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五章(1/2)
三角巷的住户今日并没有如往常一样该上街的上街,该出工的出工,反倒围聚在一座不大的小院门前,探头探脑,议论纷纷。
三角巷一向和睦,平日里最大的事,也就是张三家的鸡飞到了李四的院子里,两家子为这鸡是谁家的吵吵嘴,除此之外,邻里关系和睦,从未出过什么大事。更何况这里可是盛京,天子脚下。三步一岗五步一哨,百姓安生惯了,两个醉汉打个架都能被大家说上个三五日,如今三角巷的吴举人家里出了人命案子,这三角巷可不得炸了锅了。
顺天府的衙役抬着担架从院子里出来,担架上盖着白布,隐约能看出下面是个人形。衙役一出来,周遭的议论声就更大了。
张泽明站在吴家不大的院子里,看着吴举人的尸首被衙役抬了出去,心中大石落下一半。他身边的师爷从房间里走了出来,走到他面前,说道:“大人,屋内被翻得一片乱,大量财务丢失。应该是夜间又贼人潜入吴家,意图行窃,谁料吴举人起夜,正巧撞见。贼人一不做二不休,杀了吴举人,带着吴家财物逃跑。”
“岂有此理,盛京城中,我顺天府治下,竟还有这等杀人越货的贼子!立刻传命下去,加紧搜查,务必查出那贼人的下落!”张泽明板着脸说道。
师爷连忙躬身领命,院子的角落,吴家的短工聚集在那里,被衙役看守着。几个人垂着头站在墙角边,不时抬头望一眼张泽明的方向,脸上有些惊慌,有些害怕。
张泽明带着师爷走了过去,沉声道:“关于吴举人被害一事,本官还有几句话要问你们,你们不得隐瞒,不得胡说,知道了吗?”
短工们连忙跪下,一边磕头一边说道:“小的不敢,小的不敢!”
张泽明满意地点点头,问道:“昨夜你们可有人留守此处?”
几个短工互相看了看,然后跪在前面的一个中年汉子开口道:“回大人的话,小的们都是吴家聘用的短工,平日里只有白天在府上上工,到了晚间就回自家去了。吴家……家里不大,虽不多,可吴举人父母具在,妻儿双全,还要腾出屋子做书房。实在……实在是有些局促,所以一直以来,我们都不曾在吴家留守。”
张泽明一听,颇为满意,又问道:“吴家的其他人呢?这么只有吴举人一人在家?”
另外一个妇人忙说道:“回大人,吴家老太太前些时日病了,如今虽然好了点,但却没有好利索。老太太一时想得多,想回乡下去见见家里的老人,吴举人劝不住,就让夫人陪着老太爷老太太回乡下去了,小少爷还未足月,也带着走了。”
“倒是可怜,如今吴举人一走,只剩下孤儿寡母、老父老母,造孽啊。”张泽明不知是真同情还是假装样地叹了一声。
“行了,你们起来吧。”师爷上前一步,将那几人招呼起来,然后说道:“吴举人家中遭强人潜入,不仅财物失窃,还被盗贼打杀,你们若有见过什么行踪可疑的人,当报与顺天府知道,明白吗?”
几个短工忙不迭地点头,吴家事了,张泽明也不想在此多做纠缠,嘱咐了衙役几句,做了做表面功夫,便带着师爷回顺天府官衙了。
等他上了轿,走出了三角巷,跟在一旁的师爷才凑到轿子的窗边,轻声问道:“大人,那吴家剩下的人……可要?”
