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言情 > 红楼旧事 > 钱粮

钱粮(1/2)

目录

要是自己亲孙子回来了, 佟夫人能亲自到城外去接。但是来了个假孙子, 佟夫人气冲冲的吩咐, “不许进门,我就一个孙子, 现在跟着他父亲在江南呢,我可不知道我还有一个孙子在京城。”又骂来通报的人,“你是瞎了眼了还是没了心了,你有几个主子, 你自己不知道啊?”

屋子里面伺候的人都不敢大声出气,佟夫人抱着小孙女想了一会儿,把心腹丫鬟招到跟前, “你赶快骑马去安阳公主那里,把这事儿跟她说了,就说我说的不许他进门。看安阳公主那边打算怎么办。”

丫鬟从马厩里牵出一匹马, 不到一盏茶的时候, 就到了安阳公主府。

安阳公主气得当即砸了一个茶碗, “淮河真是欺人太甚, 她在大牢里转了一圈,还以为自己是当年父皇宠着的那个淮河?”

又问佟夫人的丫鬟,“人在何处?”

“回公主的话,现在在我们侯府门前, 我们太太不让他们进门, 但是现在围着的人越来越多, 都在我们侯府前面指指点点, 我们太太特来讨您一个主意,看这事儿到底该怎么办?”

“先别管他们,我这会儿进宫,跟皇上皇后娘娘好好说说这事儿”。

皇帝太忙,安阳公主也不敢趁着他忙的时候找皇帝拿主意,只得立即到了后宫,请皇后娘娘给个说法。

“娘娘,那淮河这事儿做得太恶心了,咱们家这一两年一桩桩一件件的事儿不都是因为她引起的?她现在还不知道收敛,把静安的脸面踩在地上也就算了,但是她万万不可去招惹国之柱臣,如今人家上门找我讨主意,说好听点儿是因为咱们是亲戚,让我拿个主意,保存两家颜面。说难听点,人家这是上门问罪,我没办法,只有来找你了。”

皇后娘娘也气的不轻,“就昨天她哭哭啼啼的跟我说长久没见到儿子了,心里想念,想把儿子接回去,母子相处一段时间,我答应了她,谁知道她昏了头了。她要是不想要儿子那也别要了,蓝嬷嬷,你这会儿赶快安排人,找些太监宫女出宫去,先去侯府门前,把那位小爷请回宫还托付给赵太妃照看。”

皇后身边的嬷嬷答应了一声,下去安排这件事儿。

皇后又指使人把宗人府的老王爷请来,“老王爷来的时候,请他一并带上宗谱,既然淮河不想要儿子了,那就别要了。”

安阳公主一看皇后娘娘,这是彻底的恼了。心里高兴,陪着坐了一会儿就借口去看太后,告辞了,实际上想在太后宫里等待这件事情的处理结果。

宗人府的老王爷来的很快,老人家年纪大了,气喘吁吁的到了皇后跟前。

“可是谁家的孩子又做了错事,让娘娘生气了?”

“还能是谁?当然是咱们的淮河公主,您不知道,他刚刚把他的儿子送到了忠武侯府,偏偏那侯府的夫人也不是个弱茬,连门都不让进,说来说去丢人的还是咱们家。”

老王爷点了点头,“娘娘是想怎么办?”

“今儿特意把王叔请过来,就是商量这件事儿,淮河的那个儿子有没有上宗谱?”

老王爷点了点头,“上了,只是含糊着,没记他父亲是谁,不知道的还以为是淮河公主那死了的驸马留下的儿子,就因为这个,老臣倒是想改一改,只是这不年不节的改这个东西师出无名。去年倒是想禀告太上皇,下面加一行小注,只是太上皇那边不许……”

说来说去,里面横加一脚的人是太上皇。想处理淮河公主,就绕不过太上皇去。

“正好趁着今天这件事,请老王爷和我一起去见见父皇。”

皇后和老王爷往太上皇寝宫里去的时候,太后也从女儿的嘴里知道了这件事情的始末。

“哼,那时候要废了我是怎么说的?说我不会教养女儿,就他那样的女儿给我教导,我也不愿意,这事儿是你捅到宫里来的,赶快回去,别在宫里呆着了,省得到时候他老人家把火气撒在你头上。”

