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言情 > 谁念西风独自凉 > 第十一章 溪云初起日沉阁①(一)

第十一章 溪云初起日沉阁①(一)(2/2)

目录

酒过半巡,顾女奉说着说着,突然伏倒在桌边,低声抽泣起来。

周男奉饮尽杯中酒液,轻手抚上顾女奉肩头,低语道,“晨月,别难过,一切都会过去。”

除了如此无力的劝慰,究竟还能说些什么。

可惜他的安慰,反倒勾起顾女奉心中难掩的愧疚,那份隐藏了十多年的歉意。

“对不住,对不住,若非为了我……你也不会沦落到皇宫里,是我的错,都怨我。”

周男奉怔怔地望着天际的明月,“这是我心甘情愿的,与你无关。你莫要放在心上,如今你即将出宫,就别老记挂着天曌城里的人和事儿。若有个好人家就嫁了,安安心心地过日子。”

顾女奉抬首,眼泪肆无忌惮,“想你要在天曌城,孤独终老,我怎么能安心地过日子?当初,你怎么就那么傻,你难道不知道进了这座皇城,便再也出不去了。”

周男奉苦笑道,“我当然知道。可是……为了你,……我是甘愿的。”

顾女奉猛地扑进他怀中,嚎啕大哭。

从点滴话语中,黎婉若似是听出些端倪。虽不知当初是谁强行分开了他们,但也能料想的到,那时是个怎样肝肠寸断的情景。

黎婉若起身,缓缓步出翠亭。

此时此景,他们需要的只是一点独处的时间,用以斩断过去的牵连,告别今时的苦痛。

踏着虚浮的脚步,走在阴暗空寂的长街,这里埋葬过无数的凄凉与秘密。而另一边灯火辉煌,欢天喜地,哪知此地伤心人伤心苦。

回到晨辉阁,里头空旷无声,高高的殿宇,冰冷的砖墙,无声地控诉着世世代代传流下来的悲凉。

黎婉若在廊殿点了一盏宫灯,巡视一番殿阁。查无异样后,便回到自己屋中,点燃桌头烛火。

才一转身,却见窗台边的小几上摆放着一只精美食盒。走近,伸手打开盒盖,只见食盒中是各种香气扑鼻,制作考究的圆饼。

黎婉若顺手拿起一块,放在鼻尖嗅了嗅,是自己最爱的桂花味。

食盒下压着一张便笺,露出一角。她抽出便笺,纸张轻薄芬芳,边角烫着皇家金印。

上头书写着,“我已将心付明月,明月莫要照沟渠②。小十。”

黎婉若不禁扑哧一笑,见他所书篆体,形体优美,优雅俊秀,却偏偏写了寓意玩味的诗句来,还取了个小十的雅号,倒是别有一番风趣。

没想到这么一搅和,原本抑郁的心情被冲散不少,忍不住翻出元宵私藏的凤来仙,捧着食盒在院中的银杏树下,舒舒服服地躺了下来。

举头明月,低头美酒,配着皇家御赐的圆饼,果然没有辜负这良辰美景。

不知不觉数杯下肚,神色有些醉意昏沉,举着杯对着明月,不由低吟道,“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醒时相交欢,醉后各分散。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③

说罢,一杯饮尽,哧哧傻笑。

俯身注酒,却突然听到熟悉的嗓音在院中响起,不禁喜笑颜开。

“对影已成三人,我来岂不是多余?”

***********************************

(1)唐代诗人许浑【咸阳城东楼】

(2)原句:我本将心向明月,奈何明月照沟渠。最早出自【清诗纪事】扫叶录

(3)唐代诗人李白【月下独酌】

作者闲话: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