张泽明坐在轿中,眯着眼养神,听见师爷的话,缓缓说道:“一家子老弱妇孺,算了。先盯着点吧。只要他们不出幺蛾子,别难为他们。”
师爷在外面应了一声是,张泽明也就不去理会了,只管自己闭着眼,坐在轿子里一晃一晃地打着瞌睡。
自从朱大福被刑部的人带走之后,他是食不甘味寝不安席,就怕那扶不上墙的东西在刑部一个没熬住,将事情全部抖搂出来。还好,还好他抢先一步,先结果了替朱大福考试的吴举人。如今舞弊案还未开审,这最关键的证人就先去见了阎王,死无对证的事,就是刑部能耐上天了,也查不出个所以然来。
不过朱大福也是不能留了。张泽明缓缓睁开眼睛,垂着眼皮盯着自己手指上的玉扳指,在心里计划着。
这个祸秧子不能再留在他的身边了,以前本想着把朱大福扶起来,一是还了发妻对自己的恩情,二是给自己的儿子先备一个助力。可如今看来,这朱大福成事不足败事有余,又被三角巷的住户今日并没有如往常一样该上街的上街,该出工的出工,反倒围聚在一座不大的小院门前,探头探脑,议论纷纷。
三角巷一向和睦,平日里最大的事,也就是张三家的鸡飞到了李四的院子里,两家子为这鸡是谁家的吵吵嘴,除此之外,邻里关系和睦,从未出过什么大事。更何况这里可是盛京,天子脚下。三步一岗五步一哨,百姓安生惯了,两个醉汉打个架都能被大家说上个三五日,如今三角巷的吴举人家里出了人命案子,这三角巷可不得炸了锅了。
顺天府的衙役抬着担架从院子里出来,担架上盖着白布,隐约能看出下面是个人形。衙役一出来,周遭的议论声就更大了。
张泽明站在吴家不大的院子里,看着吴举人的尸首被衙役抬了出去,心中大石落下一半。他身边的师爷从房间里走了出来,走到他面前,说道:“大人,屋内被翻得一片乱,大量财务丢失。应该是夜间又贼人潜入吴家,意图行窃,谁料吴举人起夜,正巧撞见。贼人一不做二不休,杀了吴举人,带着吴家财物逃跑。”
“岂有此理,盛京城中,我顺天府治下,竟还有这等杀人越货的贼子!立刻传命下去,加紧搜查,务必查出那贼人的下落!”张泽明板着脸说道。
师爷连忙躬身领命,院子的角落,吴家的短工聚集在那里,被衙役看守着。几个人垂着头站在墙角边,不时抬头望一眼张泽明的方向,脸上有些惊慌,有些害怕。
张泽明带着师爷走了过去,沉声道:“关于吴举人被害一事,本官还有几句话要问你们,你们不得隐瞒,不得胡说,知道了吗?”
短工们连忙跪下,一边磕头一边说道:“小的不敢,小的不敢!”
张泽明满意地点点头,问道:“昨夜你们可有人留守此处?”
几个短工互相看了看,然后跪在前面的一个中年汉子开口道:“回大人的话,小的们都是吴家聘用的短工,平日里只有白天在府上上工,到了晚间就回自家去了。吴家……家里不大,虽不多,可吴举人父母具在,妻儿双全,还要腾出屋子做书房。实在……实在是有些局促,所以一直以来,我们都不曾在吴家留守。”
张泽明一听,颇为满意,又问道:“吴家的其他人呢?这么只有吴举人一人在家?”
另外一个妇人忙说道:“回大人,吴家老太太前些时日病了,如今虽然好了点,但却没有好利索。老太太一时想得多,想回乡下去见见家里的老人,吴举人劝不住,就让夫人陪着老太爷老太太回乡下去了,小少爷还未足月,也带着走了。”
“倒是可怜,如今吴举人一走,只剩下孤儿寡母、老父老母,造孽啊。”张泽明不知是真同情还是假装样地叹了一声。
“行了,你们起来吧。”师爷上前一步,将那几人招呼起来,然后说道:“吴举人家中遭强人潜入,不仅财物失窃,还被盗贼打杀,你们若有见过什么行踪可疑的人,当报与顺天府知道,明白吗?”
几个短工忙不迭地点头,吴家事了,张泽明也不想在此多做纠缠,嘱咐了衙役几句,做了做表面功夫,便带着师爷回顺天府官衙了。
等他上了轿,走出了三角巷,跟在一旁的师爷才凑到轿子的窗边,轻声问道:“大人,那吴家剩下的人……可要?”
