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言情 > 听说表妹是病秧 > 第七十二章

第七十二章(1/2)

目录

秦筝抬头看向跨坐在马上的卫离澈, 同他四目相对, 卫离澈便浅浅一笑, 示意她无需忧心。

然北狄路途遥远,即便是日夜行军,亦要月余方能抵达。

此一去, 胜负无定甲,亦不知何时才能得见,秦筝如是想着,只觉得心里空落落的。

秦筝作为将军夫人,自然是能够站在送行人群正中的, 故而卫离澈只消一回头, 便能瞧见秦筝的小脸,如此反复几回, 直至再也看不见秦筝,卫离澈方才止了回头去看她的心思。

人群渐渐散去后, 茗墨上前扶住她的胳膊劝说她道:“姑娘,人都瞧不见了,咱们快些回去吧。”

秦筝木讷地点点头,良久后才同她往府里走。

且说王皇后怜悯秦筝独守空房,但凡宫里有什么宴会,都会亲自叫人来请秦筝入宫一聚, 同她说些宽慰的话。

庆和帝十分器重卫离澈, 故而也会时不时地叫人往将军府送新鲜的瓜果蔬菜, 甚至别国贡品。

明眼人都能瞧出庆和帝和王皇后对将军府的重视, 上门奉承秦筝的命妇不在少数,秦筝每日见见客人,同她们聊聊天游游园,一天倒也不会觉得乏味。

七月上旬霍府下人来报,秦清菡顺产诞下一女,取名为霍清玉。

秦筝喜不自胜,第二天一早就往霍府去瞧秦清菡和她的小外甥女。

秦筝进去的时候,霍知煊正抱着霍清玉在怀里哄着,秦清菡就靠在软垫上微笑着看他们父女两。

一时听丫鬟来报说秦筝来了,于是二人很是默契地齐齐看向她道:“阿筝妹妹来了,快坐。”霍知煊将她让到梨花木圆椅上。

“长姐可还好?”秦筝关切问她。

秦清菡含笑看向她,缓缓开口道:“我很好,阿筝放心。阿煊,快让阿筝看看清玉。”

霍知煊俯身将霍清玉交到秦筝手上,秦筝抱着霍清玉仔细打量起来,含笑说道:“这眼睛和小嘴随了长姐,鼻子则是随了姐夫,长大后定是个和长姐一样漂亮的美人儿。”

秦清菡面上笑意更深,半开玩笑半认真地说道:“如此,借妧妧儿的吉言了。待我那好妹夫,妧妧也要加把劲快些给清玉生个小表弟才好。”

秦筝小脸一红,反击似的打趣她道:“姐夫还在这里呢,长姐你也好意思说这话,真真是不知羞。”

“你姐夫他不会介意的。”秦清菡分辨一句。

霍知煊看着眼前还像小孩一样斗嘴的两人,浅笑着瑶瑶脑袋,吩咐丫鬟拿些干果点心进来送与她们吃。

二人又是一阵闲话,午间秦筝又留在霍府同他们一起用了午膳,方才回到卫府里头处理府上事务。

转眼到了八月,朝堂之上看似平静无波,实则暗流涌动。

周正原是傅云琛向五皇子引荐的,五皇子觉得此人刚正不阿,便上报给庆和帝,庆和帝命亲信考核一番后,亦对他颇为欣赏,几个月前亲封他为巡按,巡视洛阳周边各州及大历主要的州府。

出去巡查了几个月的周正闷声不响地拿了不少地方官贪赃枉法的罪证回京,其中最为严重的,当属扬州和并州的地方官。

庆和帝看了周正呈上来的这些个罪证,在朝堂上发了一大通火,将犯事有罪的官员统统治了罪。

“李爱卿,朕记得,这些个官员里头,有几个都是你举荐的吧?并州知州当年更是你的得意门生!”庆和帝于朝堂上厉声质问李铭道。

李铭额头上早已出了一层细细的汗,这些年来他追随睿王宋君翊,借着自己吏部尚书的官职,帮着宋君翊在各州安插过不少他和三皇子的得意门生,这些年来他们贪赃枉法,搜刮民脂民膏,宋君翊对此不过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实在看不过去才会叫李铭写信敲打敲打他们。

