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言情 > 当曹丕迷妹穿越成曹丕皇后 > 大魏智囊

大魏智囊(1/2)

目录

造型憨态可掬的铜制小香炉放在案角,徐徐喷吐出沁人心脾的雾氛,一只苍白修长的手出现在了书案上。先是把曹丕袖边一只精雕细刻的黄木镇纸挪到旁边,尔后又挪过砚台,两只灵巧的手指捏住墨锭,一圈一圈的磨起了墨。曹丕从眼角随意的扫了一眼,就见那砚台里的墨汁又黑又亮,宛如佳人秀发柔顺的落淌在砚中。他又低下了头,下意识咬住手中毛笔的尾部,对着桌上的竹简沉思。耳边传来墨锭搅动墨汁发出的轻微响动。忽地不响了,顿了顿又继续响起来,忽地又不响了。曹丕斜了一眼,正捕捉到郭照垂了头在打瞌睡。鼻尖马上就要泡进砚台里。他眼疾手快的提住她的后衣领,可总算没让她一头栽进自己好不容易才磨好的墨里。郭照猛地一个激灵,抬起头来迷茫的望着他,停了半晌方问:“二公子,你的诗作成了?”

郭照的鼻尖到底还是蹭上了一点墨汁,瞧着像个花鼻子小狗。曹丕心里想笑,但是脸上毕竟还是没有展现出来。他冲着笺纸扬了扬下巴道:“你是仆役,我写成没写成,你竟不知?”郭照叹了口气,抬手揉揉眼睛:“昨晚二公子提的问题太多了,我给公子讲完,睡得太晚。今日着实犯困。”曹丕不以为然道:“我也是那个时辰才睡下的,我怎么就不觉得困?”郭照无精打采的看了他一眼,慢吞吞的举起一只手比了个大拇指道:“您是电您是光,您站在万人中央。”曹丕撇了撇嘴,起身拿走了自己刚写好的诗:“又说我听不懂的话了。”

郭照连忙起身跟在曹丕身后,帮他把刚写好的诗同早前的其他作品归类整理到一起。曹丕回到了书案前,开始读一本叫做《春秋三传异同说》的著作。郭照在他身旁的垫子上跪坐下,一边整理那些竹简一边叹道:“其实公子何必这么劳累呢,我昨日已经告诉过你,这些诗里没有一首能传到我那个时代。写了也是白写,公子又何必要劳心费神。”曹丕没有看她,而是拿过放在砚台上的毛笔,一边小心翼翼的给手中那卷书做批注类标记,一边淡淡的说:“你难道没听说过‘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若是按你说的,我干脆十六岁之前就不要作诗,反正十六岁之前的诗都传不下去——”(郭照插言:“这是事实,真的没有传下去。”)“可若是没有从前的积淀,我又如何能在十六岁时写下那首传下去了的诗?”他放下毛笔,回头去看郭照。眼神依旧是静静地没什么情绪:“生于当世,本非我能左右。如今这个世道,天灾人祸不断,人人都是朝不保夕。没有谁能保证自己可以活到寿终正寝。可你从前对我说过,本朝又是个英雄辈出的时代。既如此,为何不尽力在活着的时候多留下一点儿印记?”他复又低下头拿起笔,在竹简上写下字迹。口中轻声道:“且生且乐,且乐且歌。人命脆弱。生而在世,还应当学会‘不虚度’三字才是。”说着这话,他看也不看的伸出一条腿,把放着红旺旺炭盆的矮架推到离郭照近一些的地方。

郭照不说话了。窗外在下冬日里的又一场雪,雪光把屋子映照的亮亮堂堂。她借着雪光欣赏曹丕美好的下颌线,决定暂时替他忘记“散佚”这两个字。垂下头看了看炭盆里灰红的火炭,她微微弯了弯嘴角,继续整理那些写着诗歌的竹简。曹丕忽然又开口道:“你好好帮我整理这些诗,今日父亲要请荀令君过府。你听话,我便让你随我到席上去。”

