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神都武曌,将开之荼蘼,浓夏锦纨扇,金梧桐井 > 中宫

中宫(2/2)

目录

九成宫醴泉铭

维贞观六年孟夏之月,皇帝(唐太宗皇帝)避暑於九成之宫……

粤以四月甲申朔旬有六日己亥,上(唐太宗皇帝)及中宫(长孙文德皇后),历览台观,闲步西城之阴,踌躇高阁之下,俯察厥土,微觉有润,因而以杖导之,有泉随而涌出,乃承以石槛,引为一渠。其清若镜,味甘如醴。南注丹霄之右,东流度於双阙。贯穿青琐,萦带紫房。激扬清波,涤荡瑕秽。可以导养正性,可以瀓莹心神。鉴映群形,润生万物。同湛恩之不竭,将元泽之常流。匪惟乾象之精,盖亦坤灵之宝。谨按《礼纬》云:王者刑杀当罪,赏锡当功,得礼之宜,则醴泉出於阙庭。……(《全唐文唐卷一百四十一 九成宫醴泉碑铭》)

文中所言上及中宫,即唐太宗皇帝、长孙文德皇后也。

旧史《唐书》记,内给事八人,从五品下。主事二人,从九品下。令史八人,书令史十六人。内给事掌判省事。凡元正、冬至群臣朝贺中宫,则出入宣传。(《旧唐书 卷四十四志第二十四职官三内侍省 内给事八人》)

又或新史《唐书》记,宫闱局令二人,从七品下;丞二人,从八品下。掌侍宫闱,出入管籥。凡享太庙,皇后神主出入,则帅其属舆之。总小给使学生之籍,给以粮禀。有书令史三人,书吏六人,内阍史二十人,内掌扇十六人,内给使无常员,小给使学生五十人,掌固四人。凡无官品者,号曰内给使,掌诸门进物之历;内阍史,掌承传诸门,出纳管鑰;内掌扇,掌中宫繖扇。(《新唐书 卷四十七志第三十七百官二》)

《唐六典尚书礼部卷第四》凡元日大陈设于太极殴,(今大明官于含元殿,在都则于乾元殿。)皇帝衮冕临轩,展宫县之乐,陈历代宝玉、舆辂,备黄麾仗。二王后及百官、朝集使、皇亲、诸亲并朝服陪位。皇太子献寿,次上公献寿,次中书令奏诸州表,黄门侍郎奏祥瑞,户部尚书奏诸州贡献,礼部尚书奏诸蕃贡献,太史令奏云物,侍中奏礼毕。然后,中书令又与供奉官献寿。时,殿上皆呼万岁。(按:旧仪阙供奉官献寿礼,但位次立,礼毕,竟无拜贺。开元二十五年,臣林甫谨草其仪,奏而行之。)大会之日,陈设亦如之。皇帝服通天冠。皇太子称觞献寿,次上公称觞献寿,侍中宣赐束帛有差。其日,外命妇朝中宫,为皇后称觞献寿,司宫宣赐束帛有差。

《唐六典殿中省卷第十一》尚药局:奉御二人,正五品下;(自梁、陈、后魏已往,皆太医兼其职。北齐门下省统尚药局,有典御二人、侍御师四人、尚药监四人,惣御药之事;又集书省统三局,有中尚药局典御二人、丞二人、中谒者仆射二人,惣知中宫医药之事。

皆言及皇后,也即中宫之事。”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