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言情 > 权丞 > 第二三章:泼污水

第二三章:泼污水(2/2)

目录

生怕二姐看见眼泪多想,顾桐赶紧眨眼忍回去,就当什么也不知道,微笑大赞道:“好精致的点心!就算拿去送礼,也是上好的,我瞧着,比广信府糕饼铺子里卖的还要强些!”

顾二姐眼睛里顿时放出光来,笑吟吟道:“我小时候在帝都,典卖到大户人家,专门做绣花织布的事体,抽空自己跑去厨房学了些京城的点心,广信府还未必有卖呢。”

顾桐见她开心,更是真诚地拍腿赞美:“怪道这般精巧!……我瞧这三样蒸的细点都体面过人,再补买一份烤出来的桃仁酥饼,就是四色点心,只怕全玉山县,廪生收到的作保礼物,我们家这是头一份!”

二姐抿嘴自己乐了一回,道:“家里人人都在忙你的考试,衣裳袜子早就得了,我闲着没事,蒸些点心,也是心意。”

顾桐严肃道:“二姐何曾闲?日日瞧见你地里锄草、灶上做饭,抽空还要洗麻织布,有点空好生歇歇。身体一定要好,多积攒一些精力,才是最要紧的——我要带你去的广西梧州,路途两千多里,实在是遥远,万万不能禁不起辛苦。”

二姐依旧不急不忙,抿嘴笑道:“当年从帝都还乡,还三千多里呢……阿桐莫怕,二姐结实着呢。”

顿了顿,终于忍不住问:“考完道试就走?”

顾桐点头:“不管这次考得如何,一定要去梧州,师父有命,我必得遵从。”

二姐眼底满满的憧憬与欢喜,合拳道:“苍天在上,保佑我阿桐……”

顾桐放声大笑:“有二姐这般说小话,老天爷必给面子,保我考试顺利的!”

------------------------------------------------------

醉冰楼,是冰溪埠头西边的临水二层酒楼,玉山全县城最体面的酒楼,没有之一。

柳如意和周七不去看溪流远山的好景致,特特挑了一副临街的座头,面前是酥炸小肉鱼、火爆腰花、河蛤香葱鲜汤等等不当正餐的小菜,两个人四只眼睛,只滴溜溜瞧着对面小小饭铺子。

小铺子浅窄,一眼能看透,三个人占小桌子正在吃饭,桌上简单的每人一份肉丝炒米粉,三个人合鸡蛋清汤一份、韭菜炒香干一盘,正是乡里人到县城最喜欢的吃食,管饱又便宜。

顾桐和顾全都穿着拜客的长衫,却一点不介意吃这种价廉物美的小摊子,正一边互相核对今天的行程,一边大口吃炒米粉。

柳如意总是不太相信区区乡下人的办事能力,还在小声确认道:“你说他们的钱袋子、褡裢这些,肯定都已经空了?”

周七悄声道:“托了县衙门刑房都头,找本县最老手的泼皮下手,已经回报得手了。”

柳如意还是皱眉:“就是诬赖乡下人吃一顿霸王餐而已,管甚么用?”

周七规规矩矩又回答一遍:“若放在平时,只是钱丢了而已。这么小的事,并不会怎样,他们可以说略赊欠的。但如今,提学官已经入驻学道衙门,考棚里住着呢,广信府所有县都来我们这里考试,连府里都派了好些人来帮督学老爷办事,一旦店家叫嚷出来吃霸王餐,十有八九打板子停考一年,算是小惩大诫。”

柳如意再次确认道:“以往有过同样的事?”

周七再次肯定:“督学老爷按临时,读书人犯事就是这样的,轻的训斥几句、停考一年,重的就要打板子了,更厉害的,还有褫夺考试资格……那个极不常见,也不好安排事由。”

柳如意点头:“只消他今年考不成,就够了。”

两个人正等得无聊,忽见小饭铺子乱了。

裹着炒菜头巾的店家一嗓子嚷出来:“米粉、汤菜都吃过了,才说钱褡裢被偷了?……莫说你是读书相公就体面了,我店面虽小,却也不肯让你欺负!”

柳如意兴奋得“嘿”一声,击掌。

周七胸口胀鼓鼓着快意,低声笑道:“柳爷听,街那头安排了泼皮嚷嚷,不消一瞬,考棚那边就听见有童生吃霸王餐,欺压良民了!”

※※※※※※※※※※※※※※※※※※※※

1,关于“提督学政”这个职位,明清略有不同。

清代称“学政”或“学台”,明代早期是大略省长兼职,中后期开始专任,官方称呼是“提学道”。(《明史@选举志》)

所以,这一次决定秀才资格的考试,明代不叫院试,叫道试。

第一卷中多次提及院试,这是以讹传讹,习惯了网络流行的清代提法。

既然正式查了资料,就从这里改过来,之前就不一一调整了,抱歉。

2,关于道试之前的准考证流程,参见《明代科举图鉴》,龚笃清著。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