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言情 > 奋斗在八零年代 > 第 34 章

第 34 章(1/2)

目录

“爸妈, 你们来歇会,喝口水。”安橙道。

“送走了?”

“嗯,今天早上的火车。”

方济宗拿毛巾擦了擦脸上的汗:“今年咱家玉米收成还行,听他们说, 今年玉米价钱能卖上一毛。”

“那挺好,一亩就按六百斤来算,四亩就是二千四百斤, 能卖四五百块钱呢,都赶上棉花了。”安橙马上给他们算了一笔账。

方刘氏在一边笑的眼睛都眯起来了。

卖了玉米,再给儿子张罗个媳妇,多好。

安橙看着她眼角深深的皱纹, 问道:“妈, 我买的雪花膏你每天都抹着的吧?”

“啊?哦,抹着呢,一天不落。”

“爸, 你呢?”

方济宗没想到安成还顺带问了问自己, 当时儿子可是要求他们每天都抹的,媳妇都说谎了,那他也能吧?

“抹了, 我跟你妈一起抹的。”主要是这玩意看着不便宜,他们有点舍不得。

“嗯, 抹了就行, 以后天冷了, 空气也干燥, 也不知道这雪花膏顶用不,你们脸上到时候要是有干皮,我就再换个牌子买,不要这个了。”安橙道。

对面这两口子一听,明白这是谎言被戳穿了,那以后还是天天抹着吧,儿子一片孝心,不能辜负了,反正今年收成好,不怕他买。

四亩玉米地,现在只剩下一两亩的玉米秸秆了,因为安橙的加入,中午刚过,就砍完了。

日头明晃晃的挂在天上,安橙有点后悔,上回他去省城的时候,应该问问有没有卖防晒霜的,反正赵县是没有。

以前他可是每天必涂防晒的,本来想实验一下,坚持涂个几十年看看会不会比同龄人年轻,结果老天也不给他机会了。

午饭就直接在地头简单吃了点烙饼,农忙时节就是这样,中午填饱肚子就行,回家做太浪费时间,人跑来跑去也累得慌。

吃饱喝足,他们把地里砍倒的秸秆捆扎起来,先堆在地头,往常这些要拉回家,或靠着篱笆墙排成一排挡风,或在门口的空地堆垛起来,然后刺猬们就会在秸秆堆里家。

因为家里的篱笆墙安橙是打算拆掉的,所以还是堆在门口,也省了不少力气。

堆完之后,天色还早,他们决定先犁地,能犁多少是多少。

期间牛要好吃好水的伺候着,犁一会就歇歇,不能让它累着。

安成他爷爷奶奶也有自己的地,不过他们认为自己还不算多老,没有到种不动地的时候,所以拒绝儿子帮自己种。

不然他们整天无所事事,日子会变的不好过。

以前方安成很是不理解他爷爷,不过现在换了安橙,倒是觉得他们这样想挺好的。

只要不累着,就当锻炼身体了,自己挣着自己花,心里踏实。

他爷奶家地少,往年会先犁完,那时候方济宗就会借他们的牛过来,两头牛一起犁,会快很多。

不然这四亩地下来,一头牛可能要犁上四五天。

“妈,一会我要不把这秸秆拉一点给老罗,放他棚子旁边挡挡风。”安橙突然想到。

天气越来越冷了,虽然不知道以前的老罗是怎么挨过去的,但是天寒地冻的,肯定很受罪。

现在又没有帐篷,免不了要漏风。

碰上风大的时候,再把棚子吹开.....不行,不忍心再往下想了。

“行啊,反正咱烧火不一定能用完,还有棉花秆在那堆着呢。”

方济宗和方刘氏都表示同意,没什么意见。

安橙觉得,他俩好像从来没有给过自己什么阻力,干什么事都是顺顺心心的,美滋滋。

快到傍晚的时候,安橙先拉了一车去老罗那里,顺便看了一下自己的蔬菜大棚。

大棚四周现在都围严实了,安橙设计了两道‘门’,最大程度保温。

人从第一道塑料膜进去,然后关上之后,再掀第二道,这样等到冬天的时候,冷风不至于一下子灌进去。

种下去的菜籽还没有长出来,等种完小麦,先往这大棚里上点肥料,差不多就该移栽了。

老罗看见他给自己送秸秆,很是惊讶。

他自己没有种地,这个棚子是他用木头亲手搭起来的,上面盖的是干茅草,他花四分钱一斤买过来的,然后自己编起来盖上去,冬天就用泥把草糊到四周去。

不过棚口没办法,还是会漏点风。

“你这就叫雪中送炭。”老罗道:“我这棚子啊,只能用这种不值钱的东西搭,要是砖头可不行,声音传不过来,夜里会听不见动静。”

他很是开心,临了又塞给安橙几个大苹果。

不过安橙倒是没考虑这么多,只是突然想到,就给送来了。

“那我走了啊叔,还得上地里去。”

“行,回吧。”

来回几趟,把地里秸秆都拉了回来,安橙才把他打算过几天用砖建院墙的事给爸妈说了。

“安成,这可要不少钱呀,咱这篱笆墙也挺结实的,再撑个几年没问题。”方济宗道。

“是啊,你要是真想弄,等我们再攒攒钱。”方刘氏也附和。

他们其实压根就不觉得安橙卖花能挣多少,村里很少出去摆摊的,他们并不知道,在这个年代,只要你脸皮厚不嫌丢人,摆摊卖啥都是挣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