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九章(1/2)
福寿堂中安静平和,老太太一大早便出门递了牌子进宫去了。
老太太是命妇,又与太后是同宗,虽然说起来倒也能扯上点关系,可毕竟太后代表的是皇家。俞老太太跟太后这点子亲戚关系,可真的算不得什么。
所以老太太接到太后请她进宫的消息,也是又惊又喜。能得太后传召,自然是无上的荣幸。可……可这平白无故地,太后为何要召她进宫?
老太太一路上都有些犯嘀咕,马车里陪着老太太的两个一等丫鬟互相望了望,平日里最得老太太喜欢的琳琅从一旁的食盒里取了一碗还温着的百合山药粥,轻声对俞老太太说道:“老太太,路上还有一会儿呢,您今儿出门出得早,先用点粥水垫一垫,不然一会儿该胃疼了。”
俞老太太放下手中的念珠,接过琳琅手里拳头大的碧玉粥碗,用勺子搅了搅。瓷碗中米粥浓稠,夹杂着百合的清香,一勺入口,还有同粳米一同煮得软软糯糯的山药。
老人家早起口淡,这碗粥正合老太太的胃口。
车里的另一个丫鬟玲珑见老太太脸上神色松快了一些,忙将食盒里一个多宝食盒取了出来,将盖子一掀开,南瓜形的食盒之中分为了七八个小格,每个小格子里都放着精致的点心。
食盒中间的格子里,还放着三个圆白可爱的包子。看着就知道面皮蓬松柔软,想让人咬一口,尝尝其中到底有些什么馅料。
“老太太,这些点心都是捡着平时您最爱的选的,特别是中间的山珍包,用了上好的松茸、猴菇,又拿小厨房吊了两天的老鸡汤和馅,清淡鲜香。您尝尝!保准您喜欢!”玲珑捧着食盒递到俞老太太面前,故意买巧。
“就你会卖乖,你便是把这点心吹上了天去,回头我也是赏小厨房,也没你的事儿。”俞老太太指了指玲珑,笑道。玲珑浑不在意地回道:“反正只要老太太高兴,赏我还是赏小厨房,又有什么关系!”
因为玲珑的插科打诨,马车的氛围轻松了下来。两个丫鬟一边捡着闲话跟老太太聊,一边哄着老人家用了早膳,等到了宫门口,俞老太太脸上的严肃已经不见了,又成了平日里和善爱笑的老夫人。
要进宫,还得接受几道宫门侍卫的盘查。老太太天刚擦亮便出了门,等真的进到皇宫,也已经天光大亮。
宫人在前面引路,到了慈宁宫,太后早就在正堂中坐着了。身边还有个红衣的宫装丽人,正在跟太后说些什么。
“先靖勇公夫人云氏到。”殿门口的小太监高声通报,太后望了望门口,说了一句:“快请。”
随即又对那红衣妃子说道:“袁妃你先坐坐,哀家今日请了俞老夫人进宫叙话,你正好陪我们两个老太太好好说说话。”
那红衣妃嫔正是四妃之一的淑妃,宫里又称她为袁妃。娘家正是许夫人一直想结亲的袁家。
“臣妾谨遵太后吩咐。”袁妃一脸恭肃地回道。
太后一顿,有些啼笑皆非。明明就只是闲聊一句,让她陪着说说话也是想随意一点,大家都不要那么拘谨。可谁知这袁妃这样严肃认真,倒搞得好像太后吩咐了什么不得了的大事一样。
果然啊,太后心中暗暗感叹,袁妃相貌其实不错,身材高挑,皮肤白皙细腻如玉如脂,眼耳口鼻更是无一不端正。
可就如她这性子一般,端正严肃过了头,硬生生成了无趣。
难怪她早早地嫁给了皇帝,却始终不得皇帝喜爱。这么多年,也就凭着在皇帝身边年份久,得了个淑妃的位分。不过太后倒是挺喜欢找她过来说说话的,毕竟伴架多年,又是个三从四德的,便是本来没什么感情,这些年也处出两份怜惜了。深宫不易,娘家人是不好见的,又没有孩子没有宠爱,也只得陪着她一个老太婆蹉跎岁月了。
太后正走着神,俞老夫人就已经进到了正殿,正要给太后行礼。
“老姐姐快起快起,咱们今日就是关起门来说说私房话,不必拘礼。快,赐座。”太后忙让左右将俞老夫人扶起来,到袁妃对面的椅子上坐下。
太后免了礼,俞老夫人再看到袁妃,也就只是弯了弯腰小示敬意。
待众人用过茶,太后才又道:“老姐姐,往年咱们只在年末大节上才能见一见,往后你可要时时进宫才是。到底是一家姐妹,太过生疏总福寿堂中安静平和,老太太一大早便出门递了牌子进宫去了。
老太太是命妇,又与太后是同宗,虽然说起来倒也能扯上点关系,可毕竟太后代表的是皇家。俞老太太跟太后这点子亲戚关系,可真的算不得什么。
所以老太太接到太后请她进宫的消息,也是又惊又喜。能得太后传召,自然是无上的荣幸。可……可这平白无故地,太后为何要召她进宫?
