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软救人(1/2)
赵小蓝才停歇的哭声,在这时候又爆发了出来,哇的一声,哭得好不凄惨,把邻居都吸引出来了!
赵全见不得女儿在邻居面前丢了他们家的脸面,黑着脸,拿着扫把赶:“回家去!这么大的人了,我就不敢打你是不是?”
农村里,长辈拿着扫帚打孩子,那是经常的事。不过赵小蓝都二十了还能当一回小孩儿,也够乡邻笑一顿了。
赵全下定决心要彻底教训这个不争气的女儿。免得她拖累了老二老三的名声,连累他们娶不上媳妇。
“孩子她娘,把那个不孝女拖进来!”
外面的人只是看见赵小蓝的妈和大嫂架着木偶一样的赵小蓝进了屋。至于过程和结果如何,他们想亲眼观看,也是不能的。看不到,可是能听到。赵小蓝那哭得绝望的声音,不知道怎么回事的人还以为赵全家的遇上什么事了呢。身边的人那么一说,都纷纷地瘪嘴以示鄙视。
当初赵小蓝吊着顾余风,他们都是知道的。可是就是不知什么时候,吊人胃口的变成被吊的,人家顾余风早就放弃了她。所以,后来赵小蓝在洪林村的丢脸行径,谁不知道?毕竟两个村子离得不远,亲戚兄弟都有来往。
现在傲气的本钱被人刨去了,又想吃回头草,那也看人家那草是不是有骨气的。哪里乐意被她啃的?
赵家村热闹,静林是一点也不清楚。只是不知道自此一别,再见赵小蓝时,只会说一句自作自受,不知惜福。
此时的静林已被顾余风几句话就哄好了,根本就没在意别人过得是好是孬。反正每天蹲在家里绣花,给好学的顾勤讲解刺绣的要诀。第一次当个师父,当真是倾尽所学了。连她仅会的那三两招三脚猫功夫也逼着顾勤学了。
“嫂子,我不想学。”姿势太难看了吧?还只有三招!以后出去打架,可不得被人笑死?毕竟人家没练过的,只要有一身力气和硬气,都能赢了他。不过这些话,他可不敢说出去。不然可得被训。
可是他不说,静林就纳闷了啊,追着问他:“是何原因?”
顾勤不想伤害静林的面子,只得委屈自己的面子了,吭吭哧哧地说道:“我怕舞刀弄枪的把手给磨粗了,绣不了花。”
“得,原来你竟然比我这个大姑娘还爱惜手的啊。那算了吧。以后你找个厉害的媳妇保护你才能立门户。”静林皱着修眉就这么大咧咧地说道,令顾勤可羞得满脸通红,像个小姑娘似的捂着脸跑出院子,找小伙伴玩了。
静林笑了,转身又回了堂屋。
小孩儿的心思也难猜,她还是不去费脑筋了的好。
绣花,就是绣心。心清明,则绣品上乘。当然刺绣技艺是保证。
天地万物,自有其飞、走形态,也有正反不同,俯仰侧首之势。万般不同,就要从刺绣之丝理入手,一针一线,皆以其生长方向为导,方能呈现它们灵活的变化。最后,达到让绣品带上灵气的目的。
什么叫丝理?也便是丝路、丝缕,说的是刺绣丝线排列的方向。
想要准确把握住丝理,就要把绣品中物体的整个中心点以及各物体的中心点找出来,如此才能把绣品绣活了。
静林非愚钝之人,只不过是懒散,所以曾经从刺绣大家里学到的五成本领,也足以支持着她有条不紊地绣大幅作品。
有关丝理的东西,静林先前已经跟顾勤说过一遍,如今再次重温,似乎又加深了印象。所以她当下是真正体会到什么叫温故而知新了。
静林性格中虽有鲁莽的一面,但行事又有自己的思路在,主次分明。就好比这次刺绣,现实把背景一般的青松给绣了出来,然后留白,紧接着就是将大首长和其他首长的画像给绣出来,定好主题中心。之后便是在衬托主题中心的东西,一一补上,渐渐完美。
其实静林最怕的就是人物绣品。所谓人物绣,如人物画,眼神与其他细微之处更显重要,因为能起点睛作用,容不得半点马虎。而这些地方,又恰好是最难绣的,真叫人伤脑筋。
静林皱着眉头,思绪也跑远了一些,心里有点担心做不好的。
手中的绣花针迅速走动,在一顶未绣好的帽子侧边上钉上几针极短的针脚,以做记针。如此就能把线头、线尾藏好,不会显得突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