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4倒v(1/2)
54
都说守孝是二十七个月, 到了中秋前后, 佟夫人张罗着给林黛玉除服, 又让家里的匠户,打了首饰, 让家里几个绣工好的仆妇,做了好衣服,带着林黛玉出门应酬。
男女婚配, 自然是一家有女百家求, 自带着林黛玉出门,问她姻缘的也有好几户,不说佟夫人这边看不看的上别人,只是人家一听说要把儿子过继出去, 先打了退堂鼓。
北静王那边,显得不死心,在九月里, 新任阁老刘大人家撒了不少帖子请了人来赏菊花,佟夫人念着刘阁老是个翰林出身,林姑老爷以前也是翰林院里的人物,这次去他们家赴宴的自然有同年或者同科家的夫人在, 多少是点香火情,带着林黛玉去见见, 到时候她出阁了, 也算是一两分的人脉。
没想到, 这次的来的人家非常多, 清流勋贵和宗室来了不少。
刘夫人请了大家到双廊桥上待着,这个时候,有点身份地位的夫人太太们,自然在廊桥里面,其他的小官家的夫人,就在湖的四周。
佟夫人看着人多,带着林黛玉找了一处略偏僻的地方坐了,邻桌坐的是齐静安的表姐,这位也是长公主家的孩子,怀里抱着一个小姑娘,特意找个僻静的角落哄孩子。
“怎么不见表妹来?”齐静安的表姐抱着孩子,小声问佟夫人。
“最近有了身子,太医嘱咐让歇着,不敢劳动她。”
“那感情好,明年夫人就抱上孙子了。”
“承您吉言。”
正说着,北静王妃和南安王妃携手进了廊桥,许多女眷站起来迎接这两位。一番见礼之后,北静王妃身边的一个嬷嬷来请黛玉。
“我们王妃前几日遇到了荣国府的太太,说起姑娘来,觉得特别亲切,想请姑娘去说说话。”
佟夫人站起来,“是该给王妃见礼。黛儿,舅妈带着你一起。”
北静王妃和北静王一样客气,说话都让人觉得如沐春风,让佟夫人觉得,果然什么锅就该配什么盖,自家的老爷是个不讲究的,自己也讲究不起来。人家王爷是个滴水不漏的,王妃也处处周到。
北静王妃坐的位置在廊桥的中间,这里坐的都是宗室太妃王妃们,再有就是这个重臣家的夫人,完全是看着男人的地位排的女人们的位置。
佟夫人挨着一个宗室的老太妃坐了,和众人开始说些闲话,倒是北静王妃,拉着林黛玉,问一些平日爱吃什么,爱玩什么?又看林黛玉胳膊上带了一对金镶玉的镯子,直说太素了。就要把自己手上的一只镯子给了黛玉当礼物。
这年头,女眷们见面,要是佟夫人这种年纪大的,给一个小姑娘礼物,如果是头上一支钗或者是一只镯子,意思是要两家结亲,这是一个口头结亲的信物。如果没结亲的意思,就要给成双成对的礼物,这是表礼。北静王妃年纪不大,就比黛玉大了几岁,拉着一个同龄人,要送一支贴身的物件当礼物,要么是替丈夫给信物,要么就是两个人关系足够好,亲亲密密的,就是单纯的送一个自己喜欢的东西给闺蜜或者是小姐妹。
这里面的弯弯绕绕佟夫人刚来京城的时候是两眼一抹黑,幸亏安阳大长公主那边的嬷嬷给她补了一套给小辈表礼的常识,要不然,不知道该闹出什么笑话来。
佟夫人深刻观察这那边,这个时候,看着北静王妃直接从胳膊上撸下来一只八宝镯子,眉头就拧起来,等到林黛玉推拒不了看过来的时候,笑着和王妃说“怎么能让王妃割爱,王妃看着金银锞子,不拘有什么只管赏她些就好。”
“这也没什么,只是因为上面有几颗宝石显得贵重了一点,我平时也不爱戴这个,白放着可惜了,给了妹妹也好。我一看妹妹就觉得有缘分,我也没读过几页书,就喜欢妹妹这种腹有诗书气自华的姑娘。”
佟夫人心想,谁是你妹妹,你一只破镯子恶心谁呢,要真是真心送镯子,就该是一对,摆出副大妇打赏二房的模样给谁看呢。嘴上还说“王妃太客气了,我们家这孩子,只喜欢些木头玉石,金镯子也不爱戴,今儿还是我说了几遍才挂上一副,您这个啊,留着赏其他人吧。”对于有几分暴脾气的佟夫人来说,这么平和的说话已经是忍着火气了,要不是顾忌这孩子的名声,她今天就要和这个王妃掰扯掰扯。
北静王妃知道再说下去就太刻意了,松了林黛玉的手,让她回佟夫人身边了,林黛玉一副七窍玲珑心,这会已经明白了几分,当下白了脸,就靠着佟夫人坐了,佟夫人心想今日不能再待下去了,还不如家去安慰一下孩子。
这边抬头看这四周,要找刘阁老的夫人告辞,却见刘阁老的大儿媳妇引着荣国府的女眷到了,打头来的是王夫人,带着两个女孩子,一个是史家侯爷的侄女湘云,两一个是庶女探春。佟夫人前几日刚看到她们,也认得这两个姑娘。
荣国府和京都的四位异姓王向来交好,到了廊桥里面,其他几家国公府也站起来迎了她们,王夫人先带着两个姑娘给宗室诸王妃请安,又给异姓王的王妃请安,佟夫人冷眼看着,北静王妃和其他三位异姓王王妃都给了贾探春和史湘云两个姑娘厚礼,都是成双成对的拿出来的,用托盘托着,在两个姑娘跟前过了一下,直接交给荣国府跟来的仆妇手里了。
