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玄幻魔法 > 三少爷的剑 > 第一章 三少爷出家

第一章 三少爷出家(2/2)

目录

“我若那样对阿青,他错看了我,又失了乐趣,也得膈应了。”

“我若不那样对他,看他大喜之日,日后伉俪情深,便又换我膈应了。”

“与其我们这么多人一起膈应,不若我去出家,眼不见为净,皆大欢喜。”

他说了这一长串,王佑稷无言以对,想了好久,只得说:“那你便上山玩玩,等忘了这茬,便再下山还俗好了。”王佑稷心想,不过是小孩子心性,时日一长,淡了忘了,常有的事。

王樵笑笑,没再应声。

三少爷的出家,就这么定下来了。他两个哥哥劝了几句,不痛不痒地,也因为若他出家了就不能分家产,所以听上去倒像是反着在说;但另一面,倒也是不太相信自小吃饱穿暖的小幺真会出家,怕不是只当出去游历山水,见见世面,等玩腻了,吃了苦头,也便回来了。因此一场准备三少爷出家的阵势,看上去像是喜气洋洋地准备春游。母亲也大略是看透了这一点,给他带上干粮水杯,铜钱银票,委托照看的书信也写去了几十封。家丁更是千挑万选,恨不能给他组个陪玩团,一路护送。直闹的全府上下鸡犬不宁,人还没出门,送去各地的拜帖和礼物已经先走了两队。

三少爷要去哪儿出家当然也不能随意抓阄,得选个有渊源的攀得上关系,便是武当了,武当的上任祖师据说是王家太祖曾做过同门师兄弟。

喻余青的父亲喻惟改在王家任武教习都头,对他的儿子说道:“三少爷异想天开出个家,人还没走,已经倒先把我们折腾得人仰马翻,几日几夜地睡不好。”

喻余青倒是善解人意:“爹,你去忙吧,早课的教习,我带了便是。”

他爹呵呵一笑。“你带了!你新惦记上了街上卖花的姑娘,还有北市裁衣裳的婆娘,没去不得惹人伤心?”

“爹说什么呢,说得我跟采花大盗似的。”

“可不是采花大盗吗,夫人房里这几日也不知道怎么地,花换得那么勤?”喻惟改哼了一声,“我的儿子我还不清楚他那副德行?定了亲都绑不住你那双腿那张嘴!说罢,你哪儿来钱去哄那女儿,是不是又从三少爷那儿得的?”

“哎呀,爹,你把儿子想成什么样人?女孩儿像花,若是没人赏惜,开在枝头便自飘零了——”

“唉,我倒觉得该送你出家,世上说不定少个祸害!你说你与三少爷,怎么就那么不同呢?他便见到西施躺上身来,怕是眼也不半点儿乜斜。他出与不出家,又有什么区别?”

喻余青觉得好笑,又不敢和父亲强辩,只得一连声是应了,瞧见王樵在门廊里拣了矮凳坐着,边和茶房叙话,边就着茶水噎包子。他爹走到一半,便被武行叫去了,还边不忘嘱咐自家这不省心的儿子:“带课便带课!不准对女弟子斜抛媚眼!”又突然大惊道,“你莫不是又看上了荫儿,你可知道……”

“我知道,”喻余青有气无力地说,“爹,算起辈分来她是我小姑。”

王家经商发家,富甲一方,尤其在王佑稷手里,可谓是好风乘上,家业越做越大,以至于其原本是武林世家这回事,倒愈发被人淡忘了。王佑稷年轻时也曾依照家族规矩习武,倒也扎过根基,然而为人确实在武功方面惫懒又没有天分,等轮到他继承家业,没有敦促,自然也就不学了。生了三个儿子,也按家族规矩教习武艺,那凭王佑稷的本事可做不来,又不好让家学荒废了,于是便请了位有本领有名望的教习都头,那便是喻惟改,做了个拜同门的仪式,算做了他王佑稷的师弟。一干王家的秘籍技艺,都交由他学了,再传给晚辈。自王樵这一代起,连同家族中远近亲戚的子女,一并在家中教学。

但你说是不是天意弄人,王家硕大一个家族,沾亲带故七弯八绕,这一辈送来习武的小辈,也得三四十人;但其中拔得头筹的,却是喻惟改的儿子喻余青,仍然是与王家不相干的外人。更何况,有人说他可不止是王家的头筹,即便拿去放眼江湖,恐怕也是青年人里的翘楚。王佑稷有阵子也挺纠结,甚至动了要不要收归义子的想法。但家里三个儿子,除去老幺,上头两个,已经让人头破血流,若是再来一个,还不知道叫他们怎么想。

好在这喻余青却只流连花丛,心无大志,仿佛既不想去闯荡江湖,也不稀得扬名立万。闲散了就和自家老三两个闹腾,桌上摆两个石子儿一本书,他俩都能玩上整天;独个儿的话便牡丹花下死做鬼也风流了。生一副细伶伶薄情郎的好皮相,又是喻惟改的命根子,要真开口,倒反而伤了和气。

