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倒v(1/2)
72
贾珹来看望谷信的时候, 看到谷云整个人都很恍惚。“你也是, 要是在家里摆出这个样子, 表妹看了难受。”
谷云摆摆手,“信儿好多了, 我从昨夜开始守着,到了今天,我看他喘了一次也不严重了,加上他往日也不哭, 如今也是好吃好喝的,我就放心了不少。”
贾珹把药材放在桌子上“这也是好事儿,我觉得治病不如养病,好好的养着, 信儿不比别的孩子差到哪儿去。”
谷云恍惚的说“你说,我请假带着黛儿和信儿去姑苏扫墓怎么样?”
“你没事儿吧,往后天气越来越冷,你带着一个才几个月的孩子千里迢迢去扫墓......你怎么想的?”
“没事,既然暂时不能扫墓,我先去护国寺给我老丈人做一场法事。”
贾珹看他的样子似乎是中邪了。“云明,你真没事儿吧?信儿这事儿让你疯了?”
“胡说八道什么呢,就是昨儿黛儿梦见我岳父岳母了。早上哭了一场, 我觉得做一场法事, 感谢一下岳父岳母......”
“感谢什么?”贾珹觉得他真的疯了。
“感谢他们生了黛儿, 我不至于成了光棍, 这事儿我亲自去办, 我先陪着你去看看他们娘两,等会咱们去护国寺去。”
*
“可怜见得,”史太君抹了抹泪,对王熙凤说“过几日有螃蟹了,你把你妹妹请来,让她也松快一日。好好的哥儿,怎么就有了气疾呢,哎呀,果真是美中不足。”
王熙凤接过美人槌给史太君敲腿,“老太太,林妹夫有本事着呢,太医院里面的大人们,往他家去的勤快,这病啊,早晚能看好。”
“你说的是。”
史太君把玳瑁眼镜取下来,交给鸳鸯,把信收起来,“放在我那个镶嵌螺子的盒子里。”
门外一个婆子进来禀告,“老太太,贵妃派人来了,已经去拜见太太了。”
史太君听前半句还很高兴,后半句的时候脸色已经不好了。“知道了。”
王熙凤明白,老太太已经嫌弃起来贵妃了,数次唱反调,次次坏了家里的大事儿,不和老太太亲近,看来老太太也心凉了。
“和妃哪儿,你们有什么消息吗?”
“前几日我们老爷不是闪着腰了吗?贾候亲自来看望,带来的消息不是关于娘娘的,是关于九殿下的。”
“噢,他怎么说?你们怎么不早和我说啊?”
“我们老爷觉得不是大事也就没来跟您说,也怪我,不懂的也记不住,这不再过大半个月,就是先帝的冥寿了吗?太上皇动身去先帝陵了,带着九殿下,说是回来的时候,再去各个皇陵拜一拜,就是这个意思,叫什么谒陵,我也学不来老爷们的说法。”
“你不懂,”史太君长长的出口气,“皇子们跟着去拜祖宗本来就是露脸的事儿,加上咱们九皇子气度好,人也和气,早早的和大臣们想见,也早早的聚拢势力。虽然不是大事,但是每一件小事干好了,不必干大事差多少。”
郁闷了半天,到底是有了个好消息,史太君心情又开始好起来了。也不计较贵妃派人和王夫人接触了,和王熙凤说了半天话,打发她回去,自己也开始午睡了。
贵妃派人来,是为了要钱,王夫人不舍得自己的私房,公中也没多少钱,就找上了史太君。
“娘娘说,让家里送五万两银子,她有用。”
史太君撩了一下眼皮,“娘娘说干什么用了吗?”
王夫人心里半恼,眼中泪水已经下来了,“娘娘自从去了那见不得人的去处......”
“和妃难道不也在宫里,她入宫这么多年,生了两个儿子,也没往家里要一文钱,那五万两还是咱们塞给她的。不也是平平安安的过了这几年吗?”
王夫人听出了史太君心里的不满,接着哭诉“娘娘位高无子,宫里人就轻贱她,和妃纵然不如娘娘位份高,宫里的人谁敢得罪皇子。今儿宫里来人了,说给娘娘送的饭菜就是凉的,这种天气,娘娘哪能吃凉的。”说完又开始哭,“皇后娘娘那是正宫娘娘,没人敢慢待,四妃管着宫务,一心想要晋升,又觉得咱们贵妃拦路......老太太......”