王夫人和其他几家见过,刚坐下,就看到林黛玉来请安,这个地方,大家都看着,王夫人慈祥和蔼的请了她起来,温言和林黛玉说了几句话,看着佟夫人带着她走了。
佟夫人回家越想越觉得里面有能说道的地方,她这人有很难藏着话,老习惯,跑到儿媳妇齐静安哪儿去念叨念叨,但是,齐静安最近几天有点嗜睡,如今正睡的美美的,佟夫人只好把芙蓉抱到自己院子里,把姐妹两个放在一起,看着两个在榻上玩。
到了晚上贾故回家,佟夫人拉着他嘀咕了半晚上,过了两天的大朝会上,北静王就发现,贾故看着他眯着眼睛,表情平静。北静王一向是一个闲王人设,好人缘,与人为善,看到贾故看自己,含笑浅浅的点头,算是打招呼了,只是他人长得英俊,长身玉立,气度又好,怎么看就是一个才貌俱全的人物。贾故隔着好几家的灯笼和火把,看着这个人人称颂的闲话如此礼贤下士,拱手作揖,弯下腰去,算是还礼。
*
把发生过的事儿告诉了贾故的佟夫人放心了不少,她非常信任贾故,也笃定她在外边捅娄子了,贾故会给她收拾烂摊子。就好比刚到京城的时候,她没把史太君放在眼里,惹得最后贾故出面给贾赦贾政兄弟两个赔酒,就这样,也没回来骂自己出气。
放心了不少的佟夫人就照看着芙蓉,想着宫里九皇子如今也快一岁了,今年宫里,接连出生了两个公主,目前来说,膝下只有三个皇子的皇帝,还是更稀罕皇子一些。宫里的和妃虽然不如去年受宠,但是一应用度并没有受到怠慢,皇帝隔三差五的去披香殿坐坐,一个月,也有三五天能临幸到和妃。
加上最近一段时间,新任的内阁之一,刘阁老,特别会媚上,养了几个义女,都是才貌双全的人物,一口气献上六个,到了宫里,都是低等嫔妃,分散到了各处嫔妃的宫殿里,因为和妃哪里有个小皇子,直到如今,披香殿都没入住其他的嫔妃。不止是她的宫里,生过皇子的宫里都是独门独院。惹得许多人羡慕又嫉妒。
这次甘草去领披香殿的用度,回来了特意和和妃说:“奴婢看着,新进宫的哪个刘贵人,眉眼长得像皇后娘娘。”
主仆两个对视一眼,都打定主意猫在宫里,哪儿也不去,一心一意养着九皇子。
正所谓树欲静而风不止,宫里面资格老的嫔妃都不敢挑头,最近想要抱养一个公主的贾贵妃也老实了,倒是让刘阁老的几个干女儿一家独大起来。
四妃碰头核对宫中用度的时候,贤妃还抱怨了一句“山中无老虎,猴子称大王。”
话是这么说,没看懂皇帝意思前,谁也不敢挑头,就怕成了出头的椽子。
对于宫外的谷家来说,倒是有一件喜事,谷家的长子,谷二爷,外放了十二年后,终于调回了京城,品级不高,四品官,上朝的时候,站在文官队伍的后半部分。谷四爷特意出城去接,到了谷家门前,谷家的几个小爷出来接着,合家团聚了一日。
第二日,谷家的大姑奶奶和谷二奶奶就一起往宫里递牌子,皇后这次很干脆的见了,见了嫂子大姐,直接说,“我要出家去了。”
把她嫂子姐姐惊得不知道该怎么说。
皇后不管她们什么反应,就上表给皇帝请求废后,皇帝当即气的砸了书房。宫里的妃子们更是大气不敢冒了。
谁知道,刘阁老的那个长的像皇后的义女给皇帝出了一个主意。“出家人最讲慈悲了,臣妾听说,有那贫穷人家的孩子,养不活的,把孩子包裹了,放在寺庙门口,求和尚或者姑子们看在佛祖的份上救这孩子一命。”
皇帝听了,当即去了披香殿,当时和妃还不知道皇帝的打算,在披香殿里给九皇子喂辅食,九皇子正坐在榻上,张着小嘴,两只眼珠子盯着碗,眼巴巴的看着,小肚子鼓鼓的。看见亲爹进来了,撅着小屁股爬起来,每动一下,就能看到身上的肉肉跟着晃动,伸着两个胳膊求抱抱,整个人跟一个冬瓜一样,圆润胖乎。
皇帝一咬牙,转头出去了,到了贺美人的宫殿里,把三个月的小公主抱着,交给了内侍,内侍接过公主,把公主放在皇后宫门外边,小公主被冷风一吹,哇哇哇哇的哭起来,起初皇后还能忍着,过了半晌,宫门外没了哭声,嬷嬷们来报,孩子还在门外,皇后就让去查,谁家的孩子还给谁去。
贺美人闺女前脚被抱走,后脚就被赏了一个嫔位,家里的父兄更是赏赐无数。皇后宫里的嬷嬷把孩子送回来,她也不敢接着,伏在地上大哭,只求皇后救公主一命。
没办法,嬷嬷把孩子又抱回去了,虽然包的严实,毕竟在风口上吹了半天,小公主到了皇后跟前没一会就发热起来,皇后捏着佛珠,说了几声“孽缘啊孽缘。”
默许了小公主留在宫里,打发人招了太医和医女,小公主经过这一场折腾,半个月没好利索,整日哭的撕心裂肺,皇后的经书也念不下去了,守了她四五天,皇帝知道了大喜,就算是宫外谷家的人,也松了一口气。
经过这件事,和妃吓得抱住儿子,两三天夜里不敢闭眼,就怕一睡着,皇帝抱着九皇子扔到皇后宫门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