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5倒v(1/2)
65
送宝玉回去这件事, 势必会搅乱了贾赦的寿宴, 贾珹虽然早有预料, 但是真的看到了,觉得有点心酸。
荣国府里面正在宴饮, 别看贾赦和贾故是兄弟两个,但是真的比较起来,贾赦这边的客人数量和质量都没贾故那边好, 这边是一些亲戚本家和得脸的奴仆, 那边都是些朝中大臣,熙熙攘攘的坐了一院子,这边稀稀拉拉的坐了一院子。
贾宝玉一回家,所有人都围着贾宝玉转着, 史太君更是拉着宝玉的手,一边哭一边拍他,“你个实心眼的孩子, 你怎么就看不开呢。”
贾珹就怕贾家的人说了什么不好听的话,毕竟林黛玉已经出嫁,要是这边再转出什么风言风语,贾珹看了一眼贾宝玉, 再想想谷云那不肯吃亏的小心眼,觉得这几个人的下场都不会好。
“老太太, 不如请个大夫来, 宝玉止不住是被那些粗人们吓着了。”贾琏看着贾珹的脸色越来越黑, 赶快转移话题。
“是了, 是了,琏儿你去,请太医院的王太医,他是咱们家的惯用的,知道宝玉的弱症。”
下人抬来一张塌,让宝玉躺在上面,抬着回了园子里,贾珹看着这里没什么事儿了,就和贾政告别,“家父跟前没人侍奉,家里也离不开人,这就告辞了。”
贾政知道他们家今天比较忙,就让大管家赖大送他出去,贾珹转而去了贾赦的院子里,再给贾赦请安祝寿一次,他对搅扰了贾赦的寿宴抱有极大的愧疚。贾赦这回喝的有点晕,贾琏还不在跟前,贾琮人小,劝不得贾赦,无奈,贾珹哄着贾赦回去睡觉了,等贾赦睡下了,让贾琮守着他,自己才往外边走。
忙了一上午,连午饭也没吃,肚子里喝了一肚子的酒,贾珹就觉得有点上头,扶着额头摇晃了几下脑袋,眼前顿时清明了不少。赖大自己还要到荣国府各位主子跟前奉承,就把自己的儿子赖尚荣指派着跟着贾珹。
这赖尚荣也算是读过书的人,看着贾珹进了上房,心里想着上去巴结一番,等了一个多时辰才出来,开始的时候还不耐烦,这会儿看着贾珹出来了,立即围上来,“小侯爷,这边请,厨房里备了酒席,还请小侯爷稍微垫一垫。”
贾珹看着他眼生,加上林之孝站在一边,就问林之孝,“这位是?”
“这是大总管的长子,赖家的大爷。”林之孝说完,又弯腰回了一句,“赖大爷是自由身,不是我们府上的家生子。”
贾珹不禁看了赖尚荣一眼,嘴里还不停的客气,“原来不是家里的人,既然是客,就让下人招呼我吧,林管家,请了他去外边坐着喝酒。”
赖尚荣还想说话,贾珹身边的常随们挤开他,簇拥着贾珹出门了。
*
王太医捏着胡子,诊脉之后看了看宝玉的瞳孔和舌苔,就出去准备下药方,太医院的方子,向来是四平八稳,用药讲究,能一副药治好的病,太医院必定用三幅药,一是为了显得自己能耐,毕竟贵人们身体弱,有个毛病都当成大病来治,本就是上火,饿两顿就行了,非要吃药,那么,小病当成大病来治就成了太医之间不成文的规定。第二是为了求稳,贵人们大都体弱,常人能受的了的药力他们未必能受的住。
开了药方,贾宝玉喝了两天还不见好,贾家的本家旁支就推荐了许多大夫过来。
最靠谱的一个,给贾宝玉诊脉,同样下了药方,贾政一看,心里就不喜欢了“用的第一味药就是头胎紫河车。”
紫河车,还是头胎,贾赦和贾政兄弟两个互相看了一眼,贾政叹口气,“这如何是好?”
药方传到后院,王夫人看了,倒是不觉得的又什么不好的,“我记得,上次配的那个天王补心丹,其中一味药材就是紫河车,就这么用方子吧。”
史太君想了想,也不觉得有什么不好的,也点点头,“用这个方子吧。”
贾赦这个老纨绔当晚就跑到忠武侯府去,闹着要在侯府住一段日子。
“你这是怎么回事儿?”贾故把他安置在前院,看着他大热天的躲在帐子里不出来,站在帐子外边,“见鬼了?”
“别说别说,”贾赦的头从帐子里钻出来,“夜里不说鬼,你连这个都不知道。”
贾故拉过来一把大椅子,“你到底怎么了?”
贾赦想了想,觉得贾故到底是上过战场的人,身上的煞气重,能镇得住各方的妖魔鬼怪,就从帐子里出来,坐在床沿上,“宝玉今儿用的方子里,又一味药材叫做紫河车。”
“哦”贾故没听说过,想着跟人参当归差不多的。
“你不知道神是紫河车?”
“地上长的还是地下长的?没听说过。是比人参还难得的大补之物?”
