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令(2/2)
“说是自魏晉已來。創有此禮。每歲立春。立夏。大暑。立秋。立冬。常讀五時令。帝升禦坐。各服五時之色。尚書令已下就位。尚書三公。即奉時令就位伏讀。凡五時皆如之。所以祇迓天和。至(南北朝时南朝)宋朝(此处之宋朝指南北朝时南朝宋)亦行斯禮。此後尋廢(《唐会要 卷二十六讀時令》)。又道后齐立春日,皇帝服通天冠、青介帻、青纱袍,佩苍玉,青带、青袴、青袜舄,而受朝于太极殿。尚书令等坐定,三公郎中诣席,跪读时令讫,典御酌酒卮,置郎中前,郎中拜,还席伏饮,礼成而出。立夏、季夏、立秋读令,则施御座于中楹,南向。立冬如立春,于西厢东向。各以其时之色服,仪并如春礼。(《隋书 卷九 志第四礼仪四》)”
“原来读时令系这般样儿。
那太平公主婿(薛)绍死,更嫁武承嗣,会承嗣小疾,罢昏(《新唐书 卷八十三列传第八诸帝公主太平公主》)。真如此麽?”
“固是那般样说,其实还有个因由。此事也就宫里老人晓得,再少人知的。太平公主初出降前,武承嗣于任上宗正卿,常于宫中则天皇后处回事。尚功局藤典制,方才十五岁。算是宫中少有之美人儿。老一辈宫里人私底里议论,唐宫里,最似则天皇后的自然属太平公主(《新唐书 卷八十三列传第八诸帝公主》后(武后,即武曌)常谓(太平公主)“类我(武后,即武曌)”)。能与太平公主相称美的就只有藤典制了。
宫中人又皆曰宗正卿是世上少有之美男子。藤典制亦乃世上少有之美人。那藤典制有一回与太平公主说,皇后殿下(即武曌)于便殿时,宗正卿(武承嗣)因任上未多久缘故,特来回事。说的甚麽没有太留意,约莫总是关于皇族事体。宗正卿(武承嗣)行礼时候,很些洒脱样子。与皇后殿下(即武曌)言语时,因为都是亲戚,没有隔帘,然而也甚是斯文。宫中人皆谓宗正卿是世上少有之美男子甚麽的。
太平公主看藤典制说起宗正卿(武承嗣)情形,像是很喜欢宗正卿(武承嗣)样子。太平公主后来又知道尚局的猫,藤典制称野狐君的,系宗正卿武承嗣送与藤典制。故此知道武承嗣爱怜那藤典制。那要不要求皇后殿下(武曌)将藤典制赐与宗正卿(武承嗣)呢?太平公主很为犹豫。毕竟,藤典制又没有明白与太平公主说喜欢宗正卿。若是亲口问一下藤典制约莫就可以知道。可是又不好意思问。
后来不知太平公主怎麽说的,成全时为宗正卿之武承嗣与藤典制,将藤典制赐与时为宗正卿之武承嗣了。”
“那太平公主可曾爱怜那武承嗣麽?”
“那倒未有。天下风流倜傥之美男子又非武承嗣一个,岂有见个风流倜傥之美男子,就爱怜的?太平公主非这样人儿。藤典制亦非这样人儿,只是人间之缘法。故此太平公主婿薛绍卒,议婚更嫁武承嗣,罢昏的。”
“嗯,此说甚是。天下风流倜傥之美男子又非武承嗣一个,岂有见个风流倜傥之美男子,就爱怜的?只是人间之缘法。若见个风流倜傥之美男子,便生爱怜。就不好说了。
那太平公主究底里爱的谁人?”
“王妃,说高宗天皇大帝、则天皇后为太平公主择婿时,真好生难为也。高宗天皇大帝不好问其女。只则天皇后私底里闻太平公主言道,历朝宫中之婚,朝之大事,无有惟男女之意者。公主之婚,在固家邦,岂有私之情者。故此,就皆不知太平公主心意了。”
“太平公主此言极是。宫中之婚,朝之大事,无有惟男女之意者。公主之婚,在固家邦,岂有私之情者。”
“王妃(王妃,即寿王妃杨玉环)亦以太平公主“宫中之婚,朝之大事,无有惟男女之意者。公主之婚,在固家邦,岂有私之情者”此言为然麽?”
“嗯。”
“那藤典制甚麽样儿,就说能与太平公主相称美?”
“宫里老人说,藤典制向来少有敷粉,很娇小身影,脸上常带着婴儿般稚气神情,口脂倒是娇艳的很的那种殷红,卧蚕眉涂得乌黑。说起宗正卿(武承嗣)时泛着神采。”
附注:
读时令:1、(《唐会要 卷二十六讀時令》)自魏晉已來。創有此禮。每歲立春。立夏。大暑。立秋。立冬。常讀五時令。帝升禦坐。各服五時之色。尚書令已下就位。尚書三公。即奉時令就位伏讀。凡五時皆如之。所以祇迓天和。至(南北朝时南朝)宋朝(此处之宋朝指南北朝时南朝宋)亦行斯禮。此後尋廢。
2、(《隋书 卷九 志第四礼仪四》)后齐立春日,皇帝服通天冠、青介帻、青纱袍,佩苍玉,青带、青袴、青袜舄,而受朝于太极殿。尚书令等坐定,三公郎中诣席,跪读时令讫,典御酌酒卮,置郎中前,郎中拜,还席伏饮,礼成而出。立夏、季夏、立秋读令,则施御座于中楹,南向。立冬如立春,于西厢东向。各以其时之色服,仪并如春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