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言情 > 诗人的公主殿下 > 第55章 1837备忘录5

第55章 1837备忘录5(2/2)

目录

后来的主和派之首在朝廷里一手遮天的穆彰阿竟然倒在此刻!

如果莉娜没有在道光面前提及国书之事,道光就不会连夜召集重臣商议此事,而穆彰阿也不会匆匆赶来无所准备,三番四处被道光斥责得他也怎好在皇帝气头上缩边溜弯悄悄出去吸上一口,以往他随伺在皇帝身边时就有心思活络的公公为他把风,借着各种机会抽上那么几口。

如果此时他能清醒过来,兴许凭着他那颠倒是非黑白之舌,或许还有一命可活,然而好死不死犯上瘾的他早已六亲不认,嫉恶如仇的旻宁完全没给穆彰阿翻身机会,直接撤了顶戴花翎和官服,下了大狱。

----------------------

“噢?!”听闻来者竟然是王鼎?

心里暗道那日她都已经说到那份上,道光竟然还派个协办来敷衍!

“走吧!我们去听听对方有什么要说!”已经回到北馆数日的莉娜,总算是等来了消息,不管心中有何计较,她拉着身边的两位男士就朝正厅走去。

据说这位后来的东阁大学士,不惜以死相谏以血醒君,想要阻止割地求和条约的签订,却被被穆彰阿只手遮天轻易化去……

“王大人!请坐~”从后堂先一步走出来的莉娜,带着几分热情先招呼起客人。

这让后面紧跟而来的普希金和阿尔伯特咂舌,来清国这么久什么时候见过莉娜对清国官员这般,多数时候她都只是冷冷清清点点头,很少会有理睬。

他们两个哪知道那叫谨慎,人老了肚子里的弯弯肠肠也就多起来,如其被别人说不是倒不如冷淡些,免得惹不必要的麻烦。

但此刻来访的王鼎,显然并不在莉娜所谓弯弯肠肠多的人之列。

史实上,王鼎是一名极为正派官员,不然又怎会效法春秋时卫国史鱼尸谏故事,自缢于圆明园邸所。

站在厅门前的王鼎也显然被亲王话语间的客气暗暗吃惊,不卑不吭的他与同僚坐于下座。

微微笑了笑,从那两人的官袍上一扫而过,低着头吃茶的莉娜好似也想出了点门道。

“亲王殿下,我们是来递交文书!”茶水一口未饮的王鼎,双手恭敬的从同僚手中接过一个锦盒,再小心翼翼的将那锦盒打开,里面是皇帝与内阁多日商谈后的结果。

这倒是让莉娜有些意外……

示意先前接待两位官员的米撒,接了过来一同观看。

《清俄贸易备忘录》

1.确认两国政府在现今恰克图贸易口岸基础上,增设满洲里、海参崴两处贸易口岸,以物易物彼此两不抽税。

2.在恰克图、满洲里、海参崴三地通商口岸,俄可派商务官照管。

3.俄人若与清国人发生纠葛或其他事故,由两国官员“会同办理”,俄人在华犯罪,按清国律法受审。

4.准许东正教在清国律法允许范围内传教。

5.准许俄长期派驻使馆驻京,职为两国事宜传递,所有驻京俄国之人一切费用,统由俄国付给。

6.清与俄将从前未经定明边界,由两国派出信任大员秉公查勘,务将边界清理补入此次和约之内。边界既定之后,登入地册,绘为地图,立定凭据,俾两国永无此疆彼界之争。

7.电报驿站由俄提供技术建造,费用由俄清各承担一半。

8.准许20年内俄河船可以在黑龙江流域海参崴——满洲里河段航行,该河段治理工作及费用由俄承担。

9.俄在3年内向清提供装备80门以上大炮的战列舰10艘,巡航舰15艘,飞艇5艘,上舰人员由清国派遣,俄方培训。

“太过分了!这简直是没有将皇帝陛下和帝国放在眼中!殿下,这样的合约,我们绝不能签字。”一目十行,经于外事交往的米撒,显然并不认同这份过于买好的协议,不等莉娜反应,情绪有些激动的他先将意见说了出来。

不说电报驿站的承建费用,就是那10艘战列舰都已经相当于一省一年的收入,更何况还有巡航舰和飞艇,这免费的午餐是不是要的太多。

经由随行的笔帖式翻译,王鼎和年岁较为年轻的那位同僚,只是慢慢吃着茶,不急不急邻国的亲王都还没有说话,这做臣子的可真是没有尊卑礼仪啊!

“戈尔恰科夫公爵!”莉娜很少会以爵位去称呼身边的大臣,她更多的时候会以昵称去称呼对方,这样既能显得亲疏有别又不会盛气凌人。

安慰的小眼神抛了过去~稍安勿躁!

一开始对于国书上的请求,她很清楚对于能达到如今这番实属不易,增开了两处通商口岸,并且能使用两地之间的河道运输,这样大大缓解了西伯利亚铁路在远东的修建,毕竟越往东边修建气温冻土条件都极为苛刻,每修建一公里都需要大量的土壤样本采集线路修正以保证后期轨道运行的安全,莉娜宁愿在工期上缓上一缓,也不愿意在最后的一段用白骨累就!

虽然有些委屈费迪南德将军他们,但用飞艇来保障丘米坎远东舰队后勤补给不失一种极好的方法,这样也能作为实战练习。

即便黑龙江每年都会有长达4-6个月的冰封期,但相对于能够通行的时段已经足够她去准备接下来的事情。

两相对比之下,她以为是自己占了便宜,或许她可以再送一些□□给到对方,相信对于几年后的yin国人会是一个意外的惊喜。

※※※※※※※※※※※※※※※※※※※※

虎门销烟之前,在嘉庆执政末期,有识的官员就已经注意到鸦片的危害,道光初年时地方道台陆续都有治理烟馆的措施。

后世*缉*毒方式来看,治理烟馆只是一种治标不治本的措施,只会让烟馆由明转暗,更难管制,白银流失过多导致问题越来越严峻,才让道光有了林的广州之行,但那时道光也很清楚不能演变成边衅,国*库没钱打*战。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