“就是......就是胎盘。只这个东西有伤天和,话说上天有好生之德......”
“等等,只要取这个......的过程,不伤及无辜就行了,你怎么就......”
“这,吃这个......”老纨绔接受不了,两只手比划着,脸上也显出几分纠结。
“嗨,我跟你说,蛮夷和我们的区别是什么是他们茹毛饮血,他们把咱们当成肥羊,野蛮到掠夺边境的居民回去,把头盖骨做成碗或者酒器。他们的男人成年之后必须要靠自己猎杀一个人,不然不算是成年,野蛮又血腥。吃一些你没办法接受的东西,那不叫事儿。”
贾赦恶心的想吐。
“不说这些了,你要是怕了,我晚上和你一起住,你看如何?”
贾赦嘴上喊着“谁怕了,”表现的怂怂的,贾故就让管家派人往后院传话,直说了今儿在前院睡了,明儿直接从前院去上朝了。屋里闷热,把榻抬到院子里,在榻上的小桌上摆着酒菜,贾故有让厨房送了两大碗面过来,先吃了一碗面,再喝酒吃菜。
两个人对着饮酒的时候,也说些闲话,能说的也都是儿女之事,贾赦眉飞色舞的表示“这些孩子里面,最有出息的还是和妃和珹儿。”
*
“这些孩子里面,最有出息的还是宝玉和贵妃。”王夫人和妹妹薛太太在院子里面纳凉,王夫人的大丫鬟金钏端着被井水跑过的西瓜放在她们前面。
耳朵边是薛太太对自家太太的恭维,心里翻了个白眼,“这都晚上了,薛太太还不走,这里是老爷的后院,又不是你们薛家的后院,等会老爷回来了多不妥当。”但是转念一想,老爷好久不到太太的院子里,估计也碰不上。
用银签子剃掉西瓜籽,把去了瓜皮瓜籽的西瓜放在小碗里先捧给薛太太,又捧给了王夫人。
王夫人虽然高兴妹妹这么说,但是还是有几分忧心表现在脸上“宝玉还罢了,他和宝丫头的事儿我一直放在心上,只是娘娘哪儿,你也知道的,我这心里急的跟火烧一样。二丫头如今养下了两个皇子,宫里面独一份的,可是贵妃哪儿,至今没个动静。”
薛太太能出的主意还是老调调,“和妃如今养着两个皇子,必定力不从心,不如把其中一个抱给贵妃娘娘。”
“谁说不是呢,但是东院的大老爷偏偏是个混不吝的,每次老太太一提,他自个闹起来了。这也罢了,咱们管不上天家的事儿,我看着,和妃也未必愿意。”
薛太太转念一想,看了看跪着剃瓜籽的金钏,笑着说“金钏姑娘,你替我去跟我们家的丫头们说一声,说等会就回去了,让她们早点候着。”
金钏站起来,倒退了几步,出了院子。
薛太太就说“天家事儿自然是天家人说了算。这宫里,别管是太后皇上还是皇后,谁能不听太上皇的话,只要有人往太上皇耳边吹风,贵妃娘娘岂不是能早日得偿所愿。”
王夫人一想,“你是说,走走甄太妃的路子。”
薛太太点点头,摇着手里的团扇,此时星子布满天际,周围蝉声一片,王夫人的心一下子安静下来,“妹妹说的对,就是这个理儿,你说,九皇子和十一皇子,哪个更好一些?”
“要我说,自然是十一皇子,还小呢,不记事儿,自然谁养着听谁的话。”
王夫人心下深以为然,自己的宝玉不就是这样吗?有老太太护着,不管自己跟他说了多少遍上进的话儿,他都没听进去过。
“我所忧心的也就是十一皇子太小。怕不好养大。”
*
“我就担心十一皇子太小了,小孩子生一场病,就难养住。别的不说,琏儿的哥哥,不也是一场病没了。再说点不好的,八皇子也是一场病没了。”
贾故给贾赦倒了一杯酒,自己吱溜了一口,接着倒满,把杯子放在贾赦跟前,“多吃饭,多跑动,总能养大的。你看看珹儿,再看看萱儿和芙蓉,等楠哥再大点,我就拿着马鞭后面抽着,让他多跑动,多吃饭,我告诉你,这法子比吃药管用,我就是这么养大了珹儿。”
“这事儿说起来,也不是咱们家多想,还是宫里没有身份贵重的皇子压着,跟二十年前一样,先废太子亡故之后,凡是养了皇子的娘娘,谁不多想呢。”贾赦把酒喝了,“算起来,咱们家因为有两个皇子,比人快了一步......”
贾故警告他“小心或从口入,我再跟你说一遍,咱们家什么心思都没有,一心为国,报效朝廷。”
“我知道了,你要谨慎些,都听你的,听你的。”
*
“这件事儿,姐姐要听我的,”薛太太摇着团扇,“我们家这些年还往宫里送着用度,和甄太妃跟前还能搭上话,等过几日,姐姐去宫里给娘娘请安了,就跟娘娘说明白了,这个时候,必须给甄太妃低头,要好好的奉承着。不出太长时间,一个白白嫩嫩的皇子就到手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