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倒v(1/2)
80
“你不懂, 好的笔墨纸砚就好比你喜欢的宝刀宝马和宝铠甲。你是用刀杀敌, 我是用笔和人一争高下, 所以,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你这支笔,弟弟征用了。”
贾琮把贾珹书案上的一只毛笔收了,递给身后的小厮,“捧好了, 这可是好东西。”
小厮苦着脸捧着,他手里已经捧了一盒墨锭了。
“你差不多就行了,我跟你说,就那十二块墨,让我肉疼了这半天, 你还不满足。”
贾珹看着贾琮背着手, 在自己的书房里一双眼睛看来看去,看上的就上手拿走,知道他这是专门来憋坏的。
“不知道的,还以为你才是行伍出身的,你说我这正经的武人都没你脸皮厚, 我今儿才知道, 不要脸的是你们这些读书人。”
“哥哥有本事就该去贡院门口喊,对着弟弟我说这个没用。看哥哥您这小气样子, 弟弟也就先不挑了, 等过几日, 弟弟榜上有名了,再来收哥哥的贺礼。”摆摆手让小厮退下,贾琮拉了凳子坐在贾珹对面,“我听说,考试前要去求个吉利,讨个好彩头,我同窗们结伴去拜文曲星了,我就反其道而行之,来找哥哥你。”
“我不是文曲星啊,你要是觉得拜文曲星的人太多,想这让哥哥带着你去文庙,这个咱们还可以商量商量。”
“不是去拜文庙,哥哥你是不是朝廷命官?”
“是啊。”
“有人说,朝廷命官身上有皇朝气运,就连用物上也沾染了些,我用你的笔,就如带了一点点的朝廷气运,岂不是比求庙里的泥塑更管用,再说了,天下考生何其多,文曲星他老人家也忙不过来啊,特别是求他的还有他自己,不是说状元都是文曲星下凡吗?三年一个,三年又一个,哥哥算算,天下有多少个文曲星,他自己都忙不过来呢,别说照拂其他人了。”
“高论”贾珹把茶盏放下,“你早说啊,我平时用的笔是我自用的,我把我衙门里书案上的给你拿来,那批的是公文,不比你刚才拿去的那支强。”
“一个小小的秀才,用你批复公文的笔有点大材小用了,等我考进士的时候再给我,我想好了,等我考进士的时候用你公文的笔,等我殿试的时候,用叔父批公文的笔,毕竟他比您官大不是。”
贾珹哭笑不得,“我跟你说实话吧,兵部的往来文书都是小吏们在操心,越是官大的,除非是奏折,很少动手,拿你叔父来说,就算是奏折,也是幕僚们写的,你啊,还是用我的笔一路进殿试吧。”
贾琮算是长了见识,带着小厮们回自己家了,先去给贾赦请安,他因为已经是小少年的模样,挺着胸脯站在贾赦跟前,神采飞扬的犹如贾赦第一次见到贾珹的模样,没来由的,让贾赦心里高兴了不少。
“散心的怎么样?听说城东的夫子庙和文庙热闹,你去拜了吗?”
“日日的拜孔圣人,平时对文曲星也恭敬着,今儿不必再特意去,功夫花在平时,比临时抱佛脚好,儿子今儿去了叔父家,珹大哥哥今日休沐,儿子厚着脸皮讨了一盒子好墨和一支好笔。”
笔是用过的,贾赦也没在意,墨确实是好墨,打开盒子,先闻到一股子幽香,色泽亮黑,每一锭墨上刻着一处风景,犹如鬼斧神工,一看就觉得不俗。贾赦拿起来一块,“这是......三潭印月”放下去又拿起来一块,“这是......雷峰夕照”遂把墨锭一块一块的拿出来,小心的铺在桌子上,除了西湖景致,还有几块的风景是山峦叠嶂,“这是嵩山峻极峰,这是庐山瀑布,泰山观日出......好东西啊。”把装墨锭的盒子也拿出来看了,翻来覆去,在盒子底部,有一行小字,因为太小,废了一番功夫,才看清楚,“原来是前朝曹大家的大作,果然盛名之下无虚士。”
感叹完,犯了贾家人的老毛病,对着贾琮说“孽障,这么好的东西到了你手里糟蹋了。”
贾琮看着亲爹瞬间翻脸,半张着嘴反应过来立即闭上,“儿子孝敬老爷了。”
贾赦确实是喜欢,但是也没做出那种谋夺儿子礼物的事儿,但是儿子还是要敲打的,“孽障”刚骂了一声,又想着他明日考试呢,骂太多不利于考试,“这东西比你年纪都大,我看盒子上面的印鉴,也是经过了几人之手才到了你手上,你就该倍加珍惜,告诉你,不许用这盒子墨锭,家里也不缺你用的东西,这就该传给你儿子,听见了没有?”