王佑稷也知道自己不是习武的料,恐怕自己家三个儿子也不是;虽然面上不说,心里早死了什么要重振家族武林地位的念想。祖宗们知道了恐怕要怒斥不孝,家法伺候,让他在牌位前跪上几天几夜;但祖宗们都躺在地下了,他便每日睡到日上三竿,再也没做过早课。

他又转头看他三个儿子。老大王耕,继承他一副商人相,就爱赚钱,还喜欢数钱,唯一不像他的地方是精打细算,铜板一个要掰成两个;老二王牧,继承他的一副风流相,到处留情,还喜欢寻花问柳,并且和他一样,说得好听叫为人豪爽,说得不好听叫大手大脚花钱,从不过问细目。而老三王樵,从头到脚那淡得跟茶似的性子,头尾就没一处像他,若是说像,那便是懒——教习也说了,若论这三个孩子里,武学方面悟性最高、根骨最好的便是王樵,但抵不住他懒,一懒毁十材。幺子最得疼,哪里舍得让他练那些受苦功夫,便由着他懒,谁也不敢管。

然而家里这么疼着的白菜,如今却要出家!王佑稷那个心疼得没处说,这会儿离得他出门的日子渐近,当爹的难得也睡不安稳,一早翻来覆去不行,只得爬起来隔着条窗瞅着自家儿子,感觉瞅一眼便少一眼。儿子却搁着茶房那儿唠嗑,没心没肺的!旁边场里武院,一群年轻人在那比划,王佑稷好些时日没见到这朝气蓬勃的场景了,也分了个心,去看了两眼。

一看不打紧,险些背过去。原来今早带武馆教习的却不是喻惟改,而是他那儿子喻余青。喻余青还比王樵小上两岁,但光瞧那招式身手,王佑稷也曾是练过的,虽然早就惫疏练习,但根底还在,一眼望去,只觉得是鹤立鸡群,比他父亲还要更长几分,更兼那身型俊秀,面目脱俗,衬托得他王家一众子弟泯然众人矣。

他看了一会,都禁不住呆呆出神,再转头一看自家老三,果然叼着个馒头,搬了个板凳,瞧得是目不转睛地。心头一股火气烧上来,气得是没处发泄:就为了这么个男人,居然逼得我家老三要去出家!待了一会儿等到教习结束,连王佑稷也没见过那阵势,乌泱泱一群年轻男女呼啦一下便围上来缠着喻余青,子弟族中有把女儿也送来习武的,这会儿哪里心还在武学上头,只瞧着他,一口一个师哥地叫着,纷纷往他身上就倒,腻得空气中起了一层桃粉色的薄雾。

这下连王佑稷都同情自家儿子了,这么着还是出家得好,眼不见为净。

三少爷出家的日子转眼便到了,家里抬了三个大箱子一整队的人马,他娘亲哭得路都走不动了,得两三个人搀着;一排亲戚列队站好,挨个要嘱咐王樵几句,看上去三少爷不像是要出家,倒像是要出嫁。王樵说:“爹,你磕碜我呢?谁出家带嫁妆车队的?”

王佑稷一挥手:“出去你便知道,世间万事万物都是要钱!这些给你零花,不够写信回家来要。”

王樵哭笑不得:“我出家做个道士,哪里用得着花钱?”

“你不懂!道士难道是喝西北风长大的?道观难道不是花钱修的?金身难道不是花钱塑的?”王佑稷豪气地说,“我王家的儿子出家,那也得风光大办!沿路都府也都打好招呼,在哪儿落脚也都事先打点了,你只要舒舒服服一路游山玩水地去便好。”

“爹,你这真是嫁女儿的套路吧?你不能因为没生女儿就拿我凑数啊?这不是全城上下都在看我笑话吗?”

王佑稷:“那你要怎么办?”

“我就一个人走就行了。钱我会拿上该用的份,路上去哪儿我自会打点,用不着您劳神。”

“那怎么行!你被人欺负了如何处?没人送你该显的我王家多么无情?好像老幺是给家里人赶出去的!”王佑稷又说,“阿樵啊,我虽然三个儿子,可你爹从来都一视同仁的,老大老二有什么,你也有什么。你就这么走了,谁知道你哪日里到得武当,途中有没有遇到坏人?遇到了又该问谁报信?”

王樵:“……爹,世道好像给你讲得坏透了似的。”

“世道就是坏透了,只是你没出过门,不知道而已。”

“我总得独自出门的,不是吗?您当年要不出门,哪有我们三兄弟今天这么散漫的逍遥日子?”

王佑稷看了儿子很久,“是啊,我让你过逍遥日子,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结果你却要为了个男人出家……”

王樵便跪下了。

“爹,你还没认真打过我呢。就算每次您作势要打,我见您举起巴掌就跑,我从来一跑您就不打我了。要不趁现在,这次我不躲不闪挨实了。”他垂下头,低声说,“我怕以后不见得……”

王佑稷咬牙切齿,半晌举起手来又放下了,说:“好吧!你还真当我不敢打你!”

又说:“你想怎样就怎样吧!我就当没有你这儿子!”

走出门去,又折回来:“江湖路险,把剑带上!”

王樵张了张嘴,一时间千言万语堵塞喉头,偏生一句乖巧话也出不来;只好朝着门外他爹被灯烛拉长晃动的长影,深深磕头下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