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54 章(1/2)
安橙没忘了鞭炮针线和纸笔, 就近在缝纫机店旁边的一个供销社买了,红布就不用了,这回自己有。
要回家的时候,安橙掏出二十五块钱给奶奶:“奶奶, 你刚才讲价,一台便宜五块钱,五台就是二十五, 给。”
“我不要。”奶奶好像脸红了:“给我干啥。”
“奶奶,这钱是你省下来的呀,就是你的了,回去跟爷爷说说。”安橙塞到她手里。
奶奶这才笑着接住了, 把钱的边边角角都弄平整, 然后叠整齐放到衣服口袋里。
盖房子这几天,家里中午是会给匠人们准备午饭的,还剩了点肉, 到镇上的时候, 安橙买了点粉条,中午做个烩菜。
现在每天吃的菜就是白菜萝卜和菠菜,特别单一, 不过等蔬菜大棚里的菜顺利长好,就有茄子豆角吃了。
估摸着拖拉机已经在路口了, 安橙快驴加鞭, 赶紧赶路。
-
那一天, 整个黄土村都沸腾了, 因为这天快中午的时候,村口突然来了一辆拖拉机,而拖拉机上,还放着五台缝纫机。
现在村里可是没有人家能买得起拖拉机的,很多小孩都没见过这个,都好奇的去围观。
有人去问了司机,司机说是给村里的人送货的,五台缝纫机都是一家人买的,不过人还在后面,他们要在这等一会。
这下各种猜测都开始了,一传十十穿百,都在问是谁家买的。
离村口最近的这排房子门口,站了不少人,村子里面住着的人也出来看热闹,眼睛盯着不远处的拖拉机。
“是村长家吧?村长家小儿子要娶媳妇了,说是娶的外省人,人家那边的规矩跟咱这不一样,光彩礼就要了两千多!”
村子里的村长是大家一票票选出来的,一般是谁家过的最红火,大家就选谁,这样能起到带头作用,一起奔向好日子。
所以一说起谁家最有钱,那肯定是村长家。
黄土村的村长姓吴,去年刚选上的,他有五个成年的儿子,家里劳力多,十几亩地全种的棉花,院里还养了猪,今年的年收入估计都有六七千了。
“天哪!两千多!那他家也出得起?”
“那肯定的,婚都定了,估摸着他媳妇那边别的规矩也是不一样的,咱们一家买一台缝纫机就顶天了,人家也许要买五台,一天一天换着使呢!”
“啧啧,外省人真不省心,以后我儿子长大,可不会让他娶外省的。”
“你操这闲心干啥,咱跟人家不能比,我活到现在都没见过外省人长啥样。”
大家一边说着闲话,一边眼睛盯着拖拉机,就看后面会出现谁。
这时,安橙赶着驴过来了。
“你看,那不是方家那孩子,叫啥来着?”
“叫安成,是他吧?后面坐着他妈跟他奶奶呢,车上拉的是啥,五颜六色的。”
“哎呦,他们家这是交上啥好运道了,不是刚盖了三间房?”
“可不是,盖房修院墙居然都没把他们的钱花光。”
“我看不一定,他只是赶集回来......”这人还没说完,就看到安橙过去跟司机说话,顿时噤了声。
“还、还真是他家的啊?”
大家都很惊讶,没别的,因为方家的条件虽说还行,但是在村里不拔尖,属于没什么存在感的那种,一是方家人丁不旺,二是他们家出老实人,从老子到儿子,都不爱说话不爱交际。
心思活络的,当即扭头就走,开始去打听方家独子的婚姻状况。
以前家里女儿有跟方安成相过亲的,现在都后悔的直跺脚。
一个妇人怀里抱着外孙,唉声叹气:“他家方安成第一回相亲就是跟我闺女,当时我觉得那小子连句话都不会说,就没同意,哎呀我这心哪!”
“安成,前面咋那么多人?”
安成也有点懵:“不知道,都是看来看拖拉机的?”
快中午了,大婶大妈们都不回家吃饭的吗?
司机跟店里负责安缝纫机的人见安橙他们过来了,挪了一下让他们走前面。
他们被围观了这么久,也是很不好意思的。
很多人安橙叫不上来名,不知道该喊什么,主要是方安成太宅了,他干脆就闭上嘴,专心赶车,到那排房子那里,头也不扭专心赶路。
方刘氏跟他奶奶在后面跟认识的人打了一下招呼。
人们很安静,连小孩子都不笑闹了,都在看着他驴车上装的布匹和毛线。
等安橙带着拖拉机走过去,人群也渐渐散了。
回到家,方济宗跟安成爷爷已经把屋子打扫好了。
安橙觉得既然是做衣服,各种布料免不了在地上拖拖拉拉的,所以地面一定要保持干净,水泥地肯定是不行的,还是会起灰。
所以这三间屋子,安橙铺的都是水磨石,他们应该也是村里第一家用上水磨石的。
因为墙上刷了白灰和绿漆,方济宗他们把水磨石上残留的灰弄干净之后,按照安橙说的,在放布料的那个房间的地上铺了层塑料布,墙面用报纸沾了沾,然后再弄上一层塑料,为的是防潮。
缝纫机店来了两个安装的师傅,安橙他们把缝纫机和布料抬了下来,一一放进屋子里。
他们这边忙着,方刘氏跟奶奶上厨房去做午饭。
装完之后,五台崭新的缝纫机整齐的摆着,看着很是喜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