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言情 > 重生之一路顺遂 > 同窗之谊

同窗之谊(1/2)

目录

姜宁本想拐道去一趟小河村,看看姜妍的病如何了,他们有没有搬回刘家,但身边还跟着两个男子,终归不太方便,所幸之后出来的机会也多,便直接回了陆家村。

冯子都虽然圆滚滚的身材,但背着个大背篓走了这十几里路,依旧健步如飞,脸不红气不喘,还能时不时讲几个笑话。

看来这书院的弟子也并非都是些文弱书生。

“还有多远啊?”

反倒是那个瘦高,面黑的马利,前半程还勉强跟得上,走到后来已经腿软无力,非得冯子都拽着才能继续往前。

“我说马利啊,你怎的连个女娃娃都比不过,这才走了多久,你就成了软脚虾?”

“我能跟你比吗,成日里上窜下跳,跟个泼猴似的。”

冯子都狠劲扒了扒粘在自己身上的马利,没扒拉下来,气急败坏的道,“就你坐的住,上次怎么没把你砸死!”

“提起这事,你就不惭愧吗?要不是替你写文章,我能那个时辰还待在学堂吗?”

“那,上次呢,要不是我你早被人打死了,你就这么对待你的恩人?”

……

听俩人斗了半路的嘴,姜宁也笑了半路。

她也已经很久没有这般轻松玩笑过了。

“前面就是了,上山路不好走,冯二哥把筐子给我,好好扶着马大哥吧?”

冯子都摆了摆手,伸手掐了一把马利。

那高瘦的青年仿似立马来了精神,整了整身上的衣冠,还伸手从筐子里拿了一袋子小米扛在肩上。

瞧着姜宁惊讶的模样,冯子都开口解释道,“他一向这样,爱在景深面前充胖子!”

……

“这就是你们住的地方?”

冯子都看着眼前的小茅草屋,破败不堪,简直就不该是人住的。

连个挡风的门都没有,扎了个篱笆勉强凑合着,屋顶的茅草用的还是新鲜的杂草,轻飘飘的悬挂着,仿若一阵大风就能将整个屋子连根拔起,吹到天上去。

“这哪里像住人的,根本就是个避雨的……,呜……”

冯子都立马上前捂住了马利的嘴。

姜宁忘记了陆景深如今不过十五岁,正是自尊自傲的时候,肯定不愿意同窗的好友看到自家破落的样子。

她带来的这俩人,看着家境都不错,是以平日相处,陆景深大约也是自卑窘迫的吧,一如刚到李府的自己,觉得谁都看不起自己,一点小事就能发一通脾气。

姜宁有些懊恼,会不会好心办了坏事。

她如今已经不甚在意别人的看法了,也不觉得穷就低人一等,反而能很平常的与人相处。

而且下意识的将这俩人当成了李承谦的同窗,她那时总是对那些孩子们热情又周到。

“我们新搬的家。”姜宁正想说,一会儿见了陆景深,莫要说刚才那番话。

冯子都立马笑了起来,“我也觉得这里很好,幽静,风景也好,院子又这般大,我喜欢!”

那慢半拍的马利终于也回过神来,连忙点点头,本想将冯子都的描述升华一下,却又实在找不到新词,抓耳挠腮的来了一句,“种些桃树,也算世外桃源了!”

齐氏推门出来,见门口站着两个陌生的男子,以为姜宁在外被坏人盯上了。

立马从篱笆后面拿了根木棍。

姜宁见齐氏如临大敌的模样,知道她怕是误会了,连忙上前解释道,“娘,这是深哥的同窗,过来看他的!”

……

“这些都是你赚来的?”

齐氏摸着放在厨屋里的粮食,有些不敢相信。

“恩,娘,我又买了两尺绸缎,咱再绣些荷包,还会赚的更多呢!”

姜宁将手里还剩余的五十文铜板交给了齐氏,“这些您先拿着!”

齐氏不想,钱竟然来的这样顺利,她本就绣活好,年轻时没少替人绣衣,绣背面。

如今这才绣了几个香袋,竟能换回来一袋子小米和半袋子白面,还有荷包里沉甸甸的一袋子铜板。

“这真的是那些个香袋儿换的?”

“娘,县里的公子小姐们都很喜欢您的绣活,所以我卖的很快,剩下的就让大牛哥替我兜售着,我就先回来了。”

“也是多亏你,给的绣样好看,绣出来的香袋儿才好看。”

齐氏笑眯眯的接过荷包里的铜板,“今天咱们烙饼吃,我再去换只鸡。”

“好,那娘你快去吧,饼子我来烙,保证金黄酥脆!”

她以前在李府就算吃个菜饼子,里面也会加了各类切碎的山珍野味。

如今竟也馋起了鸡肉,不过她也确实很久没有吃过肉了。

姜宁和了面,在晌面的同时,洗了一把路上摘来的新鲜野菜,就着爽口甘甜的蔬菜吃烙饼,是她还在姜家的时候,劳累了一天,最想念的美食。

齐氏换来的鸡肯定是用来补身子的老母鸡,这种鸡用来炖汤最好,里面若能煮进去几个山芋头,既能提鲜,也十分好吃。

冯子都和马利来了之后就钻进了陆景深的屋子,里面时不时传来说说笑笑的声音。

姜宁抬头看了眼天,时辰还早,于是准备去山上碰碰运气,提了放在门口的背篓,就出门了。

陆家村后的山坡并不算陡峭,但山路难行,而且土质也不好,所以才没有人来这里开垦农田。

一路走来,这里的杂草树木倒是长势喜人。

但生活了许多蛇虫鼠蚁,姜宁也不敢太往里走。

所幸运气好,没挖到山芋头,却捡到了大半筐的毛栗子。

姜宁回到家的时候,冯子都居然爬到了屋顶,拿着个杆子,冲着站在下面的马利得意的喊话。

“你说你,白长那么高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