索性之前的巡按都是同他宋君翊有些交情的老熟人,且又是些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主儿,每每查到并州和扬州的时候只当什么都看不见也听不见。

此时李铭心知事情败露,忙跪地请罪:“臣失职,臣有罪,臣之过,还请皇上治臣不察之罪。”

庆和帝颇有深意地淡淡扫视下头他的几位好儿子一眼,又看看尚跪在地上瑟瑟发抖的李铭一眼,语气沉稳地说道:“好,朕便随了你的意,这吏部尚书之职,你也不用占着了,岭南正好空了一个司马的位置,你就去那儿罢。”

李铭顾不得去擦额头上快要滴落的豆大汗珠,连忙跪地谢恩道:“谢圣上开恩,臣感激不尽,定会当好司马一职,不叫圣上失望。”

庆和帝问下微微颔首,语气平平地道:“回去打点一下,明日一早就起程去岭南赴任。”

李铭再次磕了一个头,起身后退几步才踉踉跄跄地走出可金銮大殿。心中暗自悲苦:他李铭辛苦奋斗了大半辈子,不想最终换来了这样一个结果。一直以来他都是宋君翊的左膀右臂,这会子皇帝贬了他去岭南,怕是永无翻身之日,除非他日宋君翊夺得帝位后还能够记起他来。

宋君翊到底是个沉的住气的人,眼睁睁李铭被贬,他竟是半句求情的话都没有。

他如今是沉的住气,他手下的一帮人可就没他那么沉的住气了,纷纷担心这三皇子宋君衍接下来还会收拾谁。

庆和帝因为这件事情,整天都有些闷闷不乐的,直到批完折子瞧见晋阳公主乐呵呵地往长春宫来寻他时,他才舒展了眉头,含笑问道:“晋阳今儿为何如此开心啊?”

晋阳一团孩子气地说道:“女先生夸我字写得好呢,说是再有三两个月,晋阳就不必再在她跟前读书了。”

庆和帝的心情这才好了一些,温声细语地说道:“是吗,快让父皇看看晋阳的字究竟写的如何了。”

晋阳点点头,拿了藏在袖子里的宣纸出来递给庆和帝,庆和帝看后含笑夸道:“晋阳真厉害,不愧是父皇的好孩子。等你及了笄,父皇定要为你寻个天底下最好的夫婿做你的驸马。”

晋阳已是十二的年纪,对于男女之事多少知道一些,前些日子他瞧见八哥身边的一个伴读挺好看的,不但精通诗书,还会些简单的功夫,不是只会读书的文弱书生。

晋阳公主想到这里,小脸一红,垂头轻声嘀咕道:“晋阳还要多陪在父皇身边几年才嫁人的。”听说男子弱冠才会娶妻,他现下同她差不多的年纪,应当还要好几年才会考虑娶妻吧?

庆和帝捏了一把她的小脸,笑呵呵地说道:“你这张小嘴,也不知是跟谁学的,这么甜。”忽的想起什么事,又问:“晋阳啊,你且说说,你的几个皇兄里面,你最喜欢谁啊?你觉着谁最像父皇?”

晋阳转了转如墨的眼珠,凝神想了一会儿,半晌后才缓缓开口道:“我最喜欢五哥,五哥是除了父皇外对晋阳最好的人,至于谁最像父皇,嗯,这个真不好说,感觉五哥和三哥都有些像父皇,可是仔细想想,好像又都不像。”

庆和帝闻言,不由得皱了眉,老三,老五,的确都是可造之材,却又都有不足之处,老三太过精通伪装,且行事毒辣,老五则心思太重,深藏不露。

依着老三的性子,若让他入主东宫,他必定容不下其他兄弟,到时候难免不会出现兄弟相残的局面。

庆和帝伸手揉了揉有些隐隐发痛的额头,却又听得外头宫人通传:“郭贵妃来了。”庆和帝挥手示意身边的李公公将人请进来,又叫人送晋阳从后头的偏殿出去。

郭贵妃自进宫后就颇得庆和帝的宠爱,二十多年来盛宠不衰,庆和帝每每同性子温婉、端庄大方的郭贵妃在一处的时候,都会想不明白宋君翊的性子究竟是随了谁,三分像他,余下的七分既不像郭贵妃,也不像他。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