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春种 > 第六十四章、离开前

第六十四章、离开前(2/2)

目录

萧恪道:“丁长舒。”

小侯爷看他。

萧恪道:“穆远他忌惮你的身份,没说实话。”

丁长舒颇以为然,“齐正当年究竟是怎样在庄家满门抄斩的情况下救走庄敏,而庄敏又是怎样得到蚩尤血脉?李霄九,又是谁帮他安排的金蝉脱壳。”

萧恪冷道:“齐正这件事情我或许可以问问我的家人,穆远这边,我也替你再敲打敲打,一旦问出有用信息,一并告知。”

“多谢。”

萧恪虚着眼看他半晌,道:“丁长舒,陛下并未着令你调查此事,你这番折腾,又是为何?”

丁长舒道:“蚩尤血脉事关重大,与此有关必不是小事,当年胡寅子给了两只幼蛊与穆远,两只与庄敏,还不知有没有其他两只,或者更多两只,若有,一旦被有心人得到用于战事,后果不堪设想。”

“我看你更担心的是姜笛吧?你心中一定与我有同样疑问,贺兰争与谷阿玉,为何十年前离开三皇寨,是去找什么?蚩尤血脉既然让穆远带回此处,那么寻找的一定是失踪已久的姜笛。他们不遗余力十年去寻找,那姜笛与蚩尤血脉必有重大联系,你是否想过,当年或许正是由于姜笛失窃,为人利用反控制战神之力祸乱京城,制造庄家军造反假象?”

“有可能。”丁长舒道:“更或许,当年那些所谓逼宫之人,也是受姜笛所控。”

方天赐懵懂问到:“胡寅子怎么会给宫里人服血?”

萧恪道:“姜笛不只是控服用蚩尤血脉的人,它驱百兽,摄人心,号百虫,凭音律控制人行为的功法不是没有,我就会一些。”

方天赐道:“那还不简单,只要弄清楚当年逼宫时,皇宫内有没有出现音乐就行了。”

萧恪道:“这些事,就只能你们自己查了。”

这时,他从怀里掏出一封书信递给丁长舒,“这是童童让我在你清醒后交给你的,她想说的话都在里面,看完便烧了罢。”

萧恪离开后,丁长舒手信入怀,屈指吹了一声长哨,不一会儿扑腾过来一直花斑鹞子,落在他小臂上。

他取下绑在那鹞子腿上的竹筒,抽出一张卷好的白色纸条展开一阅,表情变得凝重,最后一言不发朝女娲殿方走去。

方天赐跟着他,回去拿包袱之前,丁长舒决定去找一下阿刹蛮,阿畲婆却告知他不在寨中。

“他去了哪里?何时回来?”丁长舒问,阿刹蛮曾经约定要同他谈些事情,却不想发生失忆这一刹。

阿畲婆道,“天水寨请寨主过去参加祭典,少说也要五日。”

丁长舒便不问了,也不准备等待,正要走,阿畲婆便叫住他们,从身后的黑木匣中取出一封信递过来。

“寨主说他来不及回来,你们又着急走便把这封信给你们,一路顺风。”

搞毛线,现在都流行一言不合就送信的?阿香给信、童童给信,这个阿刹蛮也给信……

丁长舒还是收了信件,冲阿畲婆道了别转而带着行李直奔燕云处,只见燕云躺在藤椅上逗阿别。

一脸见俩人出现,脸上立马笑出了花。

“啧啧啧,一日不见如隔三秋!小的给小侯爷请安了!”

丁长舒就着手中包裹砸过去,把人砸的捂着脑袋龇牙咧嘴。

转眼间却又兴奋起来,“您这是恢复记忆了?”

方天赐点了点头。

“不是,你俩带着包裹?是要走?回京城?”

方天赐还是点点头。

丁长舒道:“你回去跟陛下说,苗疆蛊圣不是穆远,以后别再查。”

“啥?”燕云惊道:“不是,合着你说让我等的消息就是这个?”

方天赐道:“就算你不等腿也走不了啊。”

丁长舒道:“你们方向有误,怪不得我,就算你去找他当面质询,得到的也是这个结果。”

“这……”燕云觉得难以接受,“我这大半年在这儿的,什么消息都没查到还折了十个兄弟,这让我有何颜面去见陛下!”

丁长舒给他一个你看着办的眼神,随即目光落在站在他身后的阿别身上,“离开之前,把人和事都处理好。”

说罢转身就走,也不管燕云在后面喂喂直叫唤。

随后俩人又去跟阿奴一家道了别,顺便又蹭了顿午饭。

阿奴十分不舍,阿公还非得塞给他们一坛子蛇花酒,方天赐乐呵呵的谢过,抱着酒坛子追丁长舒去了。

方天赐跟在他屁股后面走着,目不转睛的看着他的背影,一番纠结欲言又止,末了还是问了一句:“你……还记不记得清醒之前的事?”

丁长舒停下脚步,回眸淡淡扫他一眼,嗯了一声。

一时间,方天赐心头漫上一丝窃喜,记得就好,记得就好……

“哈哈,我以为你会说不记得。”

丁长舒转身继续走,问:“记不记得很重要?”

“当然重要了,小侯爷失忆谁都不记得,跟个小孩儿似的尽做傻事,说出去谁信啊。”

“你敢说出去试试。”他又回头看方天赐。

方天赐却昂起头,“我才不说呢,我可得好好攥手里,没事说出来臊你一臊。”

“无聊。”

“不无聊不无聊,那样的小侯爷简直可爱极了。”

丁长舒赏他一个白眼,加快了步伐。

方天赐在后头赶得气喘吁吁,想着自己的身体是真不行,真的得好好练练了。

“慢点……”方少爷抗议。

小侯爷道:“天黑之前,必须出这座山,夜宿山中,不安全。”

他说的很对,苗疆丛林不比外头,毒虫猛兽应有尽有,一旦被咬上一口,便生死难料。

方天赐实在跑不动了,弯着腰停下来歇了两口气,里衣已经被汗水已经湿透了,抬眼一看,烈日当头,是个将人烤化的温度。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