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医道的修行(2/2)
老师接着说:“人可以把握的是当下,最重要的也是当下。过去发生的事情接受就好,无需争辩。如果不接受已经发生的事情,那不过是内耗,浪费精力。未来的结果也是由当下决定的。如果孙膑找庞涓争辩过去的是非,必遭杀身之祸。孙膑是能够把握当下,抓住一线生机的人。最终也成为将《孙子兵法》和三十六计发扬光大的人。”
老师看大家理解了之后接着讲:“静心也是消除精神内耗的主要方法。这意味着要消除杂念,杂念太多人的精力就被耗散。而且静心也和人的学习能力相关。就像有的小孩子无法专心学习,也无法学会一些复杂的工作。有人看书,看一会就发困,非常疲劳,就是因为精力不足。孩子学习不能专注,成绩就很差,即使父母严厉批评,效果也不好,主要原因是这个孩子心不静。静心就是人最大的天赋能力,少了这个能力的人,可能一生都很难有大成就。”
“老师,我总是坐不住,也不知道在想什么,我怎样才能静心呢?”一个学生问道。
老师答:“你可以先学会专注,比如听自己的呼吸。要训练自己的呼吸变得细微匀称,最后达到若有若无。听呼吸的时候一旦分心,就会听不见自己的呼吸,这时候你就知道自己又分心了,当然到最后还是会听不到自己的呼吸,但是这时候能听到宁静背后的噪音,这是因为呼吸变得若有若无。”
“老师,我的脑子总是想问题,一直停不下来,该怎么办?”又有一个学生问。
老师答:“这说明你没有解决问题的能力。问题在你这都无法快速解决,成了悬而未决的问题。你需要处理问题的公式。比如问题是过去的还是将来的?过去的问题,应该接受一切结果,并放下。将来的问题,将来再想。现在就要处理的问题,要全盘考虑,从更高的视角,更广的维度来做决定。要考虑处理这个问题将来的影响。十年后回头看这个问题还是不是问题?很多当时看上去的大事,拉长时间维度都是一件小事,不值得花太多精力思考。”
教授坐在后排看着这些学生一个一个的提问,感到这种教学模式也挺好。自己也在这个过程中学到了与开始想象完全不一样的医学知识。
教授做梦去的世界和学校就是刘莲用想象力创造的体内世界,这个世界刚开始也只是一个星球,后来会慢慢扩大变成星系,最后成为宇宙。从外在看宇宙还在刘莲的体内。之前说过太极,因为大小是相对的。极小与极大是相对应的。从外在看星球变成星系的过程中,星球变小了,星球上的生命都同比例变小,所以在星球上的人并没有感觉到星球变小,他们只感觉到宇宙在扩张。又多出了很多星星。
事实上,我们现在这个宇宙也是这样,科学家发现宇宙在加速扩张,这种扩张只是相对的。因为没有参照物,宇宙的大小可以假定为不变,但是宇宙内的所有的星系都在变小,星球上的人类也在同比例变小,于是我们感觉宇宙变大了。