贾琮唯唯诺诺的答应了,亲自捧着盒子回了院子。
刚回到他院子里,他奶娘就迎上来,“可算是回来了,给三爷做的袍子,三爷试试,明日要穿的。三爷吩咐准备提进考院的篮子是我亲手准备的,我今儿也亲眼看着,明儿亲手交给三爷。”
贾琮自从搬到贾赦跟前,待遇比小的时候好太多了,以前自己和奶娘挤在一起住,现在配了四个小厮两个二等丫鬟和两个洒扫的粗使婆子。单独的一个院子,北边是贾琏两口子的院子,西边和大观园做邻居,有的时候看到贾宝玉众星捧月,也自嘲过“我也是挨着大观园住的。”
今日的两处邻居都不安生,贾琏自从挨了打,被王熙凤骂了几天,罕见的没敢跟王熙凤呛呛。平儿则是去荣国府找棒疮药,满世界宣言贾琏办事不利被大老爷打了,以此避免贾琏因为和女人有了首尾被揍这个话题扯在一起。
贾家族人们都象征性的来问问贾琏的伤情,更多的是来奉承王熙凤的,整日里院子高声笑骂,怕误了贾琮读书,还是贾赦把王熙凤的陪房们骂了一顿,合家才安静下来。今儿是隔壁大观园里不安静了,别看大观园住的都是些姑娘家,哭起来嗓门也是好使着呢。
“嬷嬷,隔壁是怎么了?”贾琮把盒子放好,听着哭声,隐隐约约,这是白天还不明显,晚上听着就特别的瘆人。
贾琮的奶娘也生气,明日我们哥儿要去考试了,你们这些小蹄子们还作妖,但是她人微言轻,也只能把不满咽下去。
“三爷,听说隔壁的宝二爷病了,这群小蹄子们伤心难过,聚在咱们院子外边哭呢,我隔着墙骂了几次。”
“宝二哥哥既然病了,挨着咱们的院墙哭什么,这里离着那怡红院可远着呢。”
他奶娘不敢吭声,最后才说“要不您去老爷的书房读书,哪儿安静,老爷也不用书房......”
“平时不读书,此时能读进去多少,平时下功夫了,也不在乎这一时半会的。让他们哭吧。”
“这叫什么?病遁。”
放榜这日,贾赦和贾故两个人坐在酒楼里,二楼的好位置早早的被包了,两个人只能坐在楼下,挨着窗户的位置,看着外边的读书人们挤来挤去的看榜单。贾故吃了一口菜问贾赦,“这一招,你们家老太太没看出来?”
“老太太当然没看出来,我算是明白了,精明如老太太,也有看走眼的时候。别说宝玉那孩子了,他老子贾政这一招玩了一辈子,老太太也没看出来。”
贾赦还哼了一声,对贾政爷俩,充分的表示了不屑。
人群里面不时有人挤出来,要么兴高采烈,要么失魂落魄,看的贾故一阵感慨,“让我说,这些人,要是知道自己不时那读书人,没那天分,也别勉强了,你看看,壮年,少年,老年,纷纷挤在一处,能不能考上,心里没点数吗?”
“有数啊,贾老二要是心里没数,怎么也在考前装病,不是装病,那是真病了,发热烧的烫手,老太太当年还说他八字轻,压不住呢。现在轮到宝玉了,前几日也是,上吐下泻,太医请了四五个,药灌了好几碗,听说贾琮独自一人进场,考院已经关门了,才算是彻底睡了,中午起来吃了东西,也没吐,两天不到,人就活蹦乱跳。”
“他啊......”贾故也不知道该说什么。
“他是个灵秀的孩子,我看着,家里的这一辈儿,没一个比的上他那脑瓜子的。但是不爱读书,我也不爱读书,但是他没法和我比啊,我下面有个号称会读书的弟弟,他没有啊。”
贾赦的小厮挤过来,笑呵呵的报喜,“老爷,中了,咱们家三爷第二十八名。”
贾故当时就笑了,“整个榜单多少人啊?”
那小厮支支吾吾的,“有三十人。”
倒数第二
“中了就好,回去你可别给孩子脸色看,我等会打发人,把我的贺礼给他送去。合家吃一顿饭,也热闹热闹。”
贾赦虽然觉得儿子这名次太难以启齿,但是也知道,应天府的考试那是一千多人,能考个二十八已经了不得了。“不用你嘱咐,我晚上打发他给你磕头去。”
过年以来的第一件喜事,让史太君心里算是好受了一点。报喜的来的时候,史太君这个带着家里的女眷们说笑。
除了贾家的人,还有一些亲戚,比如说贾珠之妻李纨的两个堂妹,薛太太母女并薛太太的侄女,还有邢夫人的外甥女,也是坐了满满的一屋子人。
听到贾琮考了第二十八名,史太君先是让鸳鸯赏下一盒毛笔,四五部新书和几刀纸,又让王夫人开库房找料子给他做衣服,“他们男孩子要脸面,给他新裁了衣服,让他出门也光鲜体面。”
王夫人对这种事儿不会亲自去办,吩咐了一声,自然有人上赶着办事。
她妹妹薛太太看着她的表情也知道她不自在,强行替他们母子挽尊,“可怜宝玉,偏偏考前吃坏了肚子,要不然,这次也是帮上有名,贵府更是前程无限。”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