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神都武曌,将开之荼蘼,浓夏锦纨扇,金梧桐井 > 天命

天命(2/2)

目录

“据象以言,恐为天下主。”

“五帝以来天下均男子焉,女子凭何以成之?”

“天地造化,各因其时。此女子必以非常,故非常理可度之者。”

“可禳解否?”

“天之所命,恐无禳解之理。”

“如何消解之?”

“我朝得天下先,大业中,童谣曰:桃李子,鸿鹄遶阳山,宛转花林里。莫浪语,谁道许?(《隋书 卷二十二志第十七五行上 诗妖》)及坊间街头“李氏当得天下”、“杨氏灭,李氏兴”,又有方士安伽陀,自言晓图谶,谓隋帝曰“当有李氏应为天子”。劝尽诛海内凡姓李者。虽隋帝未至此,然天下李氏人多有因之失命者。今若以此谶强杀武姓中人,恐大不祥。如臣答大行皇帝时所言,据上象,其人得天下当在数十年后。其时则衰老,老则仁慈,虽受终易姓,于陛下子孙戚属,或不甚损。今若杀之,即当复生,少壮严毒,杀之立仇。若如此,即杀戮陛下子孙戚属,无遗类矣。而况王者不死,多恐枉及无辜。谶言终以应,应则自然之。”

天之所命,恐无禳解之理。王者不死,多恐枉及无辜。谶言终以应,应则自然之。难道就无两全之法了麽?李淳风离殿去后,新帝李治独于殿内怔怔自思半晌。终于一筹莫展。

媚娘日后将何其凄凉也。若依此诏,出家为尼,从此割绝世俗,所为祈福,别为一天地,再不复往宫中,一生皆着紧要人隐监看之,不使人与之接近。此令一暗发,媚娘形同终生囹圄。即于尼庵之中,亦不可随意与尼寺中她人多加言语。阿爷密诏更另有嘱,一旦异动,立杀之。念及此,新帝李治不觉凛然。

玫瑰花香依旧次第传来,醉人微醺。新帝李治的心却不禁有些凄寒了。

“唐三世后,女主武王代有天下。”天理循环,帝王江山,终无万世不易之理,此俗世之常也。凡君王,未有不明此理者,然亦不免皆愿江山万世不易者。此秘记若不能禳解,若不能禳解,该当如何呢?新帝李治眼前不觉又浮现出那年暮春夏初薰暖熙阳下媚娘微微仰起的脸,就是这个小女子,因是阿爷宫中之内官才人,虽未承宠,亦不能与自己佳偶。故只能于春朝春月,秋夕秋阙,郁结心中,不能与解。本以为待阿爷崩逝,自己贵为帝王,纵媚娘依阿爷遗命——虽未蒙恩,然随嫔御之例出家——待制服期满之后,总可以还俗复归宫中,纳为嫔御,然现下之密诏——

有此秘记,当如何安排媚娘方为妥当呢?

新帝李治心真无所归依了。他静坐苦思了半晌,依旧没有主意。则末真一困局焉?新帝李治心乱如丝。

长安城的风依旧暑意,新帝李治心不能止息了。宫中风意渐起,风雨难停。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