冯怀素比划了一下:“这人比崔昭灵高一寸上下,你看他的手,虽然血肉模糊,仍然看得出指节粗大,崔昭灵这种十指不沾阳春水的世家少爷,哪里来得这样的指节?面貌确实有些相似,只是你瞧这里,崔昭灵左边眉间有一颗细小的痣,这人却没有。再看他的头发,发色比崔昭灵浅不少,发量也要比崔昭灵多。”
左含章见他言之凿凿,心中略感古怪:你们不是政敌吗?你怎么对他这么熟悉?他按捺住这份怀疑,仔细看了看,也开始觉得这人不像崔昭灵起来,
“这人身上是银兔符,却没有青玉符,按道理,青玉符象征他的主使身份,如今他滞留百夷,当是不肯离身的,百夷人向来喜爱金银器,将青玉符搜刮走,留下了银兔符实在不合常理。百夷大费周章地送来这具尸体,显然是要阻止使团回朝。由此可见,使团应当尚无性命之忧。”
左含章给他泼了一盆冷水:“由此可见,百夷那边不想放人。”
冯怀素自然也知道这一点,他转开话题:“话说回来,含章,你为何会突然带兵偷袭荷郓城?”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