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启程(2/2)
董菀初赶紧伸手接过:“我自己来。”系上纱巾挡住口鼻,立刻感觉好多了,转头对萧恒感激一笑。
嘉恒帝满意地点头,不错,不但能挡住尘土,还能挡住妻子的美貌,一举两得,完美。
中午到不了城镇,只能找一片空旷些的树林停下来休息,吃点干粮。
董菀初让董怀承将马车上的食盒拿下来放到地上,拉出食盒底部特制的铁盒,里面已经预先放了石灰粉,加上水,立刻就沸腾了。再将铁盒推进去,食盒上很快冒出白烟。
十分钟后,打开食盒,里面的饭菜已经热气腾腾。
“原来这食盒是这么用的。妹妹,你真聪明。”董怀承惊叹道。妹妹的奇思妙想就是多,而且每一个都很实用。
董菀初会想到设计这个食盒也是因为被她发现了生石灰,她之前一直以为天齐朝没有石灰,因为天齐朝房屋底部的石墙用的是黏土。
这次新店装修的时候,她见石墙那里有好几条裂缝,怕下雨的时候进水,也怕有老鼠在里面打洞,便问装修师傅有什么材料可以修补一下。
谁知师傅第二天就拿来了一袋生石灰,然后熟练的用水溶解成熟石灰,三两下就把裂缝都补好了。
董菀初当时就纳闷了,既然有石灰,为什么不用来造房子呢?当她把疑问问出来的时候,师傅只说了两个字:太贵。用来建屋子成本太高。
董菀初是不太明白,天齐朝的石灰为什么会这么贵,难道是含有碳酸钙的岩石太少?反正不管怎么说,让她发现有生石灰后,自动加热食盒就这么诞生了。
嘉恒帝听见董怀承夸赞妻子,与有荣焉的抬起头,脸上的表情比夸他还要得意。
在一旁啃着干粮的一号闻着空气中的饭菜香,嘴里硬邦邦的饼子怎么也咽不下去。眼睛不受控制地往皇上那里瞄,正好瞧见皇上一脸得瑟地夹起一块红烧肉放进董大姑娘碗里。
人家哥哥夸妹妹,皇上您得瑟个什么劲?
正吃到一半,董菀初听到树林里传来窸窸窣窣的脚步声,放下碗筷,警惕地看向四周。
“怎么啦?”时刻注意着她的嘉恒帝也警觉起来。因为主仆契约的关系,妻子的五感比前世敏锐了许多。倒是他因为神兽血脉被封印,和常人无异。
“有人在靠近。”被树木遮住,董菀初看不清是什么人。但听脚步声,人数不少。
树林里有人不稀奇,因为老百姓不能走官道。如果官道边上有小路,他们可以走小路,如果没有小路,那就只能在林间穿梭。
只是听这慢慢围拢来的脚步声,他们好像被包围了。是土匪?劫匪?还是……不等董菀初再往下猜,就见几十上百个衣衫褴褛、面黄肌瘦的难民从树林中走出来。
这里离锦州只有半天的路程,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的难民?看他们的样子,应该已经走了不短的路程。
嘉恒帝的眉心皱成了川字,他没收到呈报灾情的奏折,这么多的难民是从哪里来的?但如果不是真的过不下去,谁会在年关里拖家带口、背井离乡?
不用问,一定是有地方官员隐瞒灾情不报。看着眼前一个个饿的只剩下一把骨头的孩子,嘉恒帝气得怒发冲冠。
董菀初也很同情这些难民,但人数太多,他们带的食物远不够分的。望着这些人眼中狼光,董菀初隐隐有点心慌。
想提醒一下身边的萧恒和董怀承,转眼却见到萧恒脸上怒不可遏的表情。心下奇怪,看见难民有这么恼火吗?
一号不动声色的站到皇上身后侧,举起手打了一个戒备的手势。为了不暴露皇上的身份,明面上的侍卫除了他以外只有两人。董怀承才只带了两个亲兵,就算加上隐在暗处的四人,也不足以对付几百个穷凶极恶的难民。
难民中为首几人的目光在四辆行李车上扫过,彼此对了一个眼神,包围圈逐渐缩小。
“停下,你们想干什么?”一号全身戒备,高声大喝。
体型高大的中年男人举起手中的木棍,目露凶光:“把东西和马留下。”
“你们是哪里人?”嘉恒帝沉声发问。
中年男人戒备地看过来,犹豫了一瞬后答道:“蜀州庆源县。”
嘉恒帝很快想起庆源县县令是谁,不是别人,正是锦州的上一任知府郑永鑫,因为受贿和包庇罪,被降职调任到蜀州庆源县任县令一职。
“为什么离开庆源县?”
“你问这么多干什么?快把食物拿出来。”难民中有人恶声恶气地大喊。
被他这样一喊,人群立刻骚动起来,包围圈进一步缩小。董怀承的亲卫见此情景,紧张地抽出佩刀。
中年男人见他们拔刀,大喝一声,举起棍子一马当先冲了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