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6倒v(1/2)
76
没过几天, 贾家突然热闹了起来, 薛宝钗的堂弟堂妹, 邢夫人的弟弟一家,贾兰之母李纨的娘家婶子带着两个女儿, 一起来投奔贾家,在路上遇到了,一路北上,一起到了荣国府。
史太君一看这么多的女孩, 心里高兴的跟什么似的。比她还高兴的时候贾宝玉,看完这个看那个,觉得两只眼都不够用了。
自然这些人也一并在贾家住下来了。
林黛玉知道了王熙凤有了身孕,趁着最近天气晴朗, 路上也没了冰雪,坐着车抱着儿子来,先去给史太君请安,史太君看到信儿抱了一阵子,就跟她说“去你大舅舅的院子里去吧,走的之后直接走了,别再来我这里了,虽然是晴天, 到底是有冷风, 扑到了信哥儿不是玩的, 也不必在乎这些虚礼。”
又把探春惜春叫出来, 让她们陪着林黛玉一起去, 这两位来了,自然带着家里客居的小姐们一起,史太君的上房顿时站不下那么多人,一起出来,坐了车,去隔壁的院子。
林黛玉先去给邢夫人问好,邢夫人这几天天天被史太君挑刺,也不敢对着林黛玉白架子,知道这是老太太的心肝肉,除了宝玉和娘娘们,眼前这个是把其他人都比下去的,露骨的夸赞了一番信儿。林黛玉知道这个舅妈又开始左性了。
告辞了出来,一群人到了王熙凤的院子里,很多人都是第一次来,一进门吗,看到这个院子比平常的院子宽阔,屋子里的摆设也好,都知道王熙凤在这里日子过得滋润。
“我还说呢,今儿两只喜鹊叫,必有喜事,看看,这不是应在了你们身上,都是一群娇客,平儿,平儿,把咱们藏起来不给外人吃的茶拿出来,一人给她们端上一盏。”
说完一屋子的姑娘们笑的东倒西歪。平儿带着几个丫头进来,笑着说王熙凤,“就奶奶的事儿多,那茶藏的太深,让我找了半天呢。”
惜春听完一头滚到奶娘怀里,其他人也笑的肚疼。
巧姐也在,坐在坑上和信儿一起玩,看到信儿还坐不直,就问“这个弟弟为什么不会坐?”
林黛玉摸了摸她的包包头,“弟弟穿的厚,坐不住,等开了春脱了厚衣服,她就坐的住了。”
外边冷,不放心让孩子出去玩儿,一群人围着炕,王熙凤和林黛玉坐在炕上,中间放着两个孩子,薛宝钗的堂妹薛宝琴挨着林黛玉坐了,其他人都坐在椅子上,围城一圈,脚下放着火盆,屋子里温暖如春。林黛玉把信儿的衣服脱了几件,怕等会出门了他在冷了。
薛宝钗看了,就说“林妹妹如今操心的多了,当初是万事不管的。”
林黛玉就笑着“我不操心谁给我操心,还偏偏放心不小他,一时不在眼前,就想的慌。”
薛宝钗引着她说话,从孩子说到管家,眼看着两个人说的其他人都插不上话,惜春就说“宝姐姐和林姐姐也理我们一理,昨天收到林姐姐的拜帖,我和姐妹们说,林姐姐可是个才女,做的好诗,画的好画。我们昨日商量着今儿来结社的。”
说完推了一下贾探春,探春说“我们结了一个诗社,一起打发日子罢了。”
薛宝钗看着,知道没法按着自己的想法往下走了,就一起邀请林黛玉加入到她们的诗社中。
林黛玉说“我好久没看过书,生疏了不少,不如由我评论如何?”
其他人也纷纷同意。王熙凤不认得字就成了个粮草官儿,点心吃食茶水,吆喝着管够,其他人各展神通,闺中的日子过得惬意,中午吃了午饭,觉得还没做出几首诗词,太阳已经落下去不少了。
要不是有婆子说谷姑爷来接表姑奶奶并哥儿,林黛玉还想不起时间呢。
坐在马车上,谷云放弃了骑马,也跟着坐了上去,把儿子接过来,伸手摸摸他的小手,摸着不凉放心了不少。
“今儿都干嘛了?看着你挺高兴的。”
“跟姐妹们一块作诗来着,四爷来的时候,我们还连在联诗呢。”
谷云抱着儿子摇晃了几下,“咱们信儿学会了吗?”