老太太一路上都有些犯嘀咕,马车里陪着老太太的两个一等丫鬟互相望了望,平日里最得老太太喜欢的琳琅从一旁的食盒里取了一碗还温着的百合山药粥,轻声对俞老太太说道:“老太太,路上还有一会儿呢,您今儿出门出得早,先用点粥水垫一垫,不然一会儿该胃疼了。”
俞老太太放下手中的念珠,接过琳琅手里拳头大的碧玉粥碗,用勺子搅了搅。瓷碗中米粥浓稠,夹杂着百合的清香,一勺入口,还有同粳米一同煮得软软糯糯的山药。
老人家早起口淡,这碗粥正合老太太的胃口。
车里的另一个丫鬟玲珑见老太太脸上神色松快了一些,忙将食盒里一个多宝食盒取了出来,将盖子一掀开,南瓜形的食盒之中分为了七八个小格,每个小格子里都放着精致的点心。
食盒中间的格子里,还放着三个圆白可爱的包子。看着就知道面皮蓬松柔软,想让人咬一口,尝尝其中到底有些什么馅料。
“老太太,这些点心都是捡着平时您最爱的选的,特别是中间的山珍包,用了上好的松茸、猴菇,又拿小厨房吊了两天的老鸡汤和馅,清淡鲜香。您尝尝!保准您喜欢!”玲珑捧着食盒递到俞老太太面前,故意买巧。
“就你会卖乖,你便是把这点心吹上了天去,回头我也是赏小厨房,也没你的事儿。”俞老太太指了指玲珑,笑道。玲珑浑不在意地回道:“反正只要老太太高兴,赏我还是赏小厨房,又有什么关系!”
因为玲珑的插科打诨,马车的氛围轻松了下来。两个丫鬟一边捡着闲话跟老太太聊,一边哄着老人家用了早膳,等到了宫门口,俞老太太脸上的严肃已经不见了,又成了平日里和善爱笑的老夫人。
要进宫,还得接受几道宫门侍卫的盘查。老太太天刚擦亮便出了门,等真的进到皇宫,也已经天光大亮。
宫人在前面引路,到了慈宁宫,太后早就在正堂中坐着了。身边还有个红衣的宫装丽人,正在跟太后说些什么。
“先靖勇公夫人云氏到。”殿门口的小太监高声通报,太后望了望门口,说了一句:“快请。”
随即又对那红衣妃子说道:“袁妃你先坐坐,哀家今日请了俞老夫人进宫叙话,你正好陪我们两个老太太好好说说话。”
那红衣妃嫔正是四妃之一的淑妃,宫里又称她为袁妃。娘家正是许夫人一直想结亲的袁家。
“臣妾谨遵太后吩咐。”袁妃一脸恭肃地回道。
太后一顿,有些啼笑皆非。明明就只是闲聊一句,让她陪着说说话也是想随意一点,大家都不要那么拘谨。可谁知这袁妃这样严肃认真,倒搞得好像太后吩咐了什么不得了的大事一样。
果然啊,太后心中暗暗感叹,袁妃相貌其实不错,身材高挑,皮肤白皙细腻如玉如脂,眼耳口鼻更是无一不端正。
可就如她这性子一般,端正严肃过了头,硬生生成了无趣。
难怪她早早地嫁给了皇帝,却始终不得皇帝喜爱。这么多年,也就凭着在皇帝身边年份久,得了个淑妃的位分。不过太后倒是挺喜欢找她过来说说话的,毕竟伴架多年,又是个三从四德的,便是本来没什么感情,这些年也处出两份怜惜了。深宫不易,娘家人是不好见的,又没有孩子没有宠爱,也只得陪着她一个老太婆蹉跎岁月了。
太后正走着神,俞老夫人就已经进到了正殿,正要给太后行礼。
“老姐姐快起快起,咱们今日就是关起门来说说私房话,不必拘礼。快,赐座。”太后忙让左右将俞老夫人扶起来,到袁妃对面的椅子上坐下。
太后免了礼,俞老夫人再看到袁妃,也就只是弯了弯腰小示敬意。
待众人用过茶,太后才又道:“老姐姐,往年咱们只在年末大节上才能见一见,往后你可要时时进宫才是。到底是一家姐妹,太过生疏总
都不要那么拘谨。可谁知这袁妃这样严肃认真,倒搞得好像太后吩咐了什么不得了的大事一样。
果然啊,太后心中暗暗感叹,袁妃相貌其实不错,身材高挑,皮肤白皙细腻如玉如脂,眼耳口鼻更是无一不端正。
可就如她这性子一般,端正严肃过了头,硬生生成了无趣。
难怪她早早地嫁给了皇帝,却始终不得皇帝喜爱。这么多年,也就凭着在皇帝身边年份久,得了个淑妃的位分。不过太后倒是挺喜欢找她过来说说话的,毕竟伴架多年,又是个三从四德的,便是本来没什么感情,这些年也处出两份怜惜了。深宫不易,娘家人是不好见的,又没有孩子没有宠爱,也只得陪着她一个老太婆蹉跎岁月了。
太后正走着神,俞老夫人就已经进到了正殿,正要给太后行礼。