“唉”史太君心里也难受,后宫倾轧,她也是听说过的,“鸳鸯,去,把我红木匣子里的银票拿来。”
鸳鸯捧着盒子出来,交给了王夫人。
“老婆子手里只有三万两了,你先送去,家里一年不如一年,等过年了,庄子上来送租子的时候,再给娘娘补上吧。”
王夫人管家,知道每年的租子也就一万多两,她还听说过,当年老太太让大老爷给了贾候十万两银子,贾候没要退了回来,这些年老太太吃吃喝喝花的都是家里的钱,也没机会动用私房,这会儿也不过是拿三万两打发自己罢了。
“儿媳妇先回去,晚上再来给老太太请安。”
史太君点点头,心里思索着,三万银子,贵妃应该能撑到过年,如今递牌子见宫妃,一来史太君年纪大了,步行在宫里走的慢,完全是浪费时间,二来宫里有两个娘娘,见了贵妃,怕和妃心里别扭,见了和妃,怕贵妃心里别扭,索性她不递牌子,让王夫人去见贵妃,王熙凤去见和妃,和妃哪儿不常见,每次都是说和妃养病不见,这边王熙凤没能见到人,那边忠武侯府也见不到人,史太君没多想。现在,看样子,老二媳妇是彻底笼络了贵妃了。也不知道贵妃境况如何,等过年大宴命妇的时候,再见机行事吧。
*
这边贾琏老老实实的在家伺候贾赦,心里七上八下,想着等过一阵子去找贾珍,把这件事掰扯开了才是。晚间回到自己院子里,只有平儿陪着大姐儿,两个人在灯下看花样子,贾琏左右找了,王熙凤不在家,脸就板着,“你们二奶奶呢,这么晚了,如何还不回来?”
平儿站起来给他换了衣服,“想必老太太哪儿还没睡呢,等老太太哪儿散了,人就回来了。”
院子里一阵响动,王熙凤一身疲累的进门,看见平儿就摆手,“把姐儿抱回她自己的屋里,好姑娘,妈妈明天和你说话,今儿实在是累狠了。”
平儿抱着大姐儿出去了,王熙凤没换衣服没去钗环,直接倒在了炕上。贾琏看着纳罕,“你怎么了?今儿可是发生大事儿了?”
“太太身边的金钏投井了,捞出来的时候,人都肿了,太太指派着让我找人填井呢。”
贾琏想了想,“金钏是太太的心腹,莫非知道了什么了不得的事儿,被人......”
“太太说她把宝玉带坏了。我听说了,前几日中午太太眯了会儿,宝玉去了太太的屋子里,两个人在太太榻前弄鬼呢,太太醒了一睁眼,气的三魂七魄挪了位置,宝玉扭头就跑,太太就赶了金钏出去,就半天功夫,这事儿很多人知道了,金钏的老子娘知道了骂了她一场,她就去投了井。”
贾琏看着灯光,“必不是如此,太太疼宝玉,顾忌着宝玉的名声也不会如此大张旗鼓的把金钏赶出去,只会把金钏给了宝玉,日后宝玉他媳妇进门了把金钏过了明路。”
王熙凤从榻上爬起来“二爷的是意思,宝玉是做了什么,但是太太在借这个由子故意把金钏赶出去的。”
贾琏点点头,看了几眼王熙凤,“你这几日哪儿也别去了,在家看着点大姐儿,我昨日去忠武侯府,他们家的萱儿还没大姐儿年纪大呢,穿着男孩子的衣服,落落大方的跟着珹兄弟见客,咱们姑娘,看到外客往丫鬟怀里躲,一副小家子气。”
王熙凤不跟他扯这些,老实的听了,心里想着,这几日就该远着那边些,现在别说是当初掌家奶奶的威风了,干的都是些别人挑剩下的活儿,呸,死过人的井让我找人填,埋汰谁呢。
*
太上皇带着孙子去谒陵,这种事和后宫妇人无关,所以,跟牛皮糖一样粘着太上皇的忠顺亲王觉得宫外天是蓝色,水是绿的,花是香的,毛毛虫都是可爱的,当然,这个季节不一定有毛毛虫。反正他的心情是愉快的,到御书房打了报告,皇帝看他这段时间辛苦,打发他出宫了。
出宫之后,他的新欢不见了。
忠顺王恨的几乎要操起兵器杀出去,门口来报,楚王世子来访。
楚王世子就是前一段时间倒霉的襄阳王。他襄阳王的爵位被夺了之后,还苦哈哈的蹲了很长时间的大狱,昨天刚被放出来,宗室里面,二十多岁的不管是嫡出还是庶出,不管是叔叔还是侄子,一听说他要出来,各自找了事儿干,装起忙人,避免和他见面。
就担心他重新拾起爱好,拉上谁去祸祸了。就说四驸马,被皇帝提到书房,在台阶上跪了三天,两条腿养了半个月,四公主还觉得他是活该。一起出去玩的卫若兰,现在还在病床上呢,好消息就是因为他差点没命,皇上饶了他一遭,坏消息就是皇上说了,既然病了,先在床上养一年吧。
渐渐康复的卫若兰在自己的床上禁足一年,家里没人同情他。
火冒三丈的忠顺王一看见堂弟,心想这小子怎么还笑得出来。
楚王世子非常高兴,大冷天的摇着一把白玉扇骨白绫扇面的折扇,刮了胡子,戴上金冠,绫罗绸缎上身,完全看不出来在监牢里反省了几个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