张泽明坐在轿中,眯着眼养神,听见师爷的话,缓缓说道:“一家子老弱妇孺,算了。先盯着点吧。只要他们不出幺蛾子,别难为他们。”
师爷在外面应了一声是,张泽明也就不去理会了,只管自己闭着眼,坐在轿子里一晃一晃地打着瞌睡。
自从朱大福被刑部的人带走之后,他是食不甘味寝不安席,就怕那扶不上墙的东西在刑部一个没熬住,将事情全部抖搂出来。还好,还好他抢先一步,先结果了替朱大福考试的吴举人。如今舞弊案还未开审,这最关键的证人就先去见了阎王,死无对证的事,就是刑部能耐上天了,也查不出个所以然来。
不过朱大福也是不能留了。张泽明缓缓睁开眼睛,垂着眼皮盯着自己手指上的玉扳指,在心里计划着。
这个祸秧子不能再留在他的身边了,以前本想着把朱大福扶起来,一是还了发妻对自己的恩情,二是给自己的儿子先备一个助力。可如今看来,这朱大福成事不足败事有余,又被
也不想在此多做纠缠,嘱咐了衙役几句,做了做表面功夫,便带着师爷回顺天府官衙了。
等他上了轿,走出了三角巷,跟在一旁的师爷才凑到轿子的窗边,轻声问道:“大人,那吴家剩下的人……可要?”
张泽明坐在轿中,眯着眼养神,听见师爷的话,缓缓说道:“一家子老弱妇孺,算了。先盯着点吧。只要他们不出幺蛾子,别难为他们。”
师爷在外面应了一声是,张泽明也就不去理会了,只管自己闭着眼,坐在轿子里一晃一晃地打着瞌睡。
自从朱大福被刑部的人带走之后,他是食不甘味寝不安席,就怕那扶不上墙的东西在刑部一个没熬住,将事情全部抖搂出来。还好,还好他抢先一步,先结果了替朱大福考试的吴举人。如今舞弊案还未开审,这最关键的证人就先去见了阎王,死无对证的事,就是刑部能耐上天了,也查不出个所以然来。
不过朱大福也是不能留了。张泽明缓缓睁开眼睛,垂着眼皮盯着自己手指上的玉扳指,在心里计划着。
这个祸秧子不能再留在他的身边了,以前本想着把朱大福扶起来,一是还了发妻对自己的恩情,二是给自己的儿子先备一个助力。可如今看来,这朱大福成事不足败事有余,又被朱家骄纵得太过,这辈子是不会有什么出息了。
张泽明虽不愿意再留朱大福在身边,却也没有起杀心。到底是这么多年养在跟前的人,还是有些感情的。等这件事了了,就将他送回朱家吧。还有小朱氏,一想到府里那个夫人,张泽明眉头又皱了皱。
同样都是朱家的女儿,他的元妻就能深明大义,就有眼光知大理,怎么到了小朱氏这里,除了胡搅蛮缠,竟没一点可取之处?
寿哥儿也是不能再养在小朱氏那里了。张泽明想着,张寿是他的独子,万不能像朱大福一样,被小朱氏给养废了。
那可是他们张家未来的希望啊……
顺天府乡试舞弊案,圣上交由刑部、大理寺、督察院三司会审。因为涉嫌之人多是官员勋贵之后,所以刑部在查证一节上十分小心谨慎。毕竟牵扯进来的这些后生,哪一个都来头不凡,若是有个疏漏,冤枉了谁,那可不是好相与的。
刑部如此小心,也导致了这案子一直未开审。眼见着日子一天一天过去了,多少人都在巴巴望着,连圣上都过问了几次。
刑部尚书看了看手上的供词和证据,上奏表示如今人证物证都已齐全,可以开审。可是有一点棘手,别的人还好,就是靖勇公府的俞文安,他是唯一一个有人证证实,参与舞弊的人。靖勇公府乃当朝一品国公府,世袭罔替。如今出了个俞文安,当真是几辈子的老脸都要丢尽了!
俞文安这件事皇上自然也是一早就知道了,他正被靖勇公府的不成器气得肺叶子疼,正巧勇王世子进宫请安,世子爷好巧不巧撞在了枪口上,被圣上打发来陪审了。
萧隶才刚办完杭州的差事,如今在朝中正得脸。没成想这一口气还没歇够,皇上竟然又让他去陪审乡试舞弊的案子。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