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外三《细听多是少年情》(1/2)
燕帝一早便发现他那小儿子跟楚家那混账小子不太对劲。
也说不上是什么时候开始的。
小的那个不争气,打十岁上就围前围后的黏着人家转, 狐狸崽子没见过世面, 出一回山,遇见头狼崽子, 乍一眼觉得人家跟自己像, 就一头扎进人家怀里拉都拉不出来。
大的那个态度也很奇怪, 从前当着自己的面都藏不住那三分敷衍,现在自己看人的眼睛带钩子不算, 别人多看小的一眼都不让。
霸道归霸道,却也比他老子行事痛快些。
这一出颠鸾倒凤的戏码自然不合常理,但燕帝没觉得有什么不对。大燕金尊玉贵的太子, 未来的君王, 想玩个人都搞不到手,这才不应当。
只是这玩儿的态度未免认真了点。
上兴日太一楼里那一场责骂, 太子骇得几个月在他面前不敢抬头, 节庆大宴群臣, 当着自己和文武百官的面,居然还有胆量跟楚家那小子眉来眼去地缠在一起。
递酒时摸摸手;喝过的杯子重斟了酒,赏给另一个;眼波含笑,随风来去, 都是些少年人喜欢的勾当。举手投足透着甜腻, 还当别人看不出来。
到了午夜宴散, 百官离宫, 楚家那个混小子更是一记披风挡着两个人, 把他小儿子拐到没人的宫墙角落里狎昵亲热个没完——这是忍了一晚上,连回府都等不及。不过平素那么机敏的人,影卫悄没声看了他们一刻都没发现,可见真动了心。
燕帝前半辈子桃花满身,更浪荡的时候也不是没有,只可惜他儿子没学到他半点游刃有余,心上人要一分给十分,旁人讨要点丝儿都不给,惯那小子毛病!
燕帝思索了整晚,到底忍不住把小儿子宣进宫里来提点。
偏小的那个胆怯,自觉做了坏事,吓得囫囵话都说不了几句。燕帝还不打算把这事儿摊到面上谈,只得放他回去,换一个来。
大的倒浑身是胆,人跪着,但从眼神到姿态半点不屈。
燕帝说:“听说你在府里日夜陪侍太子,难得一片忠心。”
他答:“身为太子臣仆,自当鞍前马后,时时尽心效力。”
燕帝说:“既常伴太子身边,太子内务也当提点提点,东宫至今无人得幸,于国不利,非长久之事。”
他答:“太子日日为国忧心,殚精竭虑,少有一夕安眠,臣实不忍心太子劳苦。”
燕帝说:“论起来你也到了该成家的年纪,你父亲不在,朕也算你的长辈,总不好一直耽误着你,若有中意的只管说出来,若是没有,朕便为你做主。”
他答:“臣早已立誓,此生以国为家,常随太子,朝夕相伴,心愿即足,无需儿女私情。”
只差把“我偏要赖上太子一辈子”说出口!
燕帝与他目光交对,一切尽在不言。他不躲不惧,这是笃定了自己一时半刻不能杀他。
燕帝冷笑,让他退下。到底还是生嫩些,杀不了,也有的是法子折磨他。
当天便下诏让太子进宫,白日里带着教导政务,入夜了带回寝宫安置。宫中影卫多调来三波,昼夜轮值。楚家那小子偷摸着往宫里闯无需管,他不发话,太子一根头发丝他都看不着。
如是十来天,太子也愁瘦了一圈。毕竟是捧在手心里宠了十几年的,对着他到底狠不透心。燕帝一道旨下,起驾京郊行宫。
太子府护卫也来了数百名,乌泱泱跪了一片,太子伸着头看了半天,找不到人。
燕帝给楚家那小子下了一道令,命他镇守东宫。
正是京中好颜色,数百里官道花卉锦簇,流水都透着几缕芬芳。燕帝好些年没有踏春出游的闲情,有意好好观赏一番,偏小儿子总丧着张脸趴在车窗边,跟被人拐走的小崽子似的,巴巴地到处寻出路,叫人看得心烦。
燕帝不理他,叫来乐官吹吹唱唱伴侍一路。
到了行宫小儿子就想偷摸打溜,被他拉住了,下了一晚上的棋。小儿子心不在焉,屡战屡败,败到后来,自己也知道难为情。
燕帝捏着一枚黑子给他喂棋:“好好看,父皇这是在教你。”
行宫里常年冷清,难得见一回御驾,内官们恨不能把压箱底的玩意儿都献出来。旁的也罢了,养在后院七八年的杂戏班子倒比正经宫里带出来的还好看点。
其中有个挑着马尾的红衣少年,模样最为出挑,乍一看,跟三四年前来的赫齐那小子有几分像,被□□过得嗓子说话也动听,太子毕竟还小,几天下来就被笼络了去,脸上终于有了点笑模样。
燕帝很满意,又调了影卫的班,太子的人还是得牢牢看住,但影儿倒是可以放一放,一日里露出够看三五眼的空隙,瞧得见摸不着,且叫外头那个心乱心慌。
他一住就是七八天,没有要走的意思。行宫后头有个猎场,这天天气好,便带着太子和他那个新伴儿去活动活动。
影卫在猎场外把楚家那小子拿住了,燕帝知道他的本事,跟了这么久都没人发现,他要不想露面,别人拿不住他。这是忍不了了,故意求个相见。
正是蜜里调油的时候,又生在这藏掖不住的年纪,小一月见不着,偶得一眼,却见到朝思暮想的人对别人笑闹得欢。
换做燕帝自己未必稳得住,不过这小子来的还是比预想中早了几天。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