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15 章(2/2)
“我们胜了——”
“看见了吗——”
“看见了吗——”
山间回荡着她满含喜悦激动的声音,喊完后,她静默片刻,转头对周瑜笑道:“他说他看见了,公瑾兄这一仗打得漂亮!”
周瑜低垂眉眼,嘴角微微扬起,似慨然似伤怀地笑叹一声,复又转身望向日暮江景,良久不语。
*
三日后,孙刘联军抵达油江口立营,与南郡治所江陵城隔江对峙。
斥候陆续传来消息,曹操虽已率军北还许昌,但留下了一批得力干将驻守,征南将军曹仁守江陵,横野将军徐晃守樊城,折冲将军乐进守襄阳,奋威将军满宠守当阳,刘表降将文聘驻江夏北部,牢牢把守着长江以北的荆襄重镇。
荆州七郡中,北部的南阳郡人口最多,且早在官渡之战前就已被曹操占据,东边的江夏郡南部也在去年被吴军控制,南部的长沙、武陵、零陵、桂阳四郡较为偏远,太守皆是刘表旧部,实力不强,只要切断四郡和曹操的联系,攻取难度不大。而南郡横跨长江两岸,把握着入蜀通道,战略价值最大,也最难攻取,是以周瑜接下来的目标必然是南郡。
经过商讨,联军很快定好战略部署,周瑜率领吴军攻打南郡,刘备代刘琦南下收复荆南四郡,关羽率所部水军入汉水,阻截曹仁的援军。
江陵城内粮草充足,城高池深,加上攻城战向来是十倍围之,五倍攻之,眼下吴军兵力只能说与江陵守军旗鼓相当,毫无意外,后面的战役只会比赤壁水战更加艰难。周瑜心知难以强攻,只有形成包围,让江陵变成孤城一座,等曹仁粮草断绝,援军无望时,只能弃城而逃。
于是周瑜先遣甘宁径取江陵上游的夷陵,甘宁率领手下数百兵,一举占得夷陵,加上新得兵员,仅满千人。而曹仁即刻派出五六千人围攻甘宁,曹军在城外建起高楼,抛石如雨,飞箭如蝗,猛攻数日,吴军渐渐不敌,士众皆恐惧,唯有甘宁谈笑如旧,一面指挥部下继续抵御,一面暗中遣人向周瑜求援。
接到甘宁求援信后,周瑜立马召集众将急议,吕蒙当即支持派兵救援夷陵。程普却皱眉表达了反对意见,“我军兵少不足分,若要救夷陵,至少得分兵万余,倘若曹仁率大军来攻我军大营,如何守得住?”
“夷陵与江陵互为犄角之援,兴霸出其不意占得夷陵,此番若弃,曹仁必派重兵把守,以后想要再夺取就难了。”
“不若趁曹仁五六千兵马被牵制在夷陵之际,我军全力进攻江陵,纵然无法迅速攻克,也能解夷陵之围。”
“曹仁并非庸将,他知我军兵少,难以强攻江陵,围魏救赵之法必然行不通。”
诸将莫衷一是,最后还是周瑜深思沉吟后拍板定案,“夷陵不可失,何人愿前往救援?”
话音一落,大帐内忽然陷入沉默。
甘宁原是黄祖旧将,性情又粗野凶狠,除了周瑜与吕蒙,其他吴将都不喜与他交往,此刻自然也不大乐意冒险出头去救他。
吕蒙环视一圈,微叹口气,正欲出列,却不想凌统竟然抢先一步站出来,向周瑜抱拳道:“末将愿往。”
众将惊讶的目光瞬间聚集在凌统身上,而他眼眸低垂,双唇紧抿,脸上瞧不出丝毫情绪。
周瑜静静看他片刻,摇了摇头,向众人高声道:“我亲自领兵前去。”
凌统以为周瑜误解他想公报私仇,霍然抬眸,“大都督!”
吕蒙连忙站出来,“蒙愿随大都督同行,解围释急,势亦不久。”他看了身旁凌统一眼,复又笑看向周瑜,抱拳建议道:“可留公绩守营,蒙保公绩能守十日。”
凌统与甘宁有杀父之仇,为以防万一,最好不令同行赴救,而留守大营反而最合适,凌统越是想证明自己,便越会奋力死守。
周瑜微笑点了点头,转眸看向凌统,“公绩意下如何?”
凌统神情肃然,俯首抱拳,郑重道:“末将愿以性命担保,十日之内万无一失!”
“好!”周瑜拊掌一笑,“子明随我进军夷陵,十日之内,必定凯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