“老姐姐快起快起,咱们今日就是关起门来说说私房话,不必拘礼。快,赐座。”太后忙让左右将俞老夫人扶起来,到袁妃对面的椅子上坐下。
太后免了礼,俞老夫人再看到袁妃,也就只是弯了弯腰小示敬意。
待众人用过茶,太后才又道:“老姐姐,往年咱们只在年末大节上才能见一见,往后你可要时时进宫才是。到底是一家姐妹,太过生疏总是不美。”
俞老太太忙道:“太后娘娘说的是,没常来向太后请安,是臣妇考虑不周。”
“哎,哪里哪里。”太后笑着摆摆手,说道:“你也别多想,今儿召你来,本就是想有个人陪着说说话。咱们这个年纪了,谁能料得准侍日后如何?哀家近些年就常常想起过去的事情。越发怀念旧人了……”
俞老太太比太后还年长,说起这些事也更是颇有感触,“太后说得是,臣妇这些年看着下面的儿孙,也忍不住回想当年自己做姑娘的时候,岁月不饶人啊。”
太后跟俞老夫人你一言,我一语,聊得热络。袁妃竟然就真的坐在一旁喝茶,半句话都不说。
太后让她在旁边坐一坐,陪着。她竟真的就只是坐着,陪着。
闲聊之余太后瞥了一眼袁妃,暗地里摇了摇头,宫里的人当真是没说错,这袁妃哪里是淑妃,这明明就是个木妃啊。
“说起来,我前几日听说岚洺那孩子,还去清虚观打扰过老夫人一回。哀家那个小儿,被宠得没了规矩,所有冲撞的地方,老夫人还要见谅啊。”太后不再理会袁妃,只管跟俞老夫人说话。
俞老夫人一听太后提起了清虚观的事,忙替萧岚洺开脱道:“太后娘娘言重了,哪里有冲突。小王爷因为太后娘娘的关系来见老身,是老身与俞家的福气。”
太后笑道:“你不用替他说话,哀家最是知道那个皮猴子,最是不拘礼节的一个人。便是哀家有时候说的话,他都敢不听……哎,这儿子啊,当真是前世的债。”
“养儿一百岁,常忧九十九,太后的慈母心肠,小王爷会懂的。”俞老夫人也有些感叹。
好容易将话说到这个份上,太后紧接着问道:“对了,我好像记得,老姐姐你的女儿是嫁给了前任江浙总督慕大人是吧?”
”正是。如今臣妇的女儿女婿都已经没了,只留下一个外孙女给臣妇。“
”唉,我常听皇帝说,慕大人是个能臣,才干品行都是一等一的好。怎奈天妒英才啊……“太后说道。
提起早逝的女儿女婿,俞老夫人一时间也有些哀戚,太后看了看她,又问道:”慕家姑娘,今年多大了?叫什么?“
”回太后,那孩子闺名晴泠,今年十五了。“俞老太太打起精神回道。
”十五了,可及笄了?“
”两月之后及笄,可怜这孩子身上有孝,也不能大办。“
太后点了点头,说了两句可怜孩子,又道:”皇帝一直对慕大人早逝颇为遗憾,如今斯人已去,咱们也不能多做什么。皇帝的意思是,你那外孙女毕竟是忠臣遗孤,皇家自然会好好照顾的。这孩子虽说早年命途多舛,不过老姐姐,哀家跟你说句交心的话,你这外孙女,福气在后头呢。“
俞老太太心中一紧,有些拿不准太后说这话到底是什么意思,迟疑道:”太后的意思是?“
”孩子还未及笄,怕是还未议亲吧?老姐姐,把你的心放到肚子里去,这事儿,哀家包了。“太后笑呵 都不要那么拘谨。可谁知这袁妃这样严肃认真,倒搞得好像太后吩咐了什么不得了的大事一样。
果然啊,太后心中暗暗感叹,袁妃相貌其实不错,身材高挑,皮肤白皙细腻如玉如脂,眼耳口鼻更是无一不端正。
可就如她这性子一般,端正严肃过了头,硬生生成了无趣。
难怪她早早地嫁给了皇帝,却始终不得皇帝喜爱。这么多年,也就凭着在皇帝身边年份久,得了个淑妃的位分。不过太后倒是挺喜欢找她过来说说话的,毕竟伴架多年,又是个三从四德的,便是本来没什么感情,这些年也处出两份怜惜了。深宫不易,娘家人是不好见的,又没有孩子没有宠爱,也只得陪着她一个老太婆蹉跎岁月了。
太后正走着神,俞老夫人就已经进到了正殿,正要给太后行礼。
“老姐姐快起快起,咱们今日就是关起门来说说私房话,不必拘礼。快,赐座。”太后忙让左右将俞老夫人扶起来,到袁妃对面的椅子上坐下。
太后免了礼,俞老夫人再看到袁妃,也就只是弯了弯腰小示敬意。
待众人用过茶,太后才又道:“老姐姐,往年咱们只在年末大节上才能见一见,往后你可要时时进宫才是。到底是一家姐妹,太过生疏总是不美。”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