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储(1/2)
德庆二十七年开春第一次早朝, 德庆帝昭告天下, 册立十三皇子为皇太子,一时朝野震惊。
大夏是中央集权制度, 帝王具有至高无上的决定权,说一不二, 大臣绝对不可反对天子的决定。一旦在朝堂上提出反对异议,就等同于打天子的脸面。
这道圣旨就是告之天下,皇上已经定下皇太子,不得有任何异议!
德庆帝正值春秋鼎盛之时,朝中册立储君的呼声不是没有, 但是每次提出来, 很快就会被压下去,最后不了了之。
册立皇太子的圣旨犹如一道巨雷,骤然在朝堂之中炸开,打得一众朝臣措手不及。
大夏自建朝以来, 对于册立皇太子,一直秉承着立嫡立长为先, 辅以立子以贤的原则。
乐宁公主薨逝, 十三皇子被德庆帝所厌弃。部分大臣开始选择站队,朝中局势隐约有分为两派的局面, 一派以首辅林嘉诚为首支持皇长子沈珏,另一派则以刑部尚书萧玉玖为首支持皇二子沈琅。
不论是林派还是萧派, 德庆帝这道立储圣旨打得两派人毫无招架之力。要不是一个个都是人精, 只怕当场都要绷不住表情。
朝堂上的众臣谁都不曾想过, 德庆帝会毫无征兆的定下储君,就算心中再有不甘不满,也只能往肚子里吞,何况最失落的两位皇子都还在朝堂上。
沈珏听到圣旨的时候,脑子有一瞬间的空白,只是立刻反应过来,与众臣一道跪下接旨恭贺。
行礼交握在一起的双手却不自觉的握紧,对于这道圣旨他其实并没有特别的震惊。沈琰顶着那张脸,父皇如果将对琬琬的感情移到沈琰的身上,立他为储君也就不奇怪。
琬琬十六岁生辰那日他就该预料到的,看到父皇与沈琰一道从长乐宫中出来,他就应该做好准备的。
沈琰,不止夺走琬琬的性命,就连父皇的宠爱也要一并夺走!不管今后沈琰将是什么身份,他绝不会放过胆敢毁了琬琬一生的人!
沈琅听到圣旨的第一反应却是去看沈珏的反应,只是他这位大哥,对于兢兢业业努力这么久,为之奋斗这么久的太子之位,被人半道劫走说没就没,竟然还能保持着一贯的低沉内敛,颇有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
至于他自己,对于太子之位的向往,可能还不及打败沈珏来得强烈。太子之位,对他来说,就是得之我幸失之我命的感觉,并没有他想象中那么难以接受。就是想到自家母妃的反应,这才是让他感到头疼的事情。
两位皇子的反应众人看在眼底,既然当事人都没有表现出任何的异议,他们这些做臣子的,自然要表示附议恭贺。
德庆帝坐在金龙宝座之上,俯视着大殿上的众臣及儿子,他们的反应尽收眼底,谁人有什么不满的表情他一眼就能看到,然后将其记在小本本上。
胆敢对他的乐宁有意见的,以后给他几双小鞋穿穿,看看谁还敢有意见。
立储圣旨刚下,沈琬还是身着皇子朝服,一步步踏入紫宸殿正殿,成为万众瞩目的存在。
沈琬这一次是接旨,只是当着朝臣的面,被一百多双眼睛齐齐看着,心中还是有点发怵,只是抬眸看到德庆帝慈爱鼓励的笑容,沈琬瞬间有了面对一切的勇气。
她知道她现在的所有不是自己努力来的,全部都是大殿之上,那个大夏朝最尊贵的男人给予她的。
其实她早就看清了现实,也并不以为耻。她想要储君之位,只是比她优秀哥哥太多,仅仅只是立嫡立长,储君之位都难以落在她的头上,何况还有作为考量的立子以贤。
想要凭借她自己的努力成为太子,不仅难,而且是几率渺茫。
沈琬嘴角挂着一抹极淡的自信笑意,目不斜视,抬头挺胸,一步步朝着德庆帝而去。
她虽然不是德庆帝最出色最努力的孩子,但是她是他最宠爱的女儿。
她的父皇,可以将全世界最好的一切都送给她,只要她想,就连他最珍视的大夏都能交予她的手上。而她绝不会辜负父皇对她的信任,定会替他守护好大夏的繁荣盛世!
德庆帝一脸自豪的看着女儿一步步朝着他走来,万丈荣光只为她绽放,百官跪拜只为她一日登顶。
这就是他的乐宁,继承了他骨血的孩子,他坚信着,有朝一日她能够带着大夏走向无比的辉煌,她的成就,将要比他更加的伟大!
德庆帝龙袍下的双手因激动而颤抖,紧抓着身下的金龙宝座的扶手,缓解着心中无比澎湃的自豪感。
女儿如此出色,他这个做父皇的自然与有荣焉。
沈琬在众人的瞩目下,一直走到高台之前,跪下接旨,从这一刻开始,她的身份将从十三皇子晋升为皇太子,正式成为大夏朝的储君。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