郭照惊喜的抬起了头。

距离曹操从徐州班师回都已经过去数日。近来天气寒冷,许都百姓大抵都是躲在家中尽力熬过这酷寒严冬。司空府作为整个许都实际上的政治中心,倒是整日里依旧门庭若市。只可惜郭照身为一个普通的曹家仆役,并没有资格到前厅去瞻仰一下诸位三国英雄人物的金面。对此她可谓是捶胸顿足不能食,望穿秋水心茫然。可每每回头看看那边岿然不动如老僧入定般的曹丕,郭照就会忍不住把那句滑到喉咙口的“二公子能不能带我去见见世面”咽回肚子里。她总觉得把这些事儿拿出来求曹丕也怪不好意思的,人家到底也有自己的事情要做。没成想今日曹丕竟主动提出来。郭照心里可谓是乐开了花。对着这位善解人意的二公子双手合十拜了一拜,郭照真心诚意的说:“公子您真是神仙在世,菩萨下凡。如此厚爱小女子,小女子竟不知如何报答了。”曹丕抬眼看了看她那两只一本正经并拢在一起的手,扑哧一声笑了出来。

申时日晡,曹丕让郭照去给他取一身合适的衣服来穿。郭照给他送了衣服就退出内间,隔着门不无疑惑的问:“公子啊,这么早就要过去的吗?”门内人影闪动,是曹丕在系腰带。那边旋即传来无可奈何的声音:“你真当我是要带你去赴阿翁的宴?荀令君今日来府中同阿翁议事,阿翁十有八九是要留他用饭。我这会儿不过是恰好要过去给阿翁请个安,顺便带上你而已·······”他“咯吱”一声打开了门,站在门内对郭照打了个手势:“——并非要让你去令君面前现眼。”

“我怎么现眼了我?喂?我怎么现眼了我?”

“我说你是现眼你就是现眼,如此愚钝的女子,你那副样子还是只叫我一个人看看好了,可千万别让别人发现,不然·······旁人定要奇怪我怎么选了这么个蠢笨的贴身仆役。”

“·······二公子,今天晚上别再想着让我讲故事了,再见!”

曹操在司空府有个单独的院子,是原先丁夫人住的那个。自从丁夫人走后,这院子便空了下来。曹操于是让人把书房搬到这里。当他不想去任何一个老婆那儿时,人们就会发现他坐在书房里手拿一卷竹简。院子的正厅成了他接待来访者的会客室,每日都被这个时代的大人物们踩上百八十来遍。曹丕带着郭照走进这个院子里时,适逢午后,冬日里病恹恹的太阳困倦的躲在云后,给廊檐下留下一小片阴影。一些侍卫一眼不眨的站在院子四周,摆出一副随时准备上战场的警觉样子。郭照跟在曹丕身后,低眉顺眼的垂着头,还未走到房门边,就已经听到里面传来一阵爽快的大笑。曹丕的嘴角微微弯了一弯,毕恭毕敬的跨进门槛对着前方施礼道:“父亲大人,孩儿来给您请安。”说完这话他又微微一抬头,对着前方的其他两个男人敬道:“见过荀令君、郭祭酒。”

曹操笑了起来,摆手示意儿子不用这么拘谨。曹丕直起身子刚一走上前,郭嘉便略带戏谑的笑道:“公达,你看看,谁让你躲在暗处,丕公子根本看不到你。”他回头冲着里面一位年纪稍长的男子开了个玩笑。曹丕连忙一本正经的行礼道:“荀军师!”那位男子起身回礼,好脾气的点点头:“丕公子近来可好?”曹丕笑道:“多谢荀军师挂怀,丕近来尚好。”这被称作公达的男子生就一副稳重端正的面貌,气质沉静,一看就是个智慧超群的智囊型人物。同他那位比他年轻许多的叔父坐在一起,瞧着倒更像是做长辈的那个。曹操在堂上捻须而笑,示意曹丕到下首坐下。郭照连忙跟着曹丕一溜烟小跑到那张几前。就见离曹操最近的那位美男子已然面向曹操,彬彬有礼的说起话来。这美男子生的面白有须,清秀通雅。从头到脚从言到貌无一不带出一种谦谦君子的风度来。郭照偷眼看了看他,直觉此人的气质之清隽相貌之英俊,堪称行走的大魏广告牌。她忍不住看了看美男子身边那笑眯眯一边饮酒一边倾听的郭嘉,和堂上正全神贯注同美男子交谈的曹操,在心里感叹道:“整个曹魏阵营里,能够引人注目到这份儿上的,恐怕也就是荀彧荀令君了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