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言情 > 穿成锦鲤小宫女 > 道冤屈

道冤屈(2/2)

目录

谢长安审视地看着叶明珠问道:“这么说,你就是当年岭南道市舶司的司长叶茂中之女?可本王记得,他的女儿好像不叫阿珠,当年,他家的嫡长女似乎是抄家时受了惊,一病不起亡故了。”

“王爷明鉴,奴婢正是叶家嫡长女。家父对奴婢视若掌上明珠,因此取名为明珠,进宫之后,奴婢才改名叫阿珠。当年病故的是奴婢的贴身丫鬟,为了替家父洗清冤屈,奴婢借假死换了身份,三年前进了宫。”叶明珠平静地看着谢长安回复。

她没想到谢长安竟然关注过这件事,连叶茂中的女儿受惊病故都知道,好在她从阿珠的记忆里梳理出这事的真相,还把自个的情况加了点在里面。

叶茂中确实视阿珠为掌上明珠,阿珠也因父女情深,所以在其父死后千方百计的进了宫,试图为其申冤。

当年他们父女虽然出过几次海,海外游历这事却是子虚乌有,不过这事除了叶茂中和阿珠自个,根本无法查实,所以叶明珠才敢坦荡荡撒谎。

绝不可能拆穿的谎言就可以当真话去讲,尤其是掺到真话里面,更是令人真假难辩。

“既然你进宫想找皇上申冤,为何却一直隐瞒身份,并没有将此事禀告皇上?”朱太后连问起话来都是一脸温柔,听得人恨不得把全部实情都告诉她。

叶明珠苦笑,“奴婢进宫没多久,就碰到了先帝驾崩,而后又是几位皇子争位,朝廷内外都是乱糟糟的,哪里敢讲出实情?”

“再后来虽然新皇登基,天下初定,可马尔泰已经是户部尚书,深受皇上倚重,奴婢哪敢旧事重提啊?别说提,就连睡了都想着千万别暴露了身份,连做梦都不能安生。”

她看着朱太后和谢长安哀哀戚戚,“奴婢实在是有苦衷,还望太后娘娘和王爷明鉴,并非奴婢故意隐瞒,欺哄主子们。”

朱太后若有所思,“你出身官宦人家,难怪教养不错,平日里又是以男儿身外出,所以言词间没有多少女子的脂粉之气。入宫之时,你不过十二、三岁,却能有借着假死更换身份,潜行入宫替父申冤的胆魄,着实不简单啊!”

叶明珠知道朱太后这是怀疑阿珠当初年纪那么小,如何能够做到那些事的?

说实话,她知道原身阿珠的身世时,也很是感叹了一番,觉得真是不能小看古人,十二、三岁,搁在现代也就是才上初一的年纪,阿珠就能忍辱负重,装成目不识丁进宫为奴,着实不容易。

好在,这样的事情,历史上也不是个例,说明古人的心智成熟度,真不是现代人能够比的。

这也可能跟他们所受的教育有关,古人寿命短,女孩子十五及笄后就可以出嫁,很多世家贵族的女孩子,十二、三岁家里就在为她们相看人家,在出嫁之前她们必须学习掌管中馈的技能……这要搁在现代,十七、八岁的女孩子都还在玩芭比娃娃呢,怎么可能去学习管家之道?

管家之术,看似简单,其实已经是一个公司里中高层管理人员要具备的技能了。

掌管中馈意味着要对人事管理、财务进出、人情迎来送往等等都全方面的了解……等于人事经理,财务经理,办公室主任等等的综合。学习了这些,再加上阿珠还被当男孩一样教养,比起同龄的女孩来就更是不同,能够做到进宫三年多都没露半点马脚,也就不足为奇了。

要不是李昭仪的迫害来得太突然,根本没法反抗,只怕她也不会那么轻易地挂掉,叶明珠也不可能魂穿到她的身上。

因为对阿珠的身世有足够了解,面对朱太后的探究,叶明珠仍然是一片坦然,“岑文本年十四为父申冤,缇萦救父之时年纪也不过十五岁,奴婢虽然不若他们性敏志坚,却一样是为人子女,自然是拼上性命也要替家父洗清不白之冤。”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