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意算盘(1/2)
提亲??
沈嫣想起洛天佑之前确是提过, 等沈家一在京城安顿下来, 他就要上门来提亲。她顿时霞飞双面,嗔怪地看了芬儿一眼, 羞道:“说什么呢,他与爹爹交好,上门拜访也不是什么稀罕事。”
芬儿掩嘴偷笑, 沈姗也听见了,笑道:“男大当婚女大当嫁,这是天经地义的大好事, 没什么好羞的, 咱们上前头瞧瞧去。”
沈嫣闹着矜持不愿去,沈姗又劝又拉费了好大一番工夫才将她给哄动, 姐妹俩手挽手欢欢喜喜往前头会客正厅去,快走到时沈姗拉了个下人问厅中情形, 那下人却道洛大爷已经走了。
二女顿觉奇怪, 按照父亲的性子, 这种好事当是会留人,不会这么快就让客人离去。
沈嫣笑容微凝,生出一种不好的预感,于是快步朝正厅去。
还没走到,就险些与快步而出的沈天元撞个正着。
“你这丫头,都要嫁人的年纪了怎还这般毛毛躁躁?”
沈天元似乎不太痛快, 竟数落起小女儿来。
沈嫣脱口问道:“爹爹, 佑哥哥呢?”
沈姗听到她这声称呼, 会心一笑。
“走了。”沈天元没好气道。
两个女儿异口同声:“为什么?”
沈天元来回瞪着这姐妹俩:“客人走就走了,有甚好问为何?”
沈嫣难掩失望:“他不是来提亲的么?”
“提什么亲!”沈天元更加的不痛快起来,老脸上的褶子愈发地深了:“姑娘家的怎么好说这些,人家就是来坐一坐,你都想去哪儿了!”
“噢——”沈嫣悻悻应了一声,然后就默不作声,揪着帕子站在一旁。
沈姗见妹子如此,知道她心里不好受,于是道:“嫣嫣,你先回房去,把方才我们打的花样补齐,我一会儿回去要看。”说罢,朝芬儿使了个眼色,芬儿会意,扶着沈嫣就往回走。
等沈嫣走后,沈姗就挽着沈天元在园子里慢慢走着,“爹爹,方才您可是拒了洛公子的提亲?”
沈姗虽不若沈嫣伶俐,但是也是聪慧,只是性子内敛,很少表露于外。沈天元知道两个女儿的脾性,于是也不瞒着,坦言道:“是的,为父替你妹妹给回绝了。”
“为什么?”沈姗不解,道:“先前您拒了陆世子,那是因为他已有婚约,不能委屈了嫣嫣给人做小。可这位洛公子,人品样貌无一不是上乘,如今又身份显赫,前途无量,最重要的是他待嫣嫣极好,而嫣嫣也是真心属意于他,可您却给拒了?女儿不明白,亦不认同。”
沈姗向来温顺,又有孝心,极少这般与父亲说话,更不曾公然忤逆过,可如今事关小妹的终身大事,她不忍心眼睁睁看着小妹与良配失之交臂,故而这般直言。
沈天元道:“你觉得那洛天佑是嫣嫣的良配?”
“难道不是么?”沈姗有些气恼,正欲再说,就听沈天元道:“若他还是过去那个锦衣卫,他来提亲,为父定当认同。可他如今是当今圣上的皇长子,虽与圣上相认,却还没认祖归宗。这身份尴尬,亦是危机重重,朝堂内外包括后宫,多少双眼睛都盯着,都是各怀鬼胎,有的想在他身上获利,更有把他视作眼中钉的。这样的人,你让为父怎么放心把嫣嫣许配给他?这背景着实太过复杂,嫁给他,就等同卷入这些权势之中,更有可能朝不保夕,今日看着风光,明日兴许就有性命之忧。换做你是为父,你会怎么做?”
沈姗毕竟是闺中女子,如何能想到这局势竟如此凶险,不由红了眼圈,“爹爹为咱们姐妹尽心竭虑,是女儿想得不够周全,误解了爹爹,方才还言语冲撞,是女儿不孝。”
沈天元叹了口气,“罢了罢了,你一心疼爱妹妹,姐妹同心,守望相助是为父最欣慰的,哪能怪你。不过你妹妹与那洛天佑用情已深,女儿大了留不住,只怕也不是为父想拒就拒得了。她也确是有眼光,那洛天佑抛开这身份,其他的皆挑不出错处,为父也很是欣赏。方才我也没有将话说死,只说她年纪尚小,要再多留两年。你回去好好开解开解她,留待来日再视情形而定。”
沈姗道:“是,女儿明白了。”
她正要告退,下人又来通报,说是谢家的人登门拜访,求见老爷。
父女俩相视一眼,这下轮到沈姗娇羞,低头抿嘴不欲教父亲看到她嘴角藏不住的笑意。
沈天元长叹一声,笑道:“才说着嫣嫣,这下你的婆家也上门来了,女大不中留啊,你们都大了,眼看着一个个都要嫁人了。”
沈姗一脸羞涩,娇嗔:“爹爹——”
沈天元摆摆手,笑呵呵地要她先回住处去,他独自往正厅待客。
这种事自然不好有沈姗在场,她虽想见谢濯,却也明白父亲的用心,此刻她既欣喜又忐忑,同时又要想着该如何回去与沈嫣说父亲的苦心,于是匆匆回了闺阁。
沈家正厅,谢同父子携带厚礼在那等候,见着沈天元到,双双站起。
“恭喜表哥贺喜表哥,表哥高升!小弟特来道贺。”谢同开口就是满嘴好话,沈天元乐呵呵地让他父子不要客气,招呼下人换上好茶招呼。
谢同一屁股坐下,眉飞色舞,“表哥,您这回可是双喜临门,福从天降,不但得了圣上重用,更攀了一门好亲事啊!”
这话沈天元听不懂,纳闷道:“哪来的双喜?”
谢同道:“听闻圣上万寿节才认回的皇长子正是您的乘龙快婿,濯儿曾有幸见过一面,确实人品贵胄,人中龙凤,表哥当真好福气啊!得此贵婿,您在仕途上定当飞黄腾达,前途无量!”
沈天元变了脸色:“我两个女儿都尚未婚配,何来贵婿之说!不实之言,切莫妄传!”
谢家父子互相看了一眼,谢濯使了个眼色,示意父亲闭嘴,他对沈天元拱手躬身行了一礼,“大伯父,在青州时承蒙您照应,才有小侄今日。日前因昭仪娘娘在宫中产期提前,事发突然,小侄连夜赶回也来不及与您知会,还望大伯父海涵莫怪。”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