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道(2/2)
何禁之甚也?”寿王妃道。
“玉娘(即杨玉环),此固有因者。则天皇后大兴佛教,其女太平公主亦此,又多好与奇士相往还。袁天罡尝与则天皇后相面,李淳风出“唐三世以后,女主武王代有天下”秘记。复以则天皇后朝以来,谶讳之风日甚。阿爷(唐玄宗)深忌之,故于僧道、占筮、占相吉凶者,皆严禁约。甚之甚者。”寿王淡言道。
“贞观二十二年六月,时为东宫太子之高宗天皇大帝,宣令为母文德皇后(长孙皇后)营造寺院祈福。……道场宜名大慈恩寺(《大正新修大藏经史传 2053部大唐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卷第七唐慧立本彦悰笺》),未久太宗皇帝诏京城及天下诸州寺宜各度五人(僧尼)。弘福寺宜度五十人。
计海内寺三千七百一十六所。计度僧尼一万八千五百余人(《大正新修大藏经史传 2053部大唐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卷第七唐慧立本彦悰笺》)。
此之诏书可见——
诸州寺度僧诏
昔隋季失御。天下分崩。四海涂炭。八埏鼎沸。朕属当戡乱,躬履兵锋。丞犯风霜,宿于马上。比加药饵,犹未痊除。近日已来,方就平复。岂非福善所感,而致此休征耶?京城及天下诸州寺宜各度五人。弘福寺宜度五十人(《大正新修大藏经史传 2053部大唐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卷第七唐慧立本彦悰笺》,亦见之《全唐文唐卷八诸州寺度僧诏》)。
何言太宗皇帝抑佛,则天皇后兴佛呢?”
“自然太宗皇帝抑佛,则天皇后兴佛。太宗皇帝终其一朝,皆未停道士女冠在僧尼之上诏(《唐大诏令集卷一百十三》)。贞观二十二年于道士女冠依旧在僧尼之上诏尚在同时,大度僧尼万八千余人,乃因太宗皇帝病体,所求佛药有灵之故。其事之详,具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