信儿本来瞌睡着,被谷云一摇晃,也睡不着了,伸着两只就要抓谷云身上的配饰,抓着抓着,张开嘴用力的呼吸了几下。夫妻两个都能听见他用力的喘气声,这样呼吸了七八次,缓过来了,打了个瞌睡,闭上眼又想睡觉。
谷云和林黛玉互相看了一眼,林黛玉说“今儿这是第一次。”
“昨日没有。”
“对,昨日没有。”
谷云把儿子抱在怀里,“我特意招人打听了,信儿这样的,确实不严重。咱们慢慢的养着吧,慢慢的寻摸着好大夫。”
林黛玉点点头。
*
贾珹提着贾琮进门,一进屋子,贾琮连着打了几个喷嚏,贾珹对外边的人说“浓浓的熬一碗姜汤过来。”
“大哥哥我不喝姜汤。”
“那你别找死。”贾珹看着他穿的很薄,一层单衣一层棉袄,没有暖筒和围巾,也没有耳包,脸色冻的青紫,坐在院子里写字,一问才知道,这是在模拟科场环境。
“号房里可没有姜汤喝。”这小子还嘴硬。
“号房里也没这么冷。你是不是傻?你这样肯定冻病啊。”
“我同窗和我一样的打扮,都没有冻病。”
“人家是从小就那个样,你......想着把自己冻一冻,回头自己就耐冻了?”
“嗯。”
“麻溜的把姜汤喝了。”
看着贾琮吸溜着姜汤,贾珹就问他,“你怎么就这么想了,今年要是考不上明年再考,人家说三十少明经,你才多大,急什么?”
贾琮看了他一眼,“珹大哥哥,你不懂。”他把碗放下来,“叔父就你一个儿子,日后他的东西都是你的。又没有人跟你分家。我们老爷的,日后是琏儿哥哥的,荣国府是宝玉的,我可学不会跟环三哥那样哄宝玉去哄着琏儿哥哥,指望着他手指缝里漏出点东西让我吃饱。”
“看不出来,你还是有大志向的。”
“这算什么志向。珹大哥哥才是有大志向的,你是做大事的。我也不过是想这以后分家了不至于饿死。我听说我们家的六老太爷,这么一大把年纪,死了儿子孙子,还托着病躯去府里奉承呢。”
“那你也不能寒冬腊月的在风口吹啊,不管做什么都要循序渐进。这样吧,过完年,春寒料峭的时候,你再这么折腾。”
“珹大哥哥不许再笑我。”
“不笑你。”贾珹拉开抽屉,从自己书桌的抽屉里拿出一块砚台,“给你用,这是我前几日去棋盘街捡漏的。还没给伯父看,我用了一下,是个好砚台,花了我五十两银子,觉得应该没买亏吧。”
“大哥哥问问我们老爷不就知道了。”
“那你拿回去问问吧,反正是你的了。”
“算了,我还是留在你们家吧”贾琮的情绪瞬间悲伤了下来。“环儿喜欢翻我的东西,总是找我去玩儿,自从太太的娘家人来了之后,他们不敢去跟我琏二哥哥闹,天天缠着我。”
“缠着你干嘛?”
“喝酒呗,我们先生说了酒乃穿肠之物,说酿酒还费粮食。嗜酒,滥饮不是君子所为。”
贾珹觉得他们先生有股子酸气在。但是人家说的也不错,醉生梦死不是好事儿。贾珹拍着贾琮的肩膀,“听你们先生的。”
正说着,门外门槛边站着一个小男孩,正是贾楠,贾琮顺着贾珹的目光往外看,看到侄儿站在门口,笑着跑过去,“是不是跨不了门槛了,看你快成一个球了。”
“侄儿...穿的厚。”贾楠会为自己辩解了。
贾琮把他放在贾珹跟前“这是来干嘛的?不会自己溜达过来的吧。”
“我来...”咽了口口水“学字的。”
*
过了几天,贾琮兴高采烈的来到了侯府,找到贾珹,“大哥哥,好消息啊。”
说完哈哈大笑。
“发生了什么了?”贾珹在给贾楠说文解字,小东西很幸福的坐在父亲怀里,吃着东西,听着父亲讲解,不懂的时候只需要把小胖指头放在书本就行了。
“薛家的呆子,不知道为什么,让人打了,哈哈,也不知道是那一路英雄所为,真的是太对我胃口了。”
“不如我找个人教你功夫,你以后看他不顺眼也可以打他一顿出气。”
贾琮想了想,“也太好吧,这种事最好不要自己上手,会让人说不尊重的。”
“琮弟你不懂,你说那种是不重要的人,要是你恨极的人,别人打哪有自己来的痛快,你说是不是,动手是一回事,学会是另外一回事儿。”
“大哥哥说的极是,我明日,不,今日就先去学两招。”
说完匆匆出门找人去了,他在这府里的时日比较长,认识的人也多,谁有什么本事自己也清楚,所以,想通了之后自然知道该去找谁。
“爹爹,儿子也要学。”贾楠坐在贾珹怀里,抬着头,两只眼睛水水的,眨巴眨巴的看着父亲。
“等过几年你就可以学了,到时候,骨头长结实了,学什么都行。”
夏至从外边进来,“大爷,后院传话过来了,公主府的婆子来说齐驸马坠马了,大奶奶这会急着回公主府看望呢。夫人说让您带着姑娘们和小爷一块去看看。”
这是大事,贾珹抱着贾楠去了后院,齐静安一脸的泪水,婆子们正扶着她上马车,萱儿和芙蓉姐妹两个已经坐在车上了,贾珹一看母女三个都没换衣服,自己也不换了,把儿子放在马车上,去前院骑马,护送着他们往公主府那边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