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言情 > 人人都爱上皇帝 > 事故

事故(1/2)

目录

看着每个前来领粥人们脸上的笑容, 有些人还会对着她腼腆的笑着说声“谢谢”。

特别是一些孩童, 他们脸上纯真的笑容,不自觉的感染到沈琬, 让她的嘴角不自觉的上扬。

还要巡查其他两个施粥点,让沈琬不能一直在此进行施粥, 离开之前,沈琬还是没能压住心底的不舍,低声吩咐一个侍卫,让他前去找刚才的那群孩童。

章谨言在旁低敛着眸子,沈琬低声吩咐着侍卫他并未听到内容, 只是离开前瞧见那名侍卫朝着刚才那群难民孩童而去, 面上不动声色,眼神却不禁微黯。

上了马车之后,章谨言提醒道,“殿下可曾想过, 您只能助他们一时,却不能帮他们一辈子。”

被章谨言发现, 沈琬一点都不意外, 她的这个举动本来就没有缠着掖着。

沈琬并未看着章谨言,眼神悠远, “这群流民孩童无父无母,无法进城, 只能在城外依靠乞讨偷窃度日。优胜略汰, 适者生存, 这就是他们的命。本宫给他们一个活下去的契机,也可能是造成他们灭亡的催命符!”

今年难民数量太多,尤其是望京城外的流民大大超过了往年,几乎翻了一倍。就算这样,也不会阻止战争的发动。

大夏会准备充足的粮草供应给北征军,但是却不会救济望京城外的流民。

一来二者不可同日而语,二来救急不救穷。

无事生产的流民永远是最可怕的一群人,人心的不满足,就像无底洞,一旦打开口就永无止境。

沈琬看到他们的时候,会可怜他们,但是作为掌权者,她绝对不会同意让他们踏入望京城内一步。

偶尔的施粥赠药只是上层阶级对下层阶级怜悯的体现,这个时代就是如此,阶级等级森严,贫富差距之大,单就是望京城内外就能窥见一二。

她对那群孩童的怜悯,对于他们来说,带来的或许是残酷的现实。可能让他们的生活暂时好起来,也可能会给他们带来无比的凶险。

章谨言缓缓笑了,此前还有些严峻的表情慢慢变得和缓,“是臣多虑了,殿下做事总比臣要考虑的清楚。”

沈琬表情淡漠,并不想继续这个话题,其实她自己知道,她最初的决定只是简单的想要帮助那些孩童。

可是当她吩咐完侍卫去做这件事的时候,她就已经意识到这件事的两面性。为了惩罚自己心底的脆弱,她没有去阻止侍卫。

是福是祸,一切从此听天由命。

章谨言见沈琬不回话,脸上笑意未收,倒了一杯茶,问道,“殿下要喝吗?”

沈琬靠在软垫上,抬了抬眼皮,点了点头,刚刚一直在舀粥不曾喝过一口水,现在倒真有点口干。

章谨言端起那杯茶,在微微颠簸的马车中起身,递过去给沈琬。

只是车身突然一个颠簸不平,章谨言手中端着的茶水没稳住洒了下去,正好洒在沈琬的衣服上。

沈琬今日穿了一件月牙白直裰,茶水洒在上面,尽管只有几滴还是非常明显。

章谨言立刻从怀中掏出一条泛黄的帕子,只是还未碰到沈琬的衣服的时候立刻收回。

沈琬敛眸盯着胸前的几滴茶渍,眉宇微蹙,见到章谨言的动作时已经有所察觉。只是在她伸手拒绝的时候,章谨言自己缩回了手。

“你手中的是什么?”沈琬将视线转移到章谨言的手掌心。

本来她并没有注意,只是章谨言的表现实在太奇怪,让她不免起了疑心。

章谨言面如冠玉,平日里嘴角挂着一抹淡淡的笑意,让人有种如沐春风之感。此刻他神色之间染上一抹慌乱,但是却不敢用力抓紧手中泛黄的锦帕。

“回禀殿下,只是一条旧锦帕。”章谨言很快恢复了镇定,脸上笑意不变。

“拿过来让本宫看看。”沈琬盯着章谨言,淡淡道。

如果仅仅只是一条锦帕,刚才章谨言的反应,为何那么紧张,分明就是有古怪。

章谨言低垂着头,背在身后的另一只手紧握成拳,挣扎片刻后,解释道,“殿下,这真的只是一条脏污的锦帕,臣怕弄脏了殿下,这才收回,想要换一条锦帕。”

“不要让本宫说第二次!”沈琬的声音不容置疑。

无声的沉默,直到马车停下,章谨言这才跪在沈琬的面前,双手捧着锦帕,小心奉上。

马车外人声鼎沸,霍临川听得车厢内的动静,还是提醒了一声,马车已经到达宁德门。

沈琬深深看了眼跪着的章谨言,接过那条泛黄的旧锦帕,淡淡道,“先下车再说吧。”

章谨言立刻起身,紧跟在沈琬的身后,视线不曾有片刻从锦帕上移开,一直紧盯着沈琬的右手不放。

宁德门是望京城的正西门,望京城的西郊聚集着望京郡最多的流民,所以宁德门外的施粥点是八个施粥点中最大的一个,由宁国公府主持,八户人家共同参与的施粥行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