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神都武曌,将开之荼蘼,浓夏锦纨扇,金梧桐井 > 太平

太平(1/2)

目录

开元二十四年,冬,十月末。

“太平公主以荣国夫人咸亨元年(公元670年)卒(《全唐文卷二百三十九 大周无上孝明高皇后碑铭》“咸亨元年八月二日,崩于九成宫之山第,春秋九十有二”),遂有祈福诸事,岂幼年即入道观了麽?”

“玉娘(即杨玉环),荣国夫人咸亨元年(公元670年)卒,太平公主为祈福,记名而已。其时皆长于公主院,未着道衣。惟荣国夫人卒数年后,吐蕃遣求婚。(唐)高宗天皇大帝、则天皇后不欲此,故言太平公主已入道。为拒吐蕃婚也。其时太平公主亦长居公主院,不衣道服。惟以此之名,筑宫薰礼,拒和亲事也。常日皆着公主常服髻饰(《新唐书 卷八十三列传第八诸帝公主》“太平公主,则天皇后所生,后爱之倾诸女。荣国夫人死,后丐主为道士,以幸冥福。仪凤中,吐蕃请主下嫁,后不欲弃之夷,乃真筑宫,如方士薰戒,以拒和亲事”)。且太平公主常近佛门,屡兴佛寺(《长安志(宋 宋敏求)卷第八唐京城二次南进昌坊【按唐人多云晋昌坊然晋进义同】东南隅兴唐寺》“神龙元年太平公主为武太后立为罔极寺穷极华丽为京都之名寺开元二十六年改为兴唐寺”)。实在初不过记名为祈福,后不过为拒吐蕃事,不便为尼,记名道观,诸事便宜而已。故拒吐蕃婚前后,太平公主常日里皆以公主常服髻饰,未久议婚,又出降之。”

“原来如此,吾亦甚奇,则天皇后生二女,一已早殇。安肯荣国夫人卒,使余一又入道也。原来记名而已。”寿王妃闻寿王此言,为解。

“世间于则天皇后登帝位种种,或有言。何也?”

“玉娘(即杨玉环),男主国政自来已久,虽然,太后、后妃预政,朝之常式。然女帝者,上古事也。自多有以之言者。

则天皇后二圣名始,临朝称制,武周革命以继。吾唐之属,难免逆心,虽皆泛泛。中宗皇帝弘道元年即位,未久更之以睿宗皇帝,固自有因。睿宗皇帝数年,即行武周革命,亦自有故。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