安然公主和太后这么多年的母女,自然知道太后向来是有仇必报,哪怕隔的时间长了,也要报复回去。如今年纪大了,没有年轻时那么有耐心,只要抓住机会就要报复回去,根本不愿意等到日后,所以安阳公主就担心她去找太上皇,这个时候要是太上皇恼羞成怒,两个人少不得又是一场争吵,到时候折腾的还是他们这些小辈儿。

“要不女儿在这里陪着您说会儿话,等会儿要真是天晚了就再回去。”

安阳公主知道太后的脾性,太后当然也知道女儿的打算。

“你留在这里干什么,还担心我被那老东西吃了不成,你放心,当年他的李美人……”想想这种粘酸吃醋的话,最好不要在孩子面前说,再说李美人也不是一个能拿出来说道的人,太后就做出不耐烦的表情,赶安阳公主出去,“别在我跟前杵着了,有这时间还不如给你闺女写封信,听说她小闺女现在都已经满地跑了,抓紧日子,赶快再生一胎,要是个小子最好。哪怕不是小子,也别拈酸吃醋了,赶快给她夫君纳一房小妾,多生两个小子,也没今天这种事儿了。”

“看您老人家这话说的”,安阳公主站起来,“就是静安生了十个八个小子,淮河成心恶心她,这事儿谁也拦不住。既然你想找父皇,儿臣也不拦着了,这就回去了。”

安阳长公主前脚出门,太后的銮驾后脚就迫不及待的出了寝宫,到了太上皇寝宫前面的时候,看到皇后的撵车就在空地上。

太上皇对于太后的到来,也只是恶狠狠的看了一眼。之后就把太后当成了空气,完全无视。

太后坐在椅子上,连一个眼神都没给太上皇,只和儿媳妇商量这件事情到底怎么办。

“儿媳的意思是说,在咱们宗谱上找一个人,把淮河的儿子过继给他。”

皇后的办法首先遭到了太上皇和老王爷的一致反对。

“皇后娘娘此言差矣,咱们家的血脉是不容混淆。”

老王爷说这话,皇后不觉得意外,因为老人家本身就比较固执,把血脉这回事儿看得也比较重。但是太上皇的反对,皇后就觉得有点意外了。皇后一直觉得太上皇对淮河颇为纵容,还以为这个办法太上皇喜欢呢。

“没错,咱们家的血脉是不容混淆的。”太上皇说完这句话,咳嗽了几声,立即有一个美貌的宫女上来拍他的后背,殷勤小意的伺候他吐了一回痰。

太后偏偏要和太上皇唱反调。“这话说的就让人觉得不中听,那孩子怎么不是咱们家的血脉了,他亲娘是不是咱们家的公主?”

“太后娘娘,”老王爷觉得太后这话说的太过儿戏,“女子和男子不同,女子嫁出去之后,生的血脉是人家的,男子娶进妻子之后,生下的血脉才是咱们家的。”

“那我要问一问,淮河生的这个儿子是他驸马的吗?”

老王爷气冲冲的说,“正因为不是她驸马的孩子,名不正言不顺,说了我就觉得羞涩,这孩子算起来……”

他停顿了一下。

太后接着说,“是个私孩子,但是这些天养在我们宫中的后院里面,倒是有几个老太妃颇喜欢他,还夸这孩子长得秀气,又说这孩子外甥像舅,当年李美人不是生了一个男孩就死了吗,正好,这是他亲姐妹的孩子,就记在他的名下。”

皇后看了看太上皇,“儿媳妇也觉得这个主意好。”

太后掰着指头算了算,“要是李美人的孩子没有死,现在说起来也是一个20多岁的大人了,这孩子就记在他的名下,算来算去,也是李美人的血脉,足以安慰她了”。

最后一句话说的饱含深意,太上皇本来气得脸红脖子粗,最后吭哧吭哧喘了几口粗气,没有再说话,算是默认了下来。

现在唯一反对的就是老王爷,“这事太儿戏了,难道咱们家找不出一个好孩子过继到那夭折皇子的名下吗?何必要找一个外姓人家的孩子呢?”

太后不在意的说,“外姓不外姓不重要,重要的是他是淮河生下来的,淮河是李美人生下来的。”

这里面牵涉到往日的一段宫闱之事,老王爷板着脸也不说话了。纵然他性格固执,也知道最好不要去探究宫闱秘事。

这下真的是咬着牙,捏着鼻子把这事儿认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