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72 章(1/2)
端午节取消宫宴,名为弘扬节俭之风,实际何故,明眼人心照不宣。
养心殿龙涎香与中药味并重,巧心思的奴才在角落里摆放好些鲜花,本意是抑制药味,可几种味道混在一处,给人感觉就像香中带臭,实在不是一般人能消受得了的。
染心感觉胃里翻腾得厉害,又不敢表露出来,不多时,额间就渗出一层细密汗珠。
德安长公主佯装没有看见,笑着与皇帝道:“说出来也不怕皇兄笑话,因儿媳妇肚里不安生,妹妹特意去寺里卜卦,大师说这孩子将来是个混世魔王,惊得妹妹好几宿没睡。今日也是奇了,一点都不闹腾,可见但凡生灵,没有龙气镇不住的。”
皇帝闻一知十,这是在心疼她家儿媳妇呢,眼睛在染心身上打个来回,轻飘飘道:“曾经大师还说北溟有帝王之相,如今大师已经圆寂,他预言之事还未发生,可见卜卦占星这类事,有时是算不得数的。”
一语惊起千层浪,德安长公主遍体生寒,默了默,讪讪开口,“皇兄说的极是,确是妹妹小题大做了。”
皇帝手肘在黄花梨木椅背上找了个支力点,身子略往一侧歪,面容倒是没有先前那般严肃了,抬抬手道:“即是小魔王,就没有委屈的理,出去候着吧。”
染心依言退至殿外。
德安长公主原本预备关心一下皇帝龙体状况,此时是不能提的了,以免被猜疑成图谋皇位,又寻不到轻松的话题,便端着一盏雀舌仔细品着。
半盏茶过后,大皇子与余北溟一前一后走了进来。
皇帝问:“商议得如何?派朝中哪位将军前去平息战乱?”
大皇子道,“回禀父皇,正当壮年的将军都在边疆镇守,朝中的将军虽才年过不惑,但多年的战争生涯早已在他们身上留下暗伤,加之回京以后放低对自己的要求,实在不适合再上战场。不过儿臣觉得表弟可担此大任,他不仅拥有一身好武艺,跟在父皇身边这些年也早已耳濡目染父皇的睿智果决,且表弟自己也有这心思。”
德安长公主除了在皇帝面前忍让扮乖,心情不好时从不给任何人留颜面,此时一着急,忘记自己所处环境,冷声质问道:“大皇子自己也能文能武,怎的不请旨去捍卫我国疆土?”
小半年过去,大皇子瘦得只剩下一层皮的脸盘也充盈起来,此时浅浅一笑,眉目好比云中山巅,道不出的出彩,“宫里的老人曾与我说,德安长公主若生为男儿,天下格局都得改一改。如今我才算是理解这话的真正意思,姑母看事一针见血,若生为男儿,父皇该愁的就不会是这些了。说来惭愧,我学的武术不过是些花架子,上战场难以自保,也就没有请旨。”
德安长公主气结,这小兔崽子就像那褪去蛇皮的蛇精,浑身滑不溜秋,嘴上还带着毒,倒是一时奈何不了他。
余北溟看着脚尖,“皇上给大皇子挑选的奴才无一不是品行端正之辈,定不会出现这种公然对皇室成员指指点点的无礼之人,大皇子让这种人近身,还对这些话上心,未免耳根子太软了些。”
十指尚且长短不一,人心有偏也很正常,可皇帝谁也不帮,只关心他脚下土地,“朕让你们去商议出征人选,你们商讨的结果就是到朕面前来互揭对方的短?”
在更大的势力面前,相看两厌的人也能默契地保持暂时和谐,表兄弟二人跪下请皇帝息怒。
余北溟道:“微臣请旨出征,恳求皇上恩准。”
一阵令人窒息的沉默过后,皇帝收回对余北溟的审视,抿了一口茶道:“准奏。”
出了宫,德安长公主忍不住发火,“你明知道这是他的圈套,你还要往里钻,你脑袋被门挤爆了?”
今日是端午节,家家户户共聚一堂把酒言欢,街上鲜少有人,故而这一幕没有引人注目。
驸马爷道:“人家即是有备而来,我们能逃过初一,也躲不过十五,还不如爽快接招,北溟